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4 14: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
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
理念的初步实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
1、含义: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原意为“再生”,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它发源于意大利,传播和发展于英法等西欧国家。
为什么文艺复兴产生于14世纪的欧洲,又为什么首先发生于意大利呢?
2、原因
一、文艺复兴
材料一: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文化: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2、原因
一、文艺复兴
材料三:中世纪(476年—1453年)基督教神学: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教会极其蔑视人性,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思想:天主教神权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
材料四: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即鼠疫)。 据估计整个欧洲的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死亡。
社会:黑死病爆发,人们对宗教信仰和旧有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
一、文艺复兴
3、实质
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为什么要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方式宣扬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①教会的神权统治势力强大
②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
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禁欲苦行
来世观念
蒙昧主义
倡求及时行乐,反对虚伪腐败的教会
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莎士比亚
4.精神内核
一、文艺复兴
5.代表成就
时间地点 代表人物 成就 思想特色
意大利 14 世 纪 文学三杰
15 世 纪 美术三杰
欧洲 15世纪后期
但丁(跨时代的诗人) 《神曲》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达·芬奇 《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英国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界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①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被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③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
6、影响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卡诺莎之辱”
欧洲中世纪王权
屈从于教权。
(教权强于王权)
二、宗教改革16C
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兜售赎罪券》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因行称义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二、宗教改革16C
1.背景
①经济(根本):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②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③思想: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④导火索: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2、开始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注意:马丁·路德只是主张改革宗教,而不是废除宗教,他仍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因此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罗马教会统治的政治运动。
因信称义
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二、宗教改革
3.主张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特点: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加尔文
他认为一个人能否获救不取决于忏悔、善功和行圣事,完全取决于上帝的预定,世人无法改变神意。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的精神获得事业的成功。
离婚案
《至尊法案》
国王为英国教会首脑
没收教会在英国的土地
实质:权力的再分配
亨利八世
二、宗教改革16C
二、宗教改革
4、影响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亨利被赋予了最高的和最充分的教会管理权。此外,还颁布法案,禁止主教将上任首年的俸禄、什一税上交教廷,查封修道院财产,从经济上割断英国天主教会同罗马教廷之间的联系。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
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只有坚定的信任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任才能让一个人得救。......路德教导他们,每个人只需听从自己的良心,而不必听从任何人;一个人必须作为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 ——恩斯特 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发展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2)推动文化教育事业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4、意义:
1、背景: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3、代表人物及成就:
2、时间: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16—17世纪
①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
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
观察、实验、分析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启蒙意为明亮、照耀、光明。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由欧洲资产阶级展开的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的反封建制度和宗教思想体系的政治和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结束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
材料三: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启蒙运动。
①思想:17、18世纪资本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③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成功范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背景:
四、启蒙运动
2、兴起和发展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3、精神内核:理性主义
4、政治主张:
四、启蒙运动
(相信科学、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天赋人权、平等、
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①霍布斯
b.代表作:《利维坦》
a.国家是通过人们按照社会契约建立的;
b.代表作:《政府论》
②洛克
a.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四、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寄希望于开明君 主,建立君主立宪制
5、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确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社会契约
人民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受特权。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康 德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欧洲其他的启蒙思想家
康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主权在民;自由也要自律。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人非工具”,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
四、启蒙运动
英国亚当·斯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途径之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而这又依赖于资本积累和适当的资本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活动依其天然秩序运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代表人物及主张
四、启蒙运动
“现代经济学之父”

影响
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政治革命: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民族独立: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四、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的复兴
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主义的成熟
──古希腊
人文精神的湮没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神权)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反王权、反教权、反神权)
人文主义的发展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反教权、反神权)
——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