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中考地理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北京市多所中学组织师生观看。如图为“天宫课堂”授课画面及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时,地球运行至( )
A. T1段 B. T2段 C. T3段 D. T4段
2. 本次“天宫课堂”结束后,北京市将迎来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021年3月23日,台湾运输船“长赐”号在驶入苏伊士运河后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船身(30.01°N,32.52°E)卡在河堤之间,导致双向航道堵塞。据此回答3-4题。
3. 苏伊士运河是( )
A.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C.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D. 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4. “长赐”号搁浅点最有可能位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如图示意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 翁丁老寨( )
A. 属于乡村聚落 B. 工业活动发达 C. 建筑高楼林立 D. 道路纵横交错
6. 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 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 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 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读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7-8题。
7. 图中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的共同环境特征是( )
A. 全部位于低纬度 B.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 终年高温炎热 D. 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8. 从黄河流域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其他古老文明区,必须经过( )
A. 马六甲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白令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2022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图示意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读图,完成9-10题。
9. 关于我国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丰富 B. 人均煤炭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 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不用大力保护 D. 天然气资源比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高
10. 能体现“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做法是( )
①退耕还林还草,因时、因地制宜
②提高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
③加强宣传,减少水污染和水浪费
④禁用煤炭,改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暑假期间,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南方某地进行野外实践考查活动,如图为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辨认山体部位名称:A ______、B ______,A和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米。
(2)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______,该河流流经的山体部位是 ______(山脊/山谷)。
(3)兴趣小组想通过漂流来考查河流流速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在①和②两河段中,他们感受到流速较快的河段是 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
(4)漂流结束后,兴趣小组去参观茶园和柑橘园,结合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
(5)兴趣小组参观完茶园和柑橘园,天色将晚,决定野外宿营,甲、乙两地更适合宿营的是 ______,理由是 ______。
12. 如图1为“我国国家级育种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如图2为“甘肃省示意图”。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______ 。
(2)油菜主产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 ______ (地形区),该区位于亚热带,从耕作制度上看,一年 ______ 熟。
(3)三大育种基地中,最易受寒潮影响的是 ______ 育种基地。
(4)甘肃育种基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______ ,甘肃省地处内蒙古高原、 ______ 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西狭长延伸,自然环境十分复杂。
(5)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因位于 ______ 河以西而得名,地形较为平坦;这里以 ______ (气候类型)为主,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其南侧为高大的 ______ 山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成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13. 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秦岭,是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_______(“迎风坡”或“背风坡”)。
(2)图中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_______盆地,其西部的_______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
(3)图中C为_______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_______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4)图中D为_______(城市),别称“羊城”,是广东省行政中心,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模式是_______。
(5)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简述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D
【解析】
1. 【分析】 春分日,时间在 3 月 21 日前后;夏至日,时间在 6 月 22 日前后;秋分日,时间在 9 月 23 日前后;冬至日,时间在 12 月 22 日前后。
【解答】 北京时间 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此时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轨道图上 T 3 段。 故选: C 。
2. 【分析】 一年共分为 24 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差 15 天。
本题主要考查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和节气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结合题意可知, 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结束后,地处北半球的我国北京即将迎来冬至日( 12 月 22 日前后),故 D 正确。 故选: D 。
3~4.【答案】A、B
【解析】
3. 【分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解答】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故选: A 。
4. 【分析】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据题干中信息可得,“长赐”号搁浅点的经纬度是 30.01°N , 32.52°E ,该点位于 30°N 以北, 30°E 以东,该点位于乙点。 故选: B 。
5~6.【答案】A、C
【解析】
5. 【分析】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本题考查乡村聚落的特点,结合生活环境理解答题。
【解答】 读图可知,翁丁老寨属于乡村聚落,房屋低矮,规模较小,道路稀疏,有远山、有森林等。
故选: A 。
6. 【分析】 聚落类型判断主要从规模及产业类型分析。城市一般规模大,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考查了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牢记知识点结合图中民居特点作答。
【解答】 该地地处云南西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北方冷空气不易到达,不易发生寒潮和降雪, AB 错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地板远离地面,利于空气流通,利于防潮散热, C 正确。当地纬度低,光照较充足,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 D 错误。 故选: C 。
7~8.【答案】D、A
【解析】 7. 读图可得,图中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 故选: D 。
8.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读图可知,从黄河流域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其他古老文明区,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才能到达南亚印度河流域、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故选: A 。
9~10.【答案】B、A
【解析】 9.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从图中看出,我国水、林地、耕地、天然气、石油、煤炭等的人均资源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人均煤炭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需要大力保护;我国天然气资源比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故选: B 。
10. 本题考查爱护环境的措施,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能体现“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做法有:退耕还林还草,因时、因地制宜;提高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宣传,减少水污染和水浪费等。禁用煤炭是错误的做法。
故选: A 。
11.【答案】山峰 山脊 268 自西北向东南流 山谷 ① ①河段所在地等高线密集,证明这里坡度较陡,所以河水流速就会较快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乙地 乙地海拔较低,地形比较平坦开阔,方便宿营
【解析】 解:( 1 )依据位置,图中 A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B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 B 地海拔为 500 米, A 地海拔为 768 米, A 和 B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768-500=268 米。
( 2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挡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该题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该河流流经的山体部位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 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①和②两河段中,流速较快的河段是①,原因在于:与②两河段相比,①河段所在地等高线密集,证明这里坡度较陡,所以河水流速就会较快。
( 4 )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当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5 )图中的甲、乙两地,乙地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为平原,该地地形平坦开阔,且靠近水源,更适合小组宿营。甲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宿营。
故答案为:
( 1 )山峰;山脊; 268 ;
( 2 )自西北向东南流;山谷;
( 3 )①;①河段所在地等高线密集,证明这里坡度较陡,所以河水流速就会较快;
( 4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5 )乙地;乙地海拔较低,地形比较平坦开阔,方便宿营。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露营一般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开阔、远离地质和气象等灾害隐患区域。
12.【答案】油菜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两 甘肃 西北地区 青藏 黄 温带大陆性气候 祁连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 1 )图 1 中,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地区的油料物主要是花生。
( 2 )油菜主产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 3 )三大育种基地中,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最西北,最容易受寒潮影响。
( 4 )甘肃育种基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西狭长延伸,自然环境十分复杂。
( 5 )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地形较为平坦;这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其南侧为高大的祁连山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成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故答案为:( 1 )油菜;( 2 )长江中下游平原;两;( 3 )甘肃;( 4 )西北地区;青藏;( 5 )黄;温带大陆性气候;祁连。
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我国不同育种基地的位置及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13.【答案】(1)800mm 迎风坡
(2)四川 成都
(3)云贵 云南
(4)广州 前店后厂
(5)①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 ②河湖众多,灌溉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
【解析】 ( 1 )本题考查秦岭的地理意义及山脉南北侧降水不同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秦岭山脉地理意义及山脉南侧比北侧降水多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秦岭是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 2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主要盆地和平原的名称及位置是解题的关键。读图可知,有“紫色盆地”之称的 B 是四川盆地,其西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
( 3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省份,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云贵高原位置及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解题的关键。读图可知, C 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 4 )本题考查广东省省会城市及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合作模式,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及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合作模式是解题的关键。读图可知, D 为广州市,别称“羊城”,是广东省行政中心,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
( 5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有利自然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河湖众多,灌溉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等有利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三角洲成为闻名的“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