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5-14 11:24:03

文档简介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1)?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初中已经介绍了铁的物理性质和基本的化学性质,在专题2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也接触过金属钠的学习具有实验探究的经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Fe2+、Fe3+之间的转化,来提高实验能力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掌握新知识,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Fe3+
(2)使学生掌握Fe2+的性质及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增强其实验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能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且学习如何评价方案。
(3)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Fe3+的鉴别
难点:Fe2+、Fe3+的相互转化
流程图: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
趣味实验
引入课题
?
【趣味实验导入】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遇浓茶水变黑。
图片资料: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补充Fe2+,了解Fe2+在血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
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认识缺铁性贫血,了解Fe2+在血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二
?
Fe2+、Fe3+的相互转化
?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FeSO4与NaOH反应
?
【思考】1、为什么氢氧化钠上部加一层乙酸乙酯,为什么滴管要伸入溶液底部?2、为什么Fe(OH)2颜色会发生变化,罪魁祸首是谁?
请学生写方程式
展示学生的方程式,打分
?
请学生设计一个方案:根据老师提供的试剂,设计将Fe2+氧化为Fe3+的流程图。
请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PPT展示】
方案(1)葡萄糖酸亚铁糖浆+KSCN溶液+氯水
方案(2)高锰酸钾溶液+
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请学生分组做实验
请学生写方程式
【总结】亚铁转化为三价铁常见的氧化剂有哪些?
补血药品想着各种办法与氧气作斗争,目的就是防止被氧化。
?
【问】如果一不小心被氧化了,我们该怎么办,能不能再想办法还原呢?
【演示实验】老师设计演示实验:铜与氯化铁反应
请学生设计方案:根据老师提供的试剂,设计将Fe3+还原为Fe2+的流程图。
请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PPT展示】
方案(1)血红色液体+Vc
方案(2)氯化铁溶液
+KSCN溶液+铁粉
方案(3)氯化铁溶液
+ KI淀粉试纸
请学生分组做实验
请学生写方程式
【总结】三价铁转化为亚铁常见的还原剂有哪些?
?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茶水变黑的原因,以及加Vc为什么能会恢复。
教师总结
学生观察实验
?
?
?
学生思考、回答
?
?
?
?
学生写方程式。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 Fe(OH)3
?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
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原因.
?
学生板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
?
学生总结常见氧化剂
?
?
?
?
?
?
?
?
?
?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
?
?
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
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原因.
?
学生板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Fe3++Fe==3Fe2+ ????
2Fe3+ + Cu = 2Fe2+ + Cu2+
?
?
?
?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
?
?
?
围绕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条件探究这一主线,通过一系列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
环节三
?
应用
【应用】二价铁与三价铁的转化在工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制作印刷电路板
应用二: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处理
应用三:日常生活补铁更方便
应用四:久置硫酸亚铁固体变黄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原因。
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大量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环节四
?
总结
有一位老师将周杰伦的一首歌“青花瓷”改编成化学版青花瓷,这是从歌词中截取出的与铁有关的一部分:“当溶液 呈金黄色 因为铁三价 善变二价亚铁迷人浅绿” ,其实本节课不止二价铁有迷人的颜色,换遇到了很多迷人的颜色,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着也去利用这些颜色写首歌。
学生总结本节课遇到的颜色,尝试串连成歌词。
生动的结尾让学生印象深刻,将所学知识串成歌词是本节课能力的升华。
【教学设计反思】
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是否愿意学习的问题,学习动机就好像是学习的“催化剂”。 本节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使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且动手探究自己设计的实验,真正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实验,解决新问题,将探索引向深入。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增强其实验意识。本节课还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大量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18张PPT。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缺铁性贫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资料卡指甲变形头晕、头痛市售补血剂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注意:高铁血红蛋白无携氧功能!设计意图 :探究亚铁离子的性质?
+ 新制硫酸亚铁NaOH溶液白色↓→灰绿色→红褐色↓活动一设计意图 :如何实现Fe2+到Fe3+的转化?
交流讨论,设计方案(用流程图表示)方案讨论:(1)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活动二(2)高锰酸钾溶液设计意图 :如何进一步实现Fe3+到Fe2+的转化?
方案讨论:(1)血红色液体活动三(2)氯化铁溶液(3)氯化铁溶液覆铜板
交流讨论,设计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制作过程:
 先在塑料板上镀上一层铜,然后在设计好的铜线路上涂上一层石蜡,把板浸到氯化铁溶液中,没有在线路上的铜即没有被石蜡覆盖住的铜就被反应掉。 亚硝酸盐在血液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最后呼吸中枢麻痹窒息死亡。 (1)立即催吐、洗胃和导泻,尽快将肠胃内还没有被吸收的亚硝酸盐排出来。如何急救(2)用特效药亚甲基蓝和维生素C来解毒,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低铁血红蛋白。
?事件追踪:
2012年3月24日下午2时许,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金鹰巷某快餐店发生一起因误用亚硝酸盐的群体性中毒事件 。 “铁酱油”:补血经济实用
铁酱油比不含铁酱油只贵几角或一元多
七岁以下的儿童每天摄入仅15毫升铁强化
酱油,就能获得36%每天所需的铁
铁强化酱油系最佳的大众补血剂
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调味品协会授权使用
的标识
请设计实验验证是否存在Fe3+
设计实验证明Fe2+是否全部氧化为Fe3+
如何保存硫酸亚铁固体
硫酸不愿挥发 粘稠把水吸 木棒被打捞起 脱水使碳化 如传世的化尸水腐蚀千万物 你眼带笑意 色蓝絮 状的沉淀 跃然试管底 晶体胆 矾苛性钠 氢氧再化铜 当溶液 呈金黄色 因为铁三价 善变二价亚铁迷人浅绿 “化学版青花瓷” 谢谢设计意图 :通过FeCl3与铜反应探究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方案:覆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