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 枣儿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 枣儿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4 14:58:47

文档简介

枣儿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雕塑(sù) 童谣(yáo) 熟透(tòu) 津津有味(jīng)
B.蓦然(mò) 自豪(háo) 威严(wèi) 蹑手蹑脚(niè)
C.掸去(dǎn) 撒尿(sā) 灰尘(chén) 喜出望外(wàng)
D.咀嚼(jǔ) 羡慕(cì) 默默(mò) 囫囵吞枣(lún)
【答案】C
【解析】A项,“津津有味”的“津”正确的读音是“jīn”;B项,“威严”的“威”正确的读音是“wēi”;D项,“羡慕”的“羡”正确的读音是“xiàn”。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时晨 囫囵吞枣 翘首远望
B.拉勾 喃喃自语 踌躇满志
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
D.蹲坑 心事重重 垂头丧气
【答案】D
【解析】A项,“晨”应为“辰”;B项,“勾”应为“钩”;C项,“褂”应为“卦”。
3.分析下面台词中蕴含的象征意味。
(1)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3)男孩 迷路了吧?
【答案】(1)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2)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3)“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解析】(1)“甜是甜”是指内在的品质。“不中看”是指外表的普通平凡。所以这句话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老人活了一辈子,很多东西都看透了,他们对那些虚浮的东西已经不再在乎,他们更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2)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3)“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D.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答案】A
【解析】A项,感叹号应改为问号。
5.《枣儿》一文发出了对亲情的深切呼唤,歌曲《常回家看看》也表达了父母对子女亲情回归的渴望,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那位做好了饭菜等儿女回家的老妈妈孤独的身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亲情的企盼。请你围绕“亲情”这一主题拟一句公益广告词。
【答案】示例:儿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常回家看看
【解析】公益广告词要巧用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艺术的花朵,用比喻、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广告词生动形象,增强宣传效果。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记易诵。简洁明了。既给人以视觉的整齐美,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巧用成语、熟语,化为己用。巧用多音多义字,利用汉语词汇音义的相关性进行比附、暗示。内容上一定要围绕“亲情”这一主题进行构思。最好含有关键词“儿女”“父母”“爱”“思念”“牵挂”等。
6.下列对剧本《枣儿》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B.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新生活。
C.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答案】D
【解析】D项,对剧本《枣儿》的内容理解不当。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这一角度来分析。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 奥?
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 那,咱们喊喊?
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7.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答案】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男孩的唱词”来分析其性格特征,比如:(1)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2)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3)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4)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这些语言能够体现男孩“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8.“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答案】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简要做的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常识及其作用的分析和把握。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做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做舞台提示(舞台说明)。剧中做舞台提示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里的几处舞台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9.“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答案】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戏剧语言的特点的把握。戏剧语言有时候含蓄蕴藉,有丰富的潜台词,即言外之意。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应该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
10.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可以从“物质上、精神上”等方面予以帮助,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和这些老人和孩子多交流,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他们的思亲之情,在过节时可以把他们接到身边等。
三、拓展阅读
一厘米(节选)
毕淑敏
1
【公共汽车上】
售票员:买票啦!刚上车的,没票的请买票!
小也:妈妈!快买票!
陶影:小也,车门这儿有条白线,先量量你有多高,超过了白现,就给你买票。
【小也走过去量身高。】
陶影:小也,你不够,还差一厘来。
小也:妈妈!我够了!我够了!(跺脚)你上次说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这次就是下次了,你为什么不给我买票?你说话不算话!
陶影:小也……
小也:妈妈……(焦急而略带哭腔)
陶影:我买两张票。
售票员:这孩子够高了吗?
陶影:您就别管了,我买两张票。
【售票员撕票。】
售票员:给您票,请拿好。
陶影:给你票,小也。
小也:哦——哦——我买票喽!我买票喽!
【小也把票粘在嘴唇上,像个风车似的吹得噗噗响。】
2
【到站了,母子下车。公园入口处,一个穿红衣的小伙子在收票。】
小也:妈妈,我看见公园的大门了!(小也手里拿着一张票自管自跑远去)
小也:(边跑边回头)妈妈快跟上!
红衣青年:嗨!小孩!票!
【小也把票递给红衣青年,他一把把票揪了过去。】
【陶影见孩子跑远了,也赶紧走过去,想赶上小也。】
红衣青年(不由分说拦住陶影,没好气地)票!
【A陶影无声地指了指小也跑远了的身影,当妈妈的总是这样,眼光跟着孩子,别的就都顾不上说了,意思是票在孩子手上。】
红衣青年:我问的是你的票!
陶影:咦,刚才那孩子不是给你了吗?
红衣青年:他是他的,你是你的。
陶影:小孩子不是不要票的吗?
红衣青年:谁说不要票的?谁说的?
陶影:票上说不到1.1米的孩子免费参观,超过1.1米的孩子照章购票。
红衣青年:呦嗬!记得还挺清楚!他在我这里跑过去的,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儿墙上有条红线,喏,就在那儿,他肯定超过了!
【小也见妈妈总也进不了门,又撅着嘴跑了回来。】
小也:妈妈!你怎么还不来啊!我以为把你给丢了呢!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陶影:小也,你过来。
红衣青年:对!小孩,到这墙根来!
【四周一时间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
【陶影很有把握地注视着这一切,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高,每个妈妈都有数,当妈妈的心就是一把最好的尺。】
【B她胸有成竹地向小也点点头,小家伙挺大方地挺着小胸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了墙角的红线旁……】
【众人“呀”了一声,红衣青年冷笑声,墙上的红线像一条僵死的红蚯蚓,横在小也的前额上。】
红衣青年:(骄横地)哼!你还嘴硬!现在可没什么好说的了吧!没人能逃得过我的火眼金睛!(推搡陶影,不屑地)买票去!买票去!
【众人哄笑。】
陶影:(轻声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来的。不够!
小也:妈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呀?
陶影:(强自保持镇静,亲切地低头对孩子)小也,没什么大事,是妈忘了给你买票了。
小也:(惊慌地)妈妈,你真的没买票?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说了,不诚实的人不是好孩子!
【陶影意识到今天这票是不能买了,一跺脚,拉起小也,拨开众人。】
陶影:走!小也!我们走!
【众人哄笑。】
3
【到了另一条马路上,卖冰棍的在吆喝,靠墙根的阴凉处,有一个老奶奶守着身高体重称。)
小也:(伸出手)妈妈?给我钱。
陶影:(掏了张纸币)买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小也绕过了冰棍车,径直走到了量身高的老奶奶面前,递上纸币。】
小也:老奶奶,您量量我到底多高。
【老奶奶拔出身高杆,抵住小也的头,眯着老花眼。】
老奶奶:小小子,站直着点,好,好,让奶奶凑近了好好给你瞅瞅……好嘞,你长大准能是个大高个,现在就1.1米了!
【就在老奶奶回答的那一瞬,小也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他像对陌生人那样注视着陶影,撒腿就往前跑。摔倒了,爬起来再跑……在很远的地方停下来,充满疑惑地看着妈妈……】
【陶影惊异地看了看身高杆。】
陶影:(迟疑地)大妈,您这尺子准吗?
老奶奶:我这尺子是不准,可能让您高兴!哪个当妈的不巴望着孩子长高个啊!到我这儿一量,都比原来见长!话又说回来,别盼着孩子长!孩子一长大,当妈的就老喽!
陶影:(忧郁焦灼)大妈,您可给我帮了倒忙!
【陶影决定跟报社反映这件事。灯下,陶影费劲地写着信件,不时翻一下新华字典;写得不满意,就哗地撕掉。然后郑重地封好,贴上邮票。】
【陶影到邮局排队发言,把挂号收据细心地收起杂,回家后又在挂历上做了一个记号,开始了焦灼的等待。】
【一个星期天,陶影正在公用的水管前洗衣服。水哗哗地流着。】
公园主任:请问,哪里是陶影同志的家?
小也:我知道我知道,我领你们去。(三脚两步抢着带路)妈妈来客人啦!
陶影:我正洗衣服呢,是不是你大舅来了啊?
小也:(神秘地)不是,是两个不认识的老爷爷。
陶影:噢,快请进快请进!瞧我这一手的肥皂沫子!请些请坐,你们是……
公园书记:我们是万佛寺公园管理处的,找您来是想核对一下情况。报社把您的信转给我们了。
陶影:哦……是这样……(紧张地)小也,你到外面玩一会儿去,好吗?
公园主任:别让孩子走,我们已经找当事人核对过情况,情况属实。现在我们要实地测一下孩子的身高。小朋友,请你站到墙边来。
小也:(恐惧地陷入某种回忆)妈妈,我不!我再也不量身高了!
陶影:(镇静地)小也,听妈妈的话,站到墙边去,别仰着头,也别低着头,挺起胸脯,该多高就多高!
小也:哎!妈妈!
【公园管理人员拿出皮卷尺,拉直。】
【长时间的沉寂。】
陶影:(轻轻地,但是胸有成竹地)多少?
主任:(略有遗憾地)1.1米,正好。
陶影:(坚决地)不是正好,你们是过了1个月零25天才来的,孩子长了,那时候他差1厘米。
书记:(调解地)您说的也有道理,小孩是长得快。
陶影:这事不难查清楚,你们回去量量公园门口那条红线,就知道它“缺斤短两”(指公园门口那条红线标高不准确)了。
【主任拿出5元钱。】
主任:这样好吧,这是5元钱,算我们对您的一点小小的赔偿。
陶影:(宁静地)我不要,世上有的东西能赔,有的东西是不能赔的。
书记:(拿山两张门票,商量地)那天您和孩子最终没能参观成。我们都很遗憾。如果您一定不要钱,这里有两张我们公园的游览票,是长期有效的,欢迎您和孩子再次光临。
陶影:(平和地)不,我不要,如果我们哪天要会我们会自己买票的。
主任:您一定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是不是?我们回去就处理当事人,扣发他的当月奖金,叫他给您来当面赔礼道歉,也好挽回我们公园的名誉。
陶影:(惊讶地制止)别!可千万别那样!
主任、书记:(异口同声)那你到底要怎样?
陶影:(恬淡温和地)小也,你过来。
【小也乖乖地走过来。】
陶影:小也。叫“爷爷”。
小也:爷爷,爷爷。
陶影:谢谢两位领导,这么大热天的到我们这小院里来,钱请你们收起,票也请收起,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千万不要难为他。他虽说态度不大好,也是挺负责……
书记:那您写这信图的是什么呢?
陶影:(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11.本剧的戏剧冲突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请根据剧情发展,梳理下列内容。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老奶奶好意把小也身高量高了,陶影很焦虑;
④陶影写信去报社反映公园“缺斤短两”的标高红线,焦灼等待反馈;
⑤__________
【答案】①小也要妈妈为他买车票,陶影勉强答应;②红衣青年认为小也应该买公园门票,陶影提出质疑并拒绝;⑤公园领导上门核实陶影反映的情况并道歉,陶影拒绝赔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本题可依据文章所叙写的“妈妈!我够了!我够了!(跺脚)你上次说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这次就是下次了,你为什么不给我买票?你说话不算话!”概括为“勉强买票”;“哼!你还嘴硬!现在可没什么好说的了吧!没人能逃得过我的火眼金睛!(推搡陶影,不屑地)买票去!买票去!陶影:(轻声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来的。不够!”概括为“陶影质疑并拒绝买公园门票”;文末最后“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公园领导上门核实情况并道歉,陶影拒绝赔偿。
12.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选择一处舞台说明,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A:陶影很担心跑远的小也,告诉红衣男子儿子在前面,所以“无声地指了指”,她确定儿子不到1.1米,不用买票,只要她自己有票就行了,并告诉红衣男子自己的票在孩子手里。表达了孩子不能离开母亲的现实,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的体现。从而引出接下来小也跑回来量身高,红衣男子和陶影因两人只一张票,故意逃票的矛盾。
示例B:陶影对儿子很了解,所以儿子身高不到1.1米“胸有成竹”;小也觉得妈妈在公交车给自己买了车票就意味着自己的身高已经到了1.1米,所以“雄赳起气昂昂”带着自豪去量身高。这恰好与接下来剧情的发展——“小也的身高超过了公园1.1米的标高红线”构成了突转。
【解析】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扩号或圆括号)括起来。如,陶影很担心跑远的小也,告诉红衣男子儿子在前面,所以“无声地指了指”,她确定儿子不到1.1米,不用买票,只要她自己有票就行了,并告诉红衣男子自己的票在孩子手里。表达了孩子不能离开母亲的现实,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的体现。
13.校园艺术节即将开幕,话剧社要为自己排演的《一厘米》拟写一则广告词。请从以下几个词中选取一个词语作为主题,并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赔偿 尊严 母爱
【答案】示例:
选择“赔偿”:5元钱的门票可以按制度赔偿;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和粗暴,损害了一位品格诚实的母亲的尊严,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赔偿的。
选择“尊严”:陶影本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但在红衣青年的误会和众人的哄笑中使她的尊严受到了侵害;更重要的是,儿子小也对妈妈的诚实也产生有了质疑;所以陶影对儿子有没有达到1.1米的重视,是为了讨回失去的尊严。
选择“母爱”:陶影明知儿子身高不到1.1米,但在公交车上为了儿子想长高的心愿,选择给儿子买票;陶影不怕麻烦地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公园“缺斤短两”的标高红线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公园领导上门核实情况后时,陶影拒绝公园的赔偿,只想让儿子知道妈妈并没有说谎,这是一种深沉的母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回答。“赔偿、尊严、母爱”选择哪个词语都可以,但要表明理由。如:选择“尊严”,在红衣青年的误会和众人的哄笑中使陶影的尊严受到了侵害,她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她看重的是对孩子进行“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把儿子培养成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所以当公园领导上门核实陶影反映的情况并道歉时,陶影拒绝了赔偿。如选“母爱”,陶影是一个生活不富裕,处处节省,又有一些小聪明,爱贪小便宜的普通妇女。陶影不怕麻烦地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公园“缺斤短两”的标高红线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却甘愿付出一切。如选“赔偿”,则从“孩子心灵的伤害是无法赔偿的”角度谈论。
1枣儿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雕塑(sù) 童谣(yáo) 熟透(tòu) 津津有味(jīng)
B.蓦然(mò) 自豪(háo) 威严(wèi) 蹑手蹑脚(niè)
C.掸去(dǎn) 撒尿(sā) 灰尘(chén) 喜出望外(wàng)
D.咀嚼(jǔ) 羡慕(cì) 默默(mò) 囫囵吞枣(lú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时晨 囫囵吞枣 翘首远望
B.拉勾 喃喃自语 踌躇满志
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
D.蹲坑 心事重重 垂头丧气
3.分析下面台词中蕴含的象征意味。
(1)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3)男孩 迷路了吧?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D.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5.《枣儿》一文发出了对亲情的深切呼唤,歌曲《常回家看看》也表达了父母对子女亲情回归的渴望,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那位做好了饭菜等儿女回家的老妈妈孤独的身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亲情的企盼。请你围绕“亲情”这一主题拟一句公益广告词。6.下列对剧本《枣儿》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B.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新生活。
C.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 怎么了?
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 奥?
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 那,咱们喊喊?
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7.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8.“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9.“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10.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三、拓展阅读
一厘米(节选)
毕淑敏
1
【公共汽车上】
售票员:买票啦!刚上车的,没票的请买票!
小也:妈妈!快买票!
陶影:小也,车门这儿有条白线,先量量你有多高,超过了白现,就给你买票。
【小也走过去量身高。】
陶影:小也,你不够,还差一厘来。
小也:妈妈!我够了!我够了!(跺脚)你上次说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这次就是下次了,你为什么不给我买票?你说话不算话!
陶影:小也……
小也:妈妈……(焦急而略带哭腔)
陶影:我买两张票。
售票员:这孩子够高了吗?
陶影:您就别管了,我买两张票。
【售票员撕票。】
售票员:给您票,请拿好。
陶影:给你票,小也。
小也:哦——哦——我买票喽!我买票喽!
【小也把票粘在嘴唇上,像个风车似的吹得噗噗响。】
2
【到站了,母子下车。公园入口处,一个穿红衣的小伙子在收票。】
小也:妈妈,我看见公园的大门了!(小也手里拿着一张票自管自跑远去)
小也:(边跑边回头)妈妈快跟上!
红衣青年:嗨!小孩!票!
【小也把票递给红衣青年,他一把把票揪了过去。】
【陶影见孩子跑远了,也赶紧走过去,想赶上小也。】
红衣青年(不由分说拦住陶影,没好气地)票!
【A陶影无声地指了指小也跑远了的身影,当妈妈的总是这样,眼光跟着孩子,别的就都顾不上说了,意思是票在孩子手上。】
红衣青年:我问的是你的票!
陶影:咦,刚才那孩子不是给你了吗?
红衣青年:他是他的,你是你的。
陶影:小孩子不是不要票的吗?
红衣青年:谁说不要票的?谁说的?
陶影:票上说不到1.1米的孩子免费参观,超过1.1米的孩子照章购票。
红衣青年:呦嗬!记得还挺清楚!他在我这里跑过去的,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儿墙上有条红线,喏,就在那儿,他肯定超过了!
【小也见妈妈总也进不了门,又撅着嘴跑了回来。】
小也:妈妈!你怎么还不来啊!我以为把你给丢了呢!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陶影:小也,你过来。
红衣青年:对!小孩,到这墙根来!
【四周一时间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
【陶影很有把握地注视着这一切,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高,每个妈妈都有数,当妈妈的心就是一把最好的尺。】
【B她胸有成竹地向小也点点头,小家伙挺大方地挺着小胸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了墙角的红线旁……】
【众人“呀”了一声,红衣青年冷笑声,墙上的红线像一条僵死的红蚯蚓,横在小也的前额上。】
红衣青年:(骄横地)哼!你还嘴硬!现在可没什么好说的了吧!没人能逃得过我的火眼金睛!(推搡陶影,不屑地)买票去!买票去!
【众人哄笑。】
陶影:(轻声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来的。不够!
小也:妈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呀?
陶影:(强自保持镇静,亲切地低头对孩子)小也,没什么大事,是妈忘了给你买票了。
小也:(惊慌地)妈妈,你真的没买票?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说了,不诚实的人不是好孩子!
【陶影意识到今天这票是不能买了,一跺脚,拉起小也,拨开众人。】
陶影:走!小也!我们走!
【众人哄笑。】
3
【到了另一条马路上,卖冰棍的在吆喝,靠墙根的阴凉处,有一个老奶奶守着身高体重称。)
小也:(伸出手)妈妈?给我钱。
陶影:(掏了张纸币)买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小也绕过了冰棍车,径直走到了量身高的老奶奶面前,递上纸币。】
小也:老奶奶,您量量我到底多高。
【老奶奶拔出身高杆,抵住小也的头,眯着老花眼。】
老奶奶:小小子,站直着点,好,好,让奶奶凑近了好好给你瞅瞅……好嘞,你长大准能是个大高个,现在就1.1米了!
【就在老奶奶回答的那一瞬,小也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他像对陌生人那样注视着陶影,撒腿就往前跑。摔倒了,爬起来再跑……在很远的地方停下来,充满疑惑地看着妈妈……】
【陶影惊异地看了看身高杆。】
陶影:(迟疑地)大妈,您这尺子准吗?
老奶奶:我这尺子是不准,可能让您高兴!哪个当妈的不巴望着孩子长高个啊!到我这儿一量,都比原来见长!话又说回来,别盼着孩子长!孩子一长大,当妈的就老喽!
陶影:(忧郁焦灼)大妈,您可给我帮了倒忙!
【陶影决定跟报社反映这件事。灯下,陶影费劲地写着信件,不时翻一下新华字典;写得不满意,就哗地撕掉。然后郑重地封好,贴上邮票。】
【陶影到邮局排队发言,把挂号收据细心地收起杂,回家后又在挂历上做了一个记号,开始了焦灼的等待。】
【一个星期天,陶影正在公用的水管前洗衣服。水哗哗地流着。】
公园主任:请问,哪里是陶影同志的家?
小也:我知道我知道,我领你们去。(三脚两步抢着带路)妈妈来客人啦!
陶影:我正洗衣服呢,是不是你大舅来了啊?
小也:(神秘地)不是,是两个不认识的老爷爷。
陶影:噢,快请进快请进!瞧我这一手的肥皂沫子!请些请坐,你们是……
公园书记:我们是万佛寺公园管理处的,找您来是想核对一下情况。报社把您的信转给我们了。
陶影:哦……是这样……(紧张地)小也,你到外面玩一会儿去,好吗?
公园主任:别让孩子走,我们已经找当事人核对过情况,情况属实。现在我们要实地测一下孩子的身高。小朋友,请你站到墙边来。
小也:(恐惧地陷入某种回忆)妈妈,我不!我再也不量身高了!
陶影:(镇静地)小也,听妈妈的话,站到墙边去,别仰着头,也别低着头,挺起胸脯,该多高就多高!
小也:哎!妈妈!
【公园管理人员拿出皮卷尺,拉直。】
【长时间的沉寂。】
陶影:(轻轻地,但是胸有成竹地)多少?
主任:(略有遗憾地)1.1米,正好。
陶影:(坚决地)不是正好,你们是过了1个月零25天才来的,孩子长了,那时候他差1厘米。
书记:(调解地)您说的也有道理,小孩是长得快。
陶影:这事不难查清楚,你们回去量量公园门口那条红线,就知道它“缺斤短两”(指公园门口那条红线标高不准确)了。
【主任拿出5元钱。】
主任:这样好吧,这是5元钱,算我们对您的一点小小的赔偿。
陶影:(宁静地)我不要,世上有的东西能赔,有的东西是不能赔的。
书记:(拿山两张门票,商量地)那天您和孩子最终没能参观成。我们都很遗憾。如果您一定不要钱,这里有两张我们公园的游览票,是长期有效的,欢迎您和孩子再次光临。
陶影:(平和地)不,我不要,如果我们哪天要会我们会自己买票的。
主任:您一定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是不是?我们回去就处理当事人,扣发他的当月奖金,叫他给您来当面赔礼道歉,也好挽回我们公园的名誉。
陶影:(惊讶地制止)别!可千万别那样!
主任、书记:(异口同声)那你到底要怎样?
陶影:(恬淡温和地)小也,你过来。
【小也乖乖地走过来。】
陶影:小也。叫“爷爷”。
小也:爷爷,爷爷。
陶影:谢谢两位领导,这么大热天的到我们这小院里来,钱请你们收起,票也请收起,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千万不要难为他。他虽说态度不大好,也是挺负责……
书记:那您写这信图的是什么呢?
陶影:(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11.本剧的戏剧冲突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请根据剧情发展,梳理下列内容。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老奶奶好意把小也身高量高了,陶影很焦虑;
④陶影写信去报社反映公园“缺斤短两”的标高红线,焦灼等待反馈;
⑤__________
12.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选择一处舞台说明,分析其表达作用。
13.校园艺术节即将开幕,话剧社要为自己排演的《一厘米》拟写一则广告词。请从以下几个词中选取一个词语作为主题,并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
赔偿 尊严 母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