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之《鱼我所欲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孟子二章》之《鱼我所欲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14 21: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 目 语文 年 级 九年级 课 时 1
主备人 单 位
授课教师 单 位
课 题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能力目标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3、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学具准 备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程 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论或修改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学生美读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二、资料助读:《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一书,《汉书 艺文志》著录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节奏 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 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佣?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何加:有什幺益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5、 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6、 再次朗读课文。四、小结: 1、 通假字2、 一词多义3、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背诵课文。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学生交流资料可根据历史进行一些故事讲述,保持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做人的教育。可让学生简要笔记。1.学生讨论、归纳。参考答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丰富的想象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一颗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火热的心。2.学生自主品味、朗读文中感受最深的描写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文的语言尽管有的细腻形象,有的热切感人,但总体上的风格还是朴实的。与作者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的是,文章多采用白描手法,直白的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语言显得朴素、真挚,虽然全篇都是家常话语,但用到本文中,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气力量。1.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2.(1)对生活无比的热爱、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在追求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2)对一切生物的热爱(同情、视为朋友),对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善良,博爱。 (3)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对乡村生活的眷念和羡慕。 (4)对现代文明的批评和反思。 (5)对剥削者的嘲讽,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6)无论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学会满足,时刻谨记忘我就是快乐。3.(1)要正确地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战胜了困难,也就赢得了人生。(2)要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一件事坚持一两天很容易,但天天作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要做到上述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如果我们能办到这些,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与提高。(3)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诵课文文言文的字词自是重点和难点,故分开教学,化整为零。先学生讨论,再抽生回答,集体订正。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美读

板书设计 1、 通假字(1)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2)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2、 一词多义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3、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自主设计
学情反馈 优秀 良好 达标 待达标

教学反思 1.探究阅读时要从学生出发,处处要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出发,先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心中有文章的全貌,再从微观上探究文章,从而努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较准确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2.语文教学要用“情”浸润学生的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不是无情物。读写一篇文章时,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凡是有丰富情感的学生,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都特别强。3.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时间,显得十分重要,好的提问学生乐其问,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