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第1课 信息技术初探究(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第1课 信息技术初探究(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4-04 15: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第1课 信息技术初探究
备课教师:唐志康 授课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活动1第1课 信息技术初探究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课是三年级信息技术学习的起始课。通过认识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聪明伶俐。但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学习热情较高,却没有信息基础。有少数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所以对认识信息、认识计算机有一定的困难。
设计思路
导入: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接着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是怎样接受和传递? 接下来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3.结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软件、有关信息资料图片、实物等。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初步预习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的兴趣,增强学生上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
课时重点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课时难点
计算机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天都在接收和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遍应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究竟是么是信息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吧! 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谈话。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什么是信息? 通过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一)身边的信息(我们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无形的,它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 讨论交流: 大家从课本、报纸、电视节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二)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1.信息是怎样接受和传递的? 2.想一想: 从早上起床到现在,你接收或传递了哪些信息?请举出几个例子。 、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1.收集信息: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2.存储信息:磁带、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3.传递信息:电视、电话、收音机、手机等。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1.用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图像。 2.用计算机可以处理文字。 3.用计算机可以上网。 4.用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学生先自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信息的概念 列举身边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 学生自学,理解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学生认识并了解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学生自学,理解计算机的应用。 通过学生自学,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自学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课堂练习 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检查。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身边的信息 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 2.你还有哪些困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第7页思考与练习 1——3题。 学生思考并完成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第1课 信息技术初探究 1.身边的信息 2.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4.计算机的应用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