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清明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 清明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5 18: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清 明
唐 杜牧
知识拓展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即春分后的第15日。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清 明
清 明
唐 杜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阿房宫赋》《山行》《赤壁》等。
诗人简介

hún
jiè
jiǔ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我会认
屠苏


灵魂
hún
酒家
jiǔ
牧童

兄弟
xiōnɡ
我会读
清明节
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形容多
伤心到了极点
诗意: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是失魂落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雨绵绵不绝的样子。此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欲:快要,想要;断魂:心情低落伤感。
诗人“纷纷”用在这里形容春雨,形象贴切地把春雨那种细、密、轻的特点描写了出来。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句写出了这个节日怎样的情景?
断魂:指心情惆怅。本文指诗人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遥指:指向远方。本文指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牧童:放牛、羊的孩子。
遥指:指向远方。
诗意:他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理解谁“借问酒家何处有”?
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诗写出了这个节日怎样的情景?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人们吊念亲人,伤心欲绝。
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14
清明
自然环境:雨纷纷
行人心境:欲断魂
解决途径:问酒家
询问结果:杏花村
愁闷
振作
层次梳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节雨中问路图,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的愁苦和望见酒家,想借酒消愁而期望振作起来的情感。
诗文主旨
清明节的起源
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是日,斗柄指乙,风满东南,天清地明,吐绿春芳。《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知识拓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活动
扫墓
荡秋千
蹴鞠
踏青
环保
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市容管理有关规定,不在道路两侧和楼道等地焚烧冥纸,不在山林、草场、墓地等烧纸焚香,形成绿色环保祭扫新风尚。
低碳
提倡绿色低碳出行,爱护自然环境,让传统节日回归清净与文明。
环保祭扫
文明祭祀
祭扫是一种形式,是对先辈的怀念和尊重;
文明是一种风尚,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体现。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文明的方式追思先辈、祭奠逝者,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和践行文明祭扫新风尚贡献力量!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