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几组图片(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能想到哪些关于这个季节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四季之美》。也是关于这四个季节的。课文写了四季的什么呢?
生:美景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呢?
生:4个自然段。
师:每一个自然段刚好对应着每个季节(出示课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每一段的第一句写有
师:这就是中心句,我们一起来把它读一读。(出示课件)
师:黎明、黄昏、早晨、夜晚指的是什么呢?
生:四个时刻
师:对于作者的这几个时刻,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是这几个时刻,为什么不是中午?
师:我们发现这几个时刻挨得很近,作者选取这几个时刻来写,肯定是发现了这几个时刻的独特之美,也说明作者是个很细心细腻善于观察的人。
师:这是怎样的构段方式?
生:什么季节最美的是什么时刻?
师:我们也来模仿作者写一写(出示课件)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从作者独特的视角领略四季之美。
三、研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作者笔下描写的景物,并圈画出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读得差不多了,请你来说说作者眼里的春天黎明最美是什么?
生:东方天空云彩的变化
师:那它是怎么变化的?
生:开始是鱼肚色,然后染上微微的红晕,最后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师:说得很正确,那它的变化快吗?
生:是慢慢变化。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它是慢慢变化的?
生:从“泛、染、飘、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这些词看出来的。
师:你很会抓关键词,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天空的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认为春天还有哪里美?
2.学习第2自然段
师:走过春天的黎明,让我们走进夏天的夜晚,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第2自然段。
师:这一段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看到了明亮的月夜
生:看到了漆黑的暗夜
生:看到了蒙蒙细雨的夜晚
师:这一段写了夏天的三种夜晚,大家看第一种夜晚只用了短短一句话带过,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猜想作者为什么这么简洁的就把这句话带过呢?
生:夏天晚上,明亮的月夜是比较常见的
师:这样常见的月夜在作者眼里美吗?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句话,虽然月夜写得很简洁,但作者用某个词,让月夜的画面送到我们的脑海里。(指导朗读“固然”)
师:我们来看第二种夜,漆黑的夜,比月夜写得更细腻一些,请这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里面也有一个词语,能让这个画面送我们心里(指导朗读“也有”)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三种夜
师:再来看第三种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写得比前面两种还要细腻一些。它写了什么?
生:写了蒙蒙细雨的晚上,有一两只萤火虫亮着光,在朦胧的雨夜中飞行。
师:是的,在蒙蒙细雨的夜晚,这样安静的背景下,朦胧的雨夜中萤火虫闪着亮光飞行,就像打着小灯笼一样,这种动态美,着实令人着迷。
师:请刚才这个同学再读一次,抓住某个词,把画面送到我们心里。
师:接下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夏天的傍晚,皎洁的月光照着大地,树木在月光的照耀下拖出一条长长的影子。漆黑漆黑的暗夜中,乡间树林里好多萤火虫在飞舞,它们的尾巴发出微弱的亮光,点点亮光就像小灯笼一样把这个树林都照亮了。这时,下起了蒙蒙细雨,还有一两只萤火虫躲闪不急,依然在雨中飞行,这情景真是美呀。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美美的再读一读这段话吧!朗读第2自然段。
师:你觉得夏天哪里美?请描述这个场景
3.学习第3自然段
师:我们欣赏了夏天的夜晚,让我们再来欣赏秋天黄昏最美是什么?
生:点点归鸦和成群结队的大雁。
师:你们喜欢乌鸦这个动物吗?
师:我们不但不觉得乌鸦美,而且还觉得有一些讨厌,但是在作者笔下却成为了美的象征,我们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让我们感觉它们像人一样,充满感情,像人一样,十分动人美好。
师:说得非常棒,看来你已经读出作者笔下的情感了。那么除了归鸦匆匆归巢的情景,还讲了什么场景?
生:大雁比翼而飞
师:什么是比翼而飞呢?翅膀挨着翅膀飞
师: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大雁在空中飞翔时有时候排成个“一”字,有时候排成个“人”字,它们成群结队,比翼而飞,这种感情叫人感动。
师:描写归鸦和大雁飞的场景也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呢?
生:动态描写。
师:作者觉得不仅是乌鸦归巢和大雁比翼双飞的场景美,还有什么景物让作者觉得很美。
生:风声、虫鸣
师:是啊,我们不仅感受到归鸦和大雁的动态美,同时也感受到了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师:秋天除了归鸦、大雁、风声、虫鸣美之外,你还觉得什么美?
生:稻田、果园、落叶、秋雨、菊花……
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稻田的动态之美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接下来,我们用相同的方法去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找出作者觉得冬天早晨最美的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铺满白霜”和“熊熊的炭火”的色彩对比中感受到了冬天早晨的舒适。
师:是啊,我们想象冬天寒冷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捧一杯热茶的热茶的感觉,体会到了冬天早晨的惬意。
师:请大家带着这份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5.再读课文
师:同学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清少纳言笔下显得如此动人独特,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把这篇唯美的散文再读一读吧!
四、小节作业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所写的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营造出美的氛围,表达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课后请同学们仿照课文写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几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