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古诗三首《马诗》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4 11: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马诗
唐 李贺
李贺(约790—约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我国文学史上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yān shān
燕 山 似 金 络 脑

jīn luò nǎo
我会读
燕山(yān)
燕子(yàn)

似乎(sì)
似的(shì)

多音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
沙漠。指西北沙漠地带。
【燕山】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诗文解析
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的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因为月光的照耀沙会是如雪的白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描绘了富于塞外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象,营造了边塞月夜悲凉肃杀的气氛。辽阔的边疆战场,正适合骏马驰骋,暗指英雄有用武之地。
请同学们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色,说说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空旷寂寥
清冷荒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自己何时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同学们说一说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表达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金络脑”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发出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的企盼,也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借骏马言抱负。边塞是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纵横沙场,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诗人自比为良马,表达了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壮志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想一想“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同学们说一说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之情。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方法。将某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诗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马诗
描写场面
抒发志向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悲凉、清冷
建立功勋
托物言志
结构板书
《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期望。
诗文中心
这首诗以描写边塞战场的景象起兴,抒发了作者的壮志和情怀。
诗的前两句写景,平沙如雪,新月似钩,展现出辽阔旷远的边疆战场景象;
后两句抒情,想象跨马奔驰,盼望能够征战沙场,为国建功,情景相衬,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愿望。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