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蛛蛛的情绪变化。
2、梳理情节,能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并感知其结构反复的特点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4、从开店的一波三折,让学生懂得思维方式和处理事物的方式都不能过于简单。
教学重难点
1、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2、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反复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法;讨论、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故事
1、出示蜘蛛图片,孩子们,还认识它吗?蜘蛛要开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吧!
2、小蜘蛛带来了一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它们吗?快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生字宝宝回家啦,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二、理清结构,简单讲述故事
1、了解蜘蛛开店的原因
(1)你知道“蹲、寂寞”的意思吗?
“蹲”是足字旁,它和脚的动作有关系,生边说边做蹲下来的动作。
“寂寞”,联系上下文理解,“孤独”的意思。
(2)读了这句话,我们也知道了蜘蛛开店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它太寂寞,太无聊了。谁能读出它的寂寞和无聊呀?
2、了解蜘蛛开店卖的商品和来的顾客
(1)自由读文,出示自读要求: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蜘蛛开店,它卖了什么?来了哪些顾客?结果怎么样?画出相关词句。
②用上“蜘蛛想卖( ),( )来了。”的句式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2)指名回答。
3、合作贴结构示意图
孩子们真会学习,老师这里有一张结构示意图,你能帮老师贴好这张结构示意图吗?在小组内贴一贴,贴好后,再和小伙伴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吧!
4、展示交流:
⑴我发现有一个小组特别有意思,他们分工合作,一边贴一边讲故事,请这个小组来两个同学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
⑵这两个小朋友表现怎样?小评委们赶紧来评一评吧!
三、感知形象,生动讲述故事
1、过渡:刚才小朋友们用几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那么怎样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趣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细研读吧!
2、蜘蛛三次开店,开的都是编织店,它为什么会选择开编织店?
3、我们做自己最擅长的事,通常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蜘蛛成功了吗?
4、小组讨论:蜘蛛开店为什么会失败呢?
预设一:“卖什么”的想法简单。
①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②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③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相机指导朗读:“就、还是、吧”读得短又轻,“很简单”略加重语气。可以看出蜘蛛做决定时随随便便,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要卖什么。
男女生配合读。
预设二:招牌简单
①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②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③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按“每位顾客”计算,商品变了,价格却没变。不论品种,不计大小,不计长短,不计多少,都只需要付一元钱。
指导朗读:重读“只需”“一元钱”。
师生合作读。
预设三:顾客不简单
蜘蛛简单地决定要卖什么,简单地写好招牌,就等顾客上门了,这些顾客是“简单”的吗?顾客来了!
教师引读:
①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
“顾客来了”轻快,“河马”沉重、失望,
②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
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重读“只见”重点强调“不见”,“他的……一样高”惊讶,”“正笑呢”体现可爱与顽皮。
③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重读“竟是”,强调“四十二只脚”,突出顾客的出人意料。
小结:因为蜘蛛思维简单、处事方式简单才导致了自讨苦吃、事与愿违的后果。
5、引发思考,理解“结构反复”的写法。
孩子们,作者写蜘蛛三次开店,都是先说蜘蛛卖什么,再说顾客是谁,然后说蜘蛛的编织情况和结局。像这样反复出现情节类似,写法相似的结构,就叫反复结构。我们读过的童话中有哪些也有结构反复的特点?
6、讲故事。
⑴根据示意图,同桌一起讲讲这个小故事,注意把故事讲清楚,讲得有趣;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⑵请一生上台表演。
四、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这只小蜘蛛,你想要重新开店,你会怎么做?
预设一:继续开编织店,改招牌,重新定价。
预设二:根据自己的特长,换一种类型的店子。
2、续编故事
①如果蜘蛛继续开编织店,会遇到怎样的顾客,会有什么结果呢?
②如果开别的店,又会遇到哪些有趣的顾客,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五、作业
1、把《蜘蛛开店》生动形象地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续编《蜘蛛开店》,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朋友听。
板书:
蜘蛛开店
卖口罩 河马嘴巴大
卖围巾 长颈鹿脖子长 改变?
卖袜子 蜈蚣四十二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