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字的变调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一”的变调广泛运用于日常汉语,它能体现汉语的音律变化之美,又是口语交际的基础,熟练掌握好“一”字变调规律还是有一定难度。
2、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拼音刚入门,声调变化规律不容易掌握:读准确“一”字变调,需要大量阅读积累实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教学目标:
1、知道普通话中的变调现象。
2、初步了解“一”字的变调规则,会正确认读课文中出现的“一”字的不同读音。
3、感受我国语言文字读音变化的有趣与丰富,激发对我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讲授“一”字的变调规律,让学生学会变调方法,记住变调口诀。
2、掌握《秋天》课文中出现的“一”字的正确读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字的读音会根据它后面字的读音而发生变化,“一”字就是一位这样的调皮宝宝,它总是变换不同的声调。
二、新授
1、让我们来读一读《秋天》这篇课文,注意课文中“一”字的读音哦。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
2、你发现了吗,在这篇课文中,“一”的读音分别是;
3、为什么“一”字的读音会不同呢?
这是我国汉语言文化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变调。
变调:普通话的音节在连续发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节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变调。
在《秋天》这篇课文中,“一”字的读音就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儿歌,帮助我们了解这个调皮的“一”字宝宝吧。
4、学习“一”字变调歌
小朋友,真聪明。
“一”的变调分得清。
一二三前读四声。
四声前面读二声。
单独念来读一声。
词语中间读轻声。
(1)一二三前读四声yì
“一”字用在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四声(去声)。
yì
一群
第一声前:
一天 一刀 一声 一般人
第二声前:
一回 一年 一轮 一连串
第三声前:
一点 一秒 一捆 一品红
(2)四声前面读二声yí
“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
yí yí
一 片 片 一 会儿
一次 一段 一寸 一块
一见如故 一步登天
一脉相承 一触即发
单独念来读一声yī
“一”字独用、作为词或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时,读本调第一声(阴平)
yī
排成个“一”字
表示顺序:
第一名 第一个 十一
表示“第一”的简称:
一楼 一班 一年级 一月一日
在词尾或者句末:
唯一 长短不一 以防万一
我们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3)词语中间读轻声 yi
“一”处在两个相同的单音节动词之间,就读轻声。
看一看 走一走 说一说
想一想 摸一摸 跳一跳
三、巩固练习
1、你能读一读下面这些词语吗,注意读准词语中“一”字的读音变化哦。
一次 一片 一年 一点儿
第一 一本书 一堆 一棵树
想一想 洗一洗 一年级一班
2、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的句子中,读准“一”字的变调,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吧。
四、结束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不仅能读准确“一”字在《秋天》这一课的不同读音,还能运用变调规则区分课文以外“一”字的读音。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