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部编版 历史(八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导入新课
近代中国人救国图存的道路何其漫长。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这些救亡图存都在孙中山的前面,为什么说他是革命先行者呢?
先行者解释和意思---词语
1.先遣者,先驱。
2.前辈;先导者。如: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革命一词的基本解释:
(动)①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社会制度。②根本改革:产业~|技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更接近于改革,或者说是“改良”,不触动旧基础的局部改进。洋务派的局部改进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而维新派的局部改进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无论是学技术还是学制度,都没有撼动到几千年封建王朝的根基。封建王朝这枯树的两颗新芽是存活不了的,所以两次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推翻封建王朝的使命落到了孙中山的身上。
导入新课
先觉者:
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最早意识到革命是唯一的法门。
先动者:
辛亥革命爆发前组建革命团体,建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筹集经费,宣传革命,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先后领导、策划组织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先胜者: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治,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有人作过统计:在他的革命生涯中,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7次到檀香山,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9次到新加坡,4次到马来西亚,2次到泰国,15次到日本。无数城市留下了他的足迹……总计行程达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
导入新课
孙中山先生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板书课题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新课标: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立足时空观念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时空观念、史料
实证)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史料实证)
3.立足唯物史观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4.从家国情怀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
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人(今广东中山市),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卒于1925年,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在日本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后名“中山”。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早年经历
1866年出身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农民家庭。
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
14岁到檀香山就学意奥兰尼书院,后考入当地
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
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
20岁进入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22岁考入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的前身)。
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考试成绩为“最优异”。
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壹
1、孙中山生平
史料实证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1892年从香港的医学院毕业后开始救人。
“医人”到“医国”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材料1:(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1.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有什么改变?
医人 医国
史料实证
材料2:“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3:“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3.材料3与材料1、2相比(孙中山救国方法和目的)有何变化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医国
改革
革命
医人
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史料实证
2.材料2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时间:
地点:
纲领:
宗旨:
意义:
檀香山
1894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成立兴中会
满清统治
史料实证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
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1895——1896年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①时间:
②地点:
③领导人:
④准备工作:
⑤结果:
孙中山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
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
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
立革命据点。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鸦片战争后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在此以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
目标导学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3、广州起义
断发改装 坚定革命信念
筹款、起义、失败、流亡、宣传、再筹款、再起义,在屡败屡战的奋斗中,在5次环行海外各国的宣传中,在无数次的死亡威胁和穷困潦倒中,孙文这个名字随着清政府赏价格的提升而日益为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医国者百挫不折的精神所感动。
史料实证
1.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章炳麟
(1869—1936)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
(1885—1905)
《革命军》
陈天华
(1875—1905)
《猛回头》《警世钟》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史料实证
贰
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源于国民,因于国 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私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是则革命者、除祸害而求幸福者也。
——邹容《革命军》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
或排外,或革命,舍死做去;父而子,子而孙,永远不忘;这目的,总有时,自然达到。
——陈天华《猛回头》
读一读:
共同点: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史料实证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从1894年到1905年,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由于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经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为了集中革命力量,有必要互相联合、共同斗争。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时空观念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孙中山
此话什么意思?
成立统一革命政党的必要性
谁有资格来组织统一的革命政党?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成立同盟会
西医书院毕业
谋求救国大计
上书李鸿章
成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策划惠州起义
《辛丑条约》签订
章、邹、陈著书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历史解释
视频播放:中国同盟会
目的
时间
地点
基础
政治纲领
领导机构
机关报
性质
意义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中国同盟会成立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史料实证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孙中山(二排左起第7人)与同盟会会员合影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市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中国同盟会成立。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3.中国同盟会成立
①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②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③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民报》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与主张保皇、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中国同盟会在总理下设行政部、立法部和司法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成立大会主要内容:
3.中国同盟会成立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史料实证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写的题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孙中山手书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的理论基本来自美国林肯总统的by the people、of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治、民有、民享),但又根据中国的国情有所创新,如民族主义。
3.中国同盟会成立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
孙中山(1866~1925)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民族革命(前提)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4、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史料实证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性质
兴中会 1894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革命主张)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1905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之比较
目标导学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史料实证
板书设计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1、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课后活动
康有为领导的戊成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成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永远闪耀着光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史料实证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二者并无原则上和实质上的区别。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课后活动
1.(2022年湖北宜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是
A.成立强学会 B.成立兴中会 C.创办《青年杂志》 D.创办黄埔军校
2.(2022年四川自贡)某校历史社团组织成员参观“吴玉章故居陈列馆”,该馆由“立志救国救民、投身辛亥革命、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归国抗战等”部分组成。社员能在“投身辛亥革命”部分中看到
A. 拥护维新变法 B. 参加同盟会
C. 加入中国共产党 D. 维护国共合作
B
B
中考链接
3.(2022年四川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
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4.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C
A
中考链接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