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4 10: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西高东低
D.地势较为平坦,起伏和缓
2.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②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④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亚洲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属于世界著名内流河的是( )
①锡尔河 ②黄河
③恒河 ④阿姆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白令海峡是( )
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 B.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
C.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D.沟通大西洋和北冰洋
5.下图中所示的海峡是( )
A.直布罗斯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6.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  )
A. B.
C. D.
7.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临大西洋 B.东临印度洋 C.面积最大的大洲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8.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连线不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 B.日本群岛——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
C.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D.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9.与其他大洲相比亚洲较显著的气候类型是( )
A.雨林气候 B.草原气候 C.大陆性气候 D.季风气候
10.图示意大洲大洋分布,图中世界之最组合,不正确的是( )
A.①——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B.④——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C.③——世界最长的山系一一科迪勒拉山系
D.②——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11.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其主要影响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经度位置
12.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是由于亚洲的地势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13.亚洲和北美洲的相同点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濒临大西洋、印度洋
C.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 D.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4.如果你去丙半岛旅游,能看到的是( )
A.狗拉雪橇 B.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C.和屋“洋”房并存 D.水上市场和花园城市
15.下列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B.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
C.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 D.非洲气候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阅读材料,回答16-18问题。
16.据图分析,亚洲主要河流( )
A.自北向南流 B.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部 C.自西向东流 D.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
17.图中,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注入(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18.据图分析,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北向南流
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研究新兴市场的专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谈论“亚洲世纪”的到来,据称这一时刻将是亚洲成为新的世界中心的转折点。据此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位于西半球的东北部
B.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北部穿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D.亚洲东部与欧洲相连
20.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事物与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B.里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C.青藏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D.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21.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的叙述,境错的是错误
A.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B.亚洲各国工业基础雄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西亚的一些国家依靠石油资源,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D.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读“亚洲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22-23题目。
22.亚洲大河的流向大多是( )
A.自南向北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3.由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可知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亚洲文明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结合材料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和山地面积较小
B.图中a、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5.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国位于亚洲,下图所示三个文明古国发祥地都位于( )
A.季风气候区 B.热带地区 C.河流沿岸 D.高纬度地区
读下图,完成下列26-27各题
26.上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亚洲河流的流向反映了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中间低,四周高
二、解答题
28.读《亚洲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①________洋,西与欧洲接壤。
(2)从地势看,亚洲地势________高,四周________.雄踞亚洲中部成为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3)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9.下图示意蒙古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蒙古国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2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采矿业和畜牧业是蒙古国传统的支柱产业。
(1)从海陆位置看,蒙古国属于____________国;从南、北半球来看,蒙古国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2)蒙古国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国铜矿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3)该国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更好,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蒙古国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你认为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是_______。
30.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高脚屋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
(1)甲图中①—⑧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_____和北冰洋,形成_____状水系。由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
(2)乙图中 A 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的运河还有著名的_____运河。B 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___________(人种)的故乡。
(3)亚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与亚洲相比,非洲缺少温带、寒带气候的原因是_____。
(4)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请从以下两种民居中任选一种,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许多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故①对;亚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②对;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③错;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故④对;故排除③,①②④对,故选C。
3.B
【详解】黄河和恒河是亚洲的外流河。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故B符合题意。选B。
4.B
【详解】亚洲地域辽阔,其中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领海峡,故B符合题意。
5.C
【详解】图中所示的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马六甲海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D
【详解】从图中可知,A是大洋洲的悉尼歌剧院,故A不符合题意;
B是非洲埃及的金字塔,故B不符合题意;
C是欧洲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故C不符合题意;
D是亚洲中国的长城,故D符合题意,故选D。
7.C
【详解】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与大西洋不相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C
【详解】关于亚洲地理事物的说法,位于亚洲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日本群岛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故选C.
9.D
【详解】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亚洲独有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D正确。雨林气候最显著的是南美洲,草原气候最显著的是非洲,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亚洲和北美洲,ABC错误。故选D。
10.A
【详解】读图可知:①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②是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③是世界最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选项B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详解】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故选:B。
12.C
【详解】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河流的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河流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3.D
【详解】北美洲位于北半球,亚洲地跨南、北半球,A错误。亚洲和北美洲共同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B错误。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北美洲的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C错误。亚洲和北美洲均气候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正确。故选:D。
14.D
【详解】由图可得,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属于热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河流众多,这里有水上市场,花园城市-新加坡,所以D正确。狗拉雪橇存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A错误。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在西亚地区,B错误。和屋“洋”房并存主要在日本,C错误。故选D。
15.C
【详解】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误;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B错误;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C正确;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D错误。故选C。
16.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D正确。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我国没有河流注入大西洋,ABC错误。故选D。
1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长江与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亚洲是跨了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故A错误。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B错误。亚洲北部穿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故C正确。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东临太平洋,故D错误。故选C。
20.关于亚洲之最的说法,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故A错误。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陆地最低点是死海,故B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大的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C错误。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故D正确。故选D。
21.亚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故A正确。亚洲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应重视发展民族工业,不应该全部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故B错误。西亚的一些国家依靠石油资源,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故C正确。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故D正确。故选B。
22.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河大多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选:D。
23.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如图受地势影响,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A。
24.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多样,A错;图中b处人口稠密,a处人口稀疏,B错;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D对。故选D。
25.由图可知,亚洲的三个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都位于河流沿岸,D错,C对;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温带地区,B错;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位于季风气候区,A错。故选C。
26.亚洲的河流自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读图可知:④图反映的河流特征是从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D。
27.河流特征深受地形的影响,河流从高处往低处流。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判断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选A。
28.
(1)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从地势看,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成为世界最高的高原.
(3)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9.
(1)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因此从海陆位置看,蒙古国属于内陆国。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国主要位于40°N-60°N之间,从南、北半球来看,蒙古国位于北半球。
(2)蒙古国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因此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因此人口较为稀疏。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国的铜矿主要分布在蒙古国的东南部。
(3)从图中可以看出蒙古国的北部发育河流较多,因此水源较为充足。
(4)蒙古国地处内陆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如果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防治,可以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禁止过度放牧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一定程度抑制土地荒漠化。
30.
(1)甲图中①—⑧河流为亚洲的河流,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由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乙图中A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作为大洲分界线的运河还有著名的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B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3)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与亚洲相比,非洲缺少温带、寒带气候的原因是非洲纬度位置低,只有热带、亚热带气候。
(4)一个地方的建筑特点受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茅草屋: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总体气候炎热干燥,植被以草原为主,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茅草屋有利于通风散热。东南亚的的高脚屋:东南亚主要是热带季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潮湿多蚊虫,竹子是当地常见植被,为当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高脚屋有利于通风防潮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