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最苦与最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最苦与最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4 18:29: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最苦与最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难点)
过程与方法:
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教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你们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已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今天我们了一起学习梁启超的文章《最苦与最乐》。
2、介绍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3、文本知识—议论文
(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鲜明准确。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b 对照式C、层讲式d 并列式
(4)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4、字词过关
揽(lǎn) 契约(qì) 悲天悯人(mǐn)
监督(dū) 达(dá)观 安分(fèn)
恩惠(huì) 赔(péi)礼 纵(zòng)然
契(qì)约 循(xún)环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最苦与最乐》,思考问题:
1.“最苦与最乐”能作为本文的论点吗?
不能。因为“最苦与最乐”它不是一个判断句,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观点。
2、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3、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4、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5.试分析课文结构:
分总
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三、课文精读
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
明确:
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作者如何阐释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明确:
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问趣味这个侧面来伦证自己的观点。
(3)作者是怎样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什么?
明确:
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观点。
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3、在第1、2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答案呢?
明确:
因为把贫困老死之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否定这些答案,可以引起读者兴趣,读者就要从中寻找新的答案、合理的答案。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有一种水到渠成之妙。
4、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
句式: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设问句
……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反问句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感叹句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肯定句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论证。
道理论证:引用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
对此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四、拓展延伸
1、名言佳句悟苦乐。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诸葛亮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学了《最苦与最乐》,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文。主要是通过论点把握、语言分析、拓展练习几步来完成教学的,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标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有“最苦”与“最乐”,并从中指导学生对论点的归纳、之后从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论点、分析材料。然后是对议论文语言的分析,找寻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深启超语言的流畅严密、亲切等特点。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相应练习.
2、完成本课读读写写生字词抄写。
3、积累本课优美的语言,段落到摘抄本上。
七、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分说
最苦:未尽责任
最乐:尽了责任(有苦才有乐 苦中有真乐 贵小得小乐 责大得大乐)
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