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机械效率---中考真题篇(精编精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机械效率---中考真题篇(精编精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5-14 22:20:13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机械效率---中考真题篇(答案)
1.【答案】A
【解析】
(1)使用任何机械都存在摩擦,额外功不能为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机械效率高低,跟机械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摩擦、绳重等有关,在这些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机械效率的高低.
AB、科技无论怎么发展,机械元件之间摩擦都不能消除,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更不会大于100%.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杠杆的机械效率高低,跟机械的重、提起物体的重、摩擦、绳重等有关,在这些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确定哪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更大一些.选项CD都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
甲吊车的机械效率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说明甲吊车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比乙吊车大;把相同质量的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根据公式W有用=Gh=mgh可知:两辆吊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机械效率不同,是因为做的额外功不同,导致总功不同.
A、分析知甲乙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两辆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乙吊车做的额外功较多,所以乙的效率较低.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已知甲吊车的机械效率高,有用功相同,如果甲吊车的总功较多就与效率高矛盾.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D、两吊车做的有用功相同,如果总功也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C
【解析】
①使用机械时,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②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A、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利用斜面将物体推上高台可更省力,A正确;
B、由于乙中情况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所以乙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小.B错误;
C、这两种方法,都把重物推到了高台上,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克服重力做功相同,C正确;
D、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由于题中没有给出时间,不能确定哪个做功的功率大.D错误.
故选AC.
4.【答案】B
【解析】
使用机械时,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有用功与总功之比为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用定滑轮时不需要克服滑轮的重做额外功,机械效率等于100%;而用作动滑轮时,如果提升物体,要克服滑轮的重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降低.故选B.
5.【答案】C
【解析】
(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升高距离的几倍;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有用功等于物体的重力乘以物体上升的高度,总功等于拉力乘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www.21-cn-jy.com
由图可知,本题中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两段绳子吊着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重物升高距离的两倍;s=2h=2×0.5m=l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75%.【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C.
6.【答案】BC
【解析】
①已知物体质量,可以得到重力;不计绳重和摩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物重和动滑轮重的n分之一;
②已知物重和上升高度,利用W有用=Gh得到有用功;
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长度;已知拉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可以得到总功;已知有用功和总功,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来源:21cnj*y.co*m】
④在动滑轮重一定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mg=45kg×10N/kg=450N;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有3段,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G动)=×(450N+50N)≈167N.此选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B、拉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50N×2m=900J.此选项正确;
C、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Fnh=×3×2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90%.此选项正确;
D、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力一定,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大,有用功越多,但额外功不变,所以机械效率越高.此选项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故选B、C.
7.【答案】B
【解析】
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知道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可以计算出A处的拉力大小.
②本题中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可利用公式η====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1*cnjy*com
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45N,∴A处的拉力大小为FA=f=45N.
②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
∵F=30N,f=4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75%.
故选B.
8.【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滑轮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2,
A、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nh=2×0.2m=0.4m,故A正确;
B、拉力的功W=Fs=10N×0.4m=4J,故B正确;
C、如果不考虑摩擦力,则F=,则G滑轮=nF﹣G=2×10N﹣18N=2N,实际上滑轮是存在摩擦的,因此滑轮的重力小于2N,故C错误;21教育网
D、有用功W有=Gh=18N×0.2m=3.6J,滑轮的效率η=×100%=×100%=90%,故D正确;21cnjy.com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9.【答案】B
【解析】
从题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首先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断出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再利用公式η=判断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为额外功,从摩擦角度考虑,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加,滑轮与绳子间摩擦增大,额外功增大,并且增幅逐渐增加,用增加提升物重的方式对机械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小,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www-2-1-cnjy-com
10.【答案】B
【解析】
根据筷子的特点,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掌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被提升的物体重和动滑轮重;使用杠杆有时为了省力,有时为了省距离;掌握定滑轮的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筷子的支点在上端,而阻力在最下端,动力作用在中间位置,所以阻力臂大于动力臂,为费力杠杆,所以A说法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重和动滑轮重有关,所以B说法正确;
C、使用杠杆,有时为了省距离,如费力杠杆,所以C说法错误;
D、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所以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所受拉力等于摩擦力;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
(2)已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可求拉力F移动的距离,根据公式W=Fs可求拉力F做的总功,知道有用功,求出额外功;求出拉力端移动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3)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就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该过程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fs,故A错误;
B、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3段,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物体移动速度的3倍为3v,所以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F×3v=3Fv,故B错误;2-1-c-n-j-y
C、机械效率为η===,故C错误;
D、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3段,总功W总=F×3s=3Fs,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3Fs﹣fs=(3F﹣f)s,故D正确.  21*cnjy*com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F=(G物+G动)计算动滑轮的重力.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η=×100%=×100%计算,其中s=2h.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无关,与物体的重力与动滑轮重力有关.【出处:21教育名师】
A、根据F=(G物+G动)得G动=2F﹣G物=2×10N﹣16N=4N,所以A正确.
B、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所以B正确.
C、η=×100%=×100%=×100%=80%,所以C正确.
D、提升物体的速度快,则做功快,功率大,但效率不变.所以D错误.
故选D.
13.【答案】AC
【解析】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W=Gh即可求出有用功;拉力F与拉力移动距离的乘积为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机械效率.有用功:W有=Gh=400N×2m=800J;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2×2m=4m;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250N×4m=10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故选AC.
14.【答案】D
【解析】
图中使用的是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速度是重物移动速度的3倍,即v′=3v;
(1)先求出拉力移动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2)根据η===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绳重和摩擦不计,利用F=(G物+G轮)求出动滑轮重.
∵物体上升的速度v=0.1m/s,n=3∴v′=3v=3×0.1m/s=0.3m/s;故C正确;人拉绳做功的功率P===Fv′=250N×0.3m/s=75W,故A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故B正确;∵F=(G物+G轮)即250N=(600N+G轮)G轮=150N,故D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出甲乙两图中所做额外功的大小关系,并能根据公式η==分析机械效率大小关系.
A、甲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乙滑轮组中有两个动滑轮,所以若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所以A错误.2·1·c·n·j·y
B、若G1=G2,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所以乙做的总功大于甲做的总功,所以B错误;
C、根据η=,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C正确.
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所做的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发生变化,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发生变化,所以机械效率变,所以D错误.
故选C.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机械效率---中考真题篇(精编精析)
1.(2013?漳州)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2013?枣庄)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3.(2013?莱芜)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搬上高台,放学回家的小勇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的把同样的重物推到了高台上.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乙种情况下更省力
B.乙种情况的机械效率高
C.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D.小勇做功的功率要大些
4.(2013?自贡)将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
A.一定提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无法判断
5.(2013?重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3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m,已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及提起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1·cn·jy·com
 
A.s=1.5m,η=50% B.s=1.5m,η=80%
C.s=lm,η=75% D.s=lm,η=37.5%
6.(2013?营口)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50N,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45kg的重物在2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N/kg)(  )
 
A.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25N
B.在2s内做的有用功为900J
C.该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D.若所挂物体越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
7.(2013?武汉)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21cnjy.com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
8.(2013?宁波)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已知G=18N,F=10N.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www.21-cn-jy.com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 B.拉力F做功4J
C.动滑轮重为2N 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9.(2013?南通)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2·1·c·n·j·y
 
A. B. C. D.
10.(2013?临沂)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吃饭用的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11.(2013?聊城)如图,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面以速度u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功的功率为fs
B.拉力的功率为3Fs
C.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3F﹣f)s
12.(2013?乐山)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动滑轮重4N
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
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13.(2013?黑龙江)如图所示的装置,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有用功是800J B.有用功是500J
C.机械效率为80% D.机械效率为62.5%
14.(2013?黑龙江)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
D.动滑轮重为100N
15.(2013?菏泽)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