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期小学五年级语文单元目标练习题
第六单元
一、书写展示。抄写下列句子,要求书写正确、规范,行文整齐、美观。(3分)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
二、词句段运用。(34分)
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5分)
一sōu( )轮船在大海上平稳地hánɡ xínɡ( )。 一只猴子用尾巴钩着桅杆倒挂着,时而龇牙liě zuǐ( )dòu( )男孩,时而xià hu( )男孩。一旁的叔叔非常愤怒,便举枪miáo zhǔn( )猴子,猴子吓得连忙逃走了。
2. 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冀复得免 重复 B.守株待兔 守卫
C.吾盾之坚 坚固 D.依然如故 缘故
(2)下列选项中,“瓒”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玉石 B.大王 C.赞美 D.积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居然)
B.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举荐)
C.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方法)
D.猴子用爪子撕孩子的帽子,好像故意逗孩子生气。(有意)
(4)根据语境,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继续登山也不行,下山也不行,这真让我们 。
(2)他这番外行话把在场的人弄得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
(3)“蜘蛛人”从五十多层高的楼顶上垂下来清洗大楼外墙,我们在楼下看得 。
(4)你既然下定决心要参加比赛,那就不要 ,认真准备才是正事。
A.哭笑不得 进退两难 心惊胆战 畏首畏尾
B.进退两难 哭笑不得 畏首畏尾 心惊胆战
C.哭笑不得 进退两难 畏首畏尾 心惊胆战
D.进退两难 哭笑不得 心惊胆战 畏首畏尾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跳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
B.《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 难一》。
C.《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故事反映了人的思维很重要。
D.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先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
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9分)
风平( )( ) ( )( )欲试 出( )划( )
兴致( )( ) 胸有( )( ) 摩( )( )掌
(1)掰手腕比赛即将开始,好几个同学都 。
(2)当朋友遇到难题时,我会为他 。
(3)上面的词语中,表示很有把握的词语是: 。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注意例句中加点的部分,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体会,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四十分钟——大家觉得时间太短了。因为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照样子,写一写时间过得缓慢的感受)(2分)
5.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3分)
知道张伯伯家有那么多书刊,我高兴急了,从那已后,我经长到张伯伯家看书。我告诉张伯伯:“看了这些书,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他脸上立刻露出满意的神色。两天后,他送给我一本崭新的“小学生百篇作文指导”,说是对我的奖历。
6. 按要求选择填空,完成练习。(8分)
(1)上面的词语中,专用于年轻女子的是: 、 ; 专用于年轻男子的是: ;用于老年人的是: 、 、 。(填序号)
(2)乐乐的哥哥说自己刚到而立之年,也就是说,他今年 岁。
(3)豆豆一家人为奶奶举办了花甲宴,这是庆祝奶奶 岁的生日。
三、阅读与欣赏。(26分)
1. 小古文阅读。(10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填写人物语言,在括号里填写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5分)
楚人:“吾盾之坚, ”( )
楚人:“吾矛之利, ”(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矛,不时用矛在盾前比画着。)
路人:“ ”
楚人“弗能应”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2)揣摩提问者的思维过程:这个人既说他的盾“ ”,又说他的矛“ ”,那么就要求他“ ”,看他怎么回答。(用原文填空)(3分)
(3)生活中,还有类似这样可笑的人和事吗 请举例说一说。(2分)
2. 课内外对比阅读。(16分)
(一)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下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教上了甲板。
(1)选文主要对船长进行了 和 描写,表现了他 的特点。(3分)
(2)结合船长观察到的情况,揣摩他的内心想法,选择填空。(填序号)(4分)
①孩子胆战心惊地站在横木上,下面是硬邦邦的甲板。②孩子站得那么高,摔到甲板上必死无疑。③海面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④水手可以营救,孩子还有一线生机。
(3)选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2分)
A.解释说明 B.语意的转换或转折 C.声音延长 D.表示插说
(二)晏子巧救烛邹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派烛邹看管捉来的鸟。一天,鸟全都飞走了,齐景公大怒,下令要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面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齐景公答应了。
于是,晏于便对烛邹怒目而视,大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看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你的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而杀人,这是你的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你的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于请求齐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齐景公早已听明白了晏子话中的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1)联系上下文,“怒不可遏”指 。(2分)
(2)晏子斥责烛邹的三大罪状分别是什么 他想婉转地表达什么呢 照样子,填一填。(3分)
(3)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晏子: ;齐景公: 。(2分)
四、快乐读书吧。(7分)
1. 选择正确答案。(3分)
(1)《水浒传》中“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中的“浪里白条”指( )。
A.张横 B.张顺 C.解珍 D.解宝
(2)《水浒传》中“神行太保”行程每天可达( )。
A.五百里 B.六百里 C.七百里 D.八百里
(3)《水浒传》中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是( )。
A.晁盖 B.卢俊义 C.公孙胜 D.宋江
2. 根据图片说说下列人物形象是谁,并说说你喜欢的人物和喜欢他的理由。(5分)
( ) ( ) ( ) ( )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你喜欢探险吗 你都和谁一同探险过 请写出你们探险的几个场景,注意把探险的独特感受写具体,写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