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简单机械 练习题(有解析)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河北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期末试题选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简单机械 练习题(有解析)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河北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期末试题选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4 21:5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简单机械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棒
B.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2.(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工具:①钢丝钳;②镊子;③扳手;④扫帚;⑤钓鱼竿;⑥瓶盖起子。在正确使用情况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3.(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字用尚未标注刻度值的自制杆秤来估测物体的质量,秤砣上标示其自身质量为300g,没有测量物时,杆秤刚好水平平衡(如图1所示);当挂上物体后,把秤砣的吊绳放置在杆秤的M处时,杆秤也水平平衡(如图2所示),粗略估测物体的质量,合理的是(  )
A.300g B.400g C.600g D.900g
4.(2022春·河北秦皇岛·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5.(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6.(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使用动滑轮不一定省力 B.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7.(2022春·河北秦皇岛·八年级统考期末)清晨,清河河畔聚集了很多钓鱼爱好者,若某位师傅不小心把水桶弄进水里,捞上桶时发现桶里带些水。在打捞水桶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桶所做的功是总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D.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8.(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D.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9.(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斜面的倾斜程度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
C.斜面的粗糙程度对机械效率没有影响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
二、多选题
10.(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在杠杆两侧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水平位置平衡。以下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的是(  )
A.左右两端的钩码下方,各增加一个钩码
B.左右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且右侧钩码右移一格
C.去掉左边一个钩码后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左边增加一个钩码且把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11.(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轻质杠杆OA中点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重力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杠杆为省力杠杆
B.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是拉力F
C.保持拉力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拉力F将减小
D.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为 30N
12.(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场馆建设中的装置,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在10s 内匀速上升了 2m,已知物体A重 200N,该工人重 500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  )
A.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50N B.工人对水平地面压力为375N
C.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100W D.滑轮组对支架的拉力为 425N
13.(2022春·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大滑轮的重力G大为小滑轮重力G小的2倍),在相同时间内把两个相同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两滑轮组的绳端拉力分别为F1、F2,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拉力F1和F2做的功相等
B.若物体重力G=4G小,则绳端拉力F1>F2
C.甲、乙滑轮组提升物体所做的额外功之比为3:2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三、填空题
14.(2022春·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一款指甲剪,其中______(选填“ABC”、“OBD”或“OED”)是省力杠杆,OBD的支点为______点。使用指甲剪时上面刀刃受到阻力的方向是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
15.(2022春·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这时修枝剪刀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________(选填“A”、“B”或“C”)点.使用时,若在轴上加润滑油,则可以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杠杆的机械效率.
16.(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推车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用力,支点是_________(选填“前轮”或“后轮”);如果该力为竖直方向,请你在图中画出该力的示意图并画出它的力臂_________。
17.(2022春·河北承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重物,图中使用甲滑轮的好处是 ___________。其中乙滑轮的自由端F2上升4m,则物体升高 ___________m;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及摩擦,若拉力F1=F2,则G1___________G2(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四、作图题
18.(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 )
19.(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方向和力臂l1。
20.(2022春·河北廊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O为杠杆ABO支点,请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l1和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21.(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22.(2022春·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 )
23.(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
五、实验题
24.(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字所在的实验小组做了如图两组实验,实验中所用钩码的重力为G。
(1)首先调好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挂上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由此可以推导出:钩码的重力G=_______N;
(2)把测力计顺时针转动至图乙位置时,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①在图乙中画出测力计拉力的力臂l。______
②图乙中的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图甲中的测力计示数(选填“大于”或“小于”),是因为_______;
(3)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组成员将一个胡萝卜分成了两部分,如图所示,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出:A端胡萝卜相比B端胡萝卜_______(选填“更重些”、“一样重”或“更轻些”)。
25.(2022春·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______(填 “左”或“右”)移动;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若每个钩码重为2N,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______;
(4)小明想利用杠杆测石块密度,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丁所示,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______石块的体积(选填“>”“=”或“<”);
(5)(拓展)将石块从溢水杯中取出,擦干后放入另一相同小桶B中,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戊所示,此时小桶A、B的悬挂点距支点O分别为13cm和5cm,若不考虑小桶重力,则石块密度的测量值为______kg/m3;若考虑小桶重力,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26.(2022春·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若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中,小亮多次调节左端钩码的位置,并移动右侧钩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记录多组数据,这样做了,小亮认为实验结论就具有普遍性了,他这样的操作,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有一个小组在实验时,杠杆所放的桌面没水平,有一点倾斜,但是实验操作都是规范的,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实验数据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3)如图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下拉时,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其示数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取10N/kg)
27.(2022春·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同时“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次序 实验装置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甲 1 0.1 0.6 0.2 83.3%
2 乙 1 0.1 0.4 0.4 62.5%
3 丙 2 0.1 0.65 0.4
4 甲 1 0.2 0.6 0.4 83.3%
(1)他们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乙、丙实验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在实验过程中,应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丙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
(3)对比分析第___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物重有关;
(4)对比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8.(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A.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序 斜面倾角 物重G/N 拉力F/N 斜面高度h/m 斜面长度s/m 有用功W有/J 总功 W总/J 斜面机械效率η
1 30° 3 2.5 0.6 1.2 1.8 3 60%
2 30° 5 4.2 0.6 1.2 3 5.04
3 42° 3 2.8 0.8 1.2 2.4 3.36 71%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 _____拉动木块,此时的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
(3)对比实验1、2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猜想 _____,细心的小明发现第2次实验中的额外功大于第1次实验中的额外功,你认为可能是 _____变大的原因造成的;
(4)对比1、3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六、计算题
29.(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小越设计了用轻质杠杆打捞一匀质规则圆柱体重物M(如图所示)。物体M重为60N,高为10cm,悬挂在杠杆左端A点。g取10N/kg,求:
(1)当M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水对M下表面的压强是多少?
(2)小越在右端B点施加竖直向下25N的拉力时,杠杆水平平衡则绳子对M的拉力为多少?
(3)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M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4)物体M的底面积是多少?
30.(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连接)匀速拉动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00kg的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80N的拉力F,10秒内把物体拉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拉绳的速度是多少m/s?
(2)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N?
(3)若摩擦力增大到800N,则拉力的大小是多少N?
31.(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一个重为36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10s内匀速提升1m,所用拉力为200N,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为多少m/s?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2.(2022春·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工人的重力为64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他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150N。重为360N的货物上升2m,所用时间为20s(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提升货物前,工人对高台的压强;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另一货物,机械效率为75%,则货物的重力为多少。
33.(2022春·河北秦皇岛·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一建筑工人用80N拉绳子的力通过滑轮组将210N的重物匀速提高2m,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拉力做的总功;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5)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杠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例如剪刀、筷子等都是杠杆,故A错误;
B.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时,力臂才在杠杆上,故B错误;
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故C正确;
D.当支点位于一侧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当支点位于中间时,动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省力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钢丝钳、扳手和瓶盖起子都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都是省力杠杆;镊子、扫帚和钓鱼竿都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故选A。
3.D
【详解】由图知,提绳是支点,秤砣到支点的距离大约是物体到支点距离的3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m物gL=m砣g3L
所以
m物=3m砣=3×300g=900g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不省力,只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因此朝不同方向用力,力的大小都等于提升的物重,物重不变,则三个力的大小相等。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B
【详解】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甲是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乙是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一般情况而言是会省力,但假设动滑轮比物体重得多,那么提升物体的拉力有可能大于直接提升重物的力,例如:正常使用一个动滑轮时,假设提升的物体重10N,动滑轮重60N,则提升物体的拉力大小为35N(不计绳重和摩擦),比直接提升重物费力,故A正确;
B.吃饭时,手对筷子的力是动力,食物对筷子的力是阻力,此种情况下,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筷子是个费力杠杆,故B错误;
C.我们使用杠杆有时是为了省力,有时是为了省距离,故C错误;
D.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师傅不小心把水桶弄进水里,目的是为了把水桶提上来,所以对水桶做的功为有用功;但水桶里面有一些水,又不得不对水做功,所以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手对绳子拉力做的功,包括对水做的功、对桶做的功、对绳子做的功为总功,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时间有关;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A、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但不能说明机械效率越大,故A错误;
B、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时间无关,做功少,功率不一定小,机械效率不一定小,故B错误;
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故C正确;
D、机械效率越大,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做功不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木块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由于重力使物体有下滑的趋势,所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应大于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B正确;
C.在斜面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粗糙程度越大,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故C错误;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10.BD
【详解】A.设杠杆上每格长度是l,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支点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左侧力臂与力的乘积为
右侧力臂与力的乘积为
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杠杆不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左右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且右侧钩码右移一格,左侧力臂与力的乘积为
右侧力臂与力的乘积为
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杠杆平衡,故B符合题意;
C.去掉左边一个钩码后,探究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左边增加一个钩码且把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左侧力臂与力的乘积为
右侧力臂与力的乘积为
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杠杆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11.ABD
【详解】A.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从图中可知,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根据杠杆的分类可知此时是升力杠杆,故A正确;
B.由图题意可知,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是拉力F,下面所挂的物体重力是阻力,故B正确;
C.当保持拉力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由于阻力大小没变,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也没有变,故拉力F大小也不变,故C错误;
D.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所以拉力F的大小为 30N,故D正确。
故选ABD。
12.ABD
【详解】A.由图可知滑轮组用2段绳子提起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得,拉力F的大小
由公式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故A正确;
B.工人重力为500N,工人拉绳子的力为125N,则绳子拉工人的力也是125N,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F压=G-F=500N-125N=375N
故B正确;
C.滑轮组用2段绳子承担物重,故绳子移动的距离
S=2h=2×2m=4m
拉力做的功
W=Fs=125N×4m=500J
拉力的功率
故C错误;
D.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
F支=nF+G定=3×125N+50N=425N
故D正确。
故选ABD。
13.BD
【详解】A.相同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甲、乙滑轮组动滑轮重力不同,乙动滑轮重,即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绳端拉力F1和F2做的功为总功,所以F2做功多,故A错误;
B.大滑轮的重力G大为小滑轮重力G小的2倍,若物体重力G=4G小,则绳端拉力
F1>F2,故B正确;
C.相同时间内把两个相同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上升高度也相同,对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大滑轮的重力G大为小滑轮重力G小的2倍,甲、乙滑轮组中动滑轮重力比为2:3,提升物体所做的额外功之比为2:3,故C错误;
D.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公式
可得机械效率影响因素为物重与轮重,当物重相同时,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因此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故D正确。
故选BD。
14. ABC O 向上
【详解】[1][2]杠杆ABC支点在B点,动力作用点在A点,阻力作用点在C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杠杆OBD和杠杆OED支点都在O点,阻力作用点都在D点,动力作用点分别在B点和E点,动力臂均小于阻力臂,均属于费力杠杆。
[3]上刀刃给下面的指甲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指甲给刀刃一个向上的力。
15. 省力 B 增大
【详解】如图的剪刀属于杠杆,支点是B点,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即动力作用在A点,阻力作用在C点,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杆;
使用时,若在轴上加润滑油,可以减小轴的摩擦,从而减小额外功,可以增大杠杆的机械效率.
16. 下 后轮
【详解】[1][2]当推车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若售货员向上施力,只能把后轮抬高,所以为了能使前轮抬高越过障碍物,必须向下施力,此时C点不动,即支点为后轮。
[3]如果该力为竖直方向,则过支点C点作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即动力F1的力臂l1。如图所示
17. 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 小于
【分析】(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动滑轮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一半力多费1倍距离。
【详解】如图所示甲为定滑轮,乙为动滑轮。
[1]图中使用甲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一半力多费1倍距离,乙滑轮的自由端F2上升4m,则物体升高2m。
[3]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
F1=G1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

G2=2F2

G118.
【详解】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长,动力越长,由图可知,力F1作用在B点时,力臂OB最大,此时力F1最小,过支点作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做出力臂l2,如图所示;
19.
【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作动力臂最长,过B点与OB垂直向上作垂线就得到动力F1的方向,如图所示:
20.
【详解】杠杆受到的动力臂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由图得,杠杆受到的动力为绳子过A点沿绳子方向的力,过支点O做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支点O到垂足之间的距离为动力臂l1,阻力F2为重物过B点对杠杆的竖直向下的拉力,如图所示:
21.
【详解】过支点O作F1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过B点沿绳向下作出阻力F2,如图所示:
22.
【详解】图中只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
23.见解析
【详解】由省力要求知道左图中,应n=2,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即可,如下图
由省力要求知道中图,应n=3,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即可,如下图
由省力要求知道右图中,应n=4,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依次绕过即可,如下图
24. 0.8 2 大于 见详解 更重些
【详解】(1)[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
[2]设每格长度为L,则拉力的力臂为l1=5L,钩码的重力G的力臂l2=2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l1=Gl2
解得钩码的重力为
(2)[3]过支点作拉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拉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4][5]与图甲测力计相比,图乙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图乙测力计示数变大。
(3)[6]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因为OAGB,A 端胡萝卜相比B端胡萝卜更重些。
25. 左 2.4 大 = 偏大
【详解】(1)[1]由图可知,右侧偏重,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左移动。
(2)[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动力臂减小,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阻力臂、阻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大。
(4)[4]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石块将水挤出,让溢出的水流入小桶A中,此时小桶A中水的体积与石块的体积相同。
(5)[5]将装有水和石块的A、B两个小桶分别挂在调好的杠杆两端,移动小桶在杠杆上的位置,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戊所示,若不考虑小桶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又由可知
联立可得
[6]若考虑小桶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可知测量石块的质量偏大,体积测量不变,石块的实际密度将比上述测量值偏大。
26. 实验时便于测量力臂 右 不完全 不会 0.4 变大
【详解】(1)[1]因钩码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对杠杆的拉力也是竖直向下的,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刚好与杠杆重合,便于测量力臂。
[2]由甲图可知,杠杆左边低,右边高,说明左边重,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2)[3]小亮多次测量只是改变了钩码的位置,即改变了力臂的大小,但没有改变力的大小,因此实验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他这样的操作,不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4]虽然杠杆所放的桌面没水平,有一点倾斜,但实验中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受力的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实验数据不会受到影响。
(3)[5]由图丙可知,杠杆在A点受到阻力的大小为
F1=G=nmg=2×50g×10N/kg=0.1kg×10N/kg=1N
设杠杆上相邻两刻度间的距离为a,则阻力臂l1=2a。当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下拉时,动力臂l2=5a。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1N×2a=F2×5a
解得
F2=0.4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
[6]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位置移至b位置时,动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27. 匀速 76.9% 2、3 无关
【详解】(1)[1]实验时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这样示数才会稳定,所读出的数值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2]由 知道,丙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重的关系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物体的重力,由表格数据知道,应比较2、3两次实验。
(4)[4]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知道,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重力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28. 匀速直线 不是 60%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见解析
【详解】(1)[1]为了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2]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物体时,在斜面方向上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这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所受到的拉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
(3)[4]对比1、2两次实验的数据,控制的是斜面倾角相同,改变的是物体的重力,因此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即验证的是猜想A。
[5]沿着斜面拉物体时,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由表中1、2两次的数据可知,1、2两次斜面的倾角不变,第2次物体的重力大于第1次物体的重力,因此第2次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于第1次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由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知,第2次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于第1次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由W额=fs可知,第2次的额外功大于第1次的额外功。
(4)[6]对比1、3两次实验的数据,控制的是物体的重力相同,改变的是斜面倾角,且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29.(1)1×103Pa;(2)50N;(3)10N;(4)0.01m2
【详解】解:(1)当M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M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
水对M下表面的压强
(2)小越在右端B点施加竖直向下25N的拉力时,杠杆水平平衡,则
即有
解得,,即绳子对M的拉力为50N。
(3)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M受到的浮力
(4)由可得,物体M排开水的体积为
则物体M的底面积为
答:(1)当M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水对M下表面的压强是1×103Pa;
(2)杠杆水平平衡则绳子对M的拉力为50N;
(3)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M受到的浮力为10N;
(4)物体M的底面积是0.01m2。
30.(1)0.6m/s;(2)40N;(3)280N
【详解】解:(1)由图知,动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则绳子拉力通过的距离
s=3h=3×2m=6m
拉绳的速度:
=0.6m/s
(2)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拉力F是摩擦力和动滑轮重的三分之一,即,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3F-f =3×80N-200N=40N
(3)若摩擦力f’=800N,则拉力
=280N
答:(1)拉绳的速度是0.6m/s;
(2)动滑轮的重力是40N;
(3)若摩擦力增大到800N,则拉力的大小是280N。
31.(1)0.1m/s;(2)60W;(3)60%
【详解】解:(1)时间t=10s,物体上升的距离h=1m,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2)拉力的大小F=200N,由图可知绳子段数为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3h=31m=3m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3)滑轮组的有用功为
W有=Gh=360N1m=360J
拉力做的总功为
W总=Fs=200N3m=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1)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6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32.(1)16000Pa;(2)45W;(3)80%;(4)270N
【详解】解:(1)提升货物前,工人对高台的压强
(2)拉力做功为
W=Fs=150N×2m×3=900J
拉力的功率为
(3)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W有用=Gh=360N×2m=72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动滑轮自重为
G动=nF-G=3×150N-360N=90N
由机械效率定义可知
则仍用该滑轮组提升另一货物,机械效率为75%,则货物的重力为
答:(1)提升货物前,工人对高台的压强为16000Pa;
(2)拉力的功率为45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
(4)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另一货物,机械效率为75%,则货物的重力为270N。
33.(1)420J;(2)6m;(3)480J;(4)87.5%;(5)30N
【详解】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中由3根绳子承担物重,则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2m=6m
(3)拉力做的总功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动滑轮的重力
G动=3F-G物=3×80N-210N=240N-210N=30N
答:(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420J;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
(3)拉力做的总功480J;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5)动滑轮的重力是3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