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爱莲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爱莲说》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5 11:28: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感受文言的节奏之美,背诵全文。(重点)
2.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文言经典之作的精致,如句式的整散、句序错落、层次的丰富和文气的缜密等。(难点)
3.感受君子对自我品性操守的坚守,体会洁身自好、崇尚独立的人格。(难点)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活动一:朗读中初步理解文意
1.读文章,看看文章写了点什么。不懂的字词参看注释或查阅字典解决。
朗读活动安排: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è) 噫(yī) 颐(yí)
鲜有闻(xiǎn) 隐逸(yì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部分学生朗读片段或全文,全班齐读课文(读3-4遍)。
2.组织交流:文章写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字词?提醒学生对注释中的一些字词要特别注意。
对文章大意,学生能大致讲清楚即可,不必求全责备;也不强调概括的精练,这篇文章本就简练得很。这个环节的活动重在排除阅读障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可爱者、蕃、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宜乎众矣;三个“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教学过程中适当板书要点)
活动二:研读中辨体,理清主旨
1.文题《爱莲说》中“说”,大家理解吗?
视学情补充资料:①说:作者发表对某个问题的见解。②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即事即理而为之说”。
2.题目是《爱莲说》,作者要阐述的是“爱莲”之道。文中哪句话有高度概括“莲”的整体形象?
预设:“莲,花之君子者也。”(板书)
3.齐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作业单。
(该活动有一定难度,提供作业单时每栏先填上两处,粗体体字处需要学生填写,给学生的讨论再提供一点帮助。
序号 文句 莲的特点 君子的品格
1 出淤泥而不染 不会被污浊的 环境浸染 洁身自好
2 濯清涟而不妖 不会因环境的美好而不自持 洁身自好
3 中通外直 花梗通达笔直 内在通达外在强直
4 不蔓不枝 不旁逸斜出 单纯,独立
5 香远益清 给周围以有意义的影响 有道德感召力
6 亭亭净植 洁净与笔直挺立 洁净,挺拔
7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凛然不可侵犯 独立
初一学生的概括、提炼等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思考可能会囿于表面信息,对文章内涵不能深入理解,而完成这项活动需要较高阶的思维能力,所以,活动推进过程中,学生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应视情况而定,不必苛求。
引导学生概括时需要注意:
(1)作者的视点始终在“莲”上,要主体突出。
(2)第一层不宜概括为“外界环境对莲的影响”,而是“莲”这个主体如何对待不好或好的生长环境。即强调君子对自己道德操守的把持,追求独立的人格。
4、小组合作任务推进:将这七句话分为几个层次,并概括各层的要点。
要点参考:这段文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前两句):写莲如何对待所处的生长环境(淤泥、清涟);第二层(第三到六句):写莲的物理性状(结构、外形、气味);第三层(第七句):
写莲与外界的关系(莲对外界的影响,莲让外界如何对待它)。(教学过程中适当板书要点)
小组在班级交流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中语意的丰富、句式与语意的关联等精妙之处。在朗读、品鉴中引导学生体会文言经典作品的文气。
学习推进问题:在这些语句中,哪一句有综合、统领、概括的作用?
要点参考:
(1)应是末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也可以看成第一段的中心句。
(2)如时间允许,还可以点一下:前两句是对仗,后四句是四言句式,总结句是散句,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之,也为下面的背诵打好基础。(3)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慕君子。
活动三:梳理结构,感受文气的缜密
(顺序与文气、句式与文气、词语与文气)
1.再读课文。如有可能可以请少数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感受文气。作者爱莲,与他不同的有爱菊与爱牡丹,文章前后两段三次都写到这个内容,最后一次的顺序有变化,可否用相同的顺序?可以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
第一段的顺序:①晋—陶渊明—菊;②李唐以来—众人—牡丹;③李唐以来—周敦颐—莲。
第二段第1次的顺序:
①菊一花之隐逸者也;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第 2 次的顺序:①菊一 陶渊明—鲜有闻;②莲一周敦颐一同予者何人;③牡丹—众人—宜乎众矣。
要点提示:
第一段,陈述几种对花的不同喜好是以时间为序的,紧承第一句话“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里说的是,花本身都可爱。第二段,开头一组句子的顺序(即第一次)与第一段顺序一致,好的文章,前后意脉一定紧密相连,不会有跳脱、断裂之感。
第二次的顺序有变化,读者可以从多方面思考。第一,作者将“牡丹之爱”置于文末,作为收束全文的一句,彰显作者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现象的感慨;第二,陶渊明的菊之爱和周敦颐的莲之爱,似乎都鮮有其他人的共鸣,在大类上是相同的,前后放在一起体现出作者理性的思考;第三,陶渊明的菊之爱,是隐逸者出世的态度,周敦颐和同时代的众人都是入世的态度,同时代、同样人世的人生态度,使得周敦颐与众人的对比也就更加鲜明,周敦颐这样的君子如同莲一样,只能采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式的洁身自好的处世态度了。
活动四:回顾与反思
1.反复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个别同学读,个别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全班齐读(齐读放在回顾总结活动之后布置作业前)。
2.回顾这节课的学习。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莲花的特点。
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爱莲的理由。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爱莲说》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课后作业。
必做任务:诵读课文多遍,背诵课文。
选做任务:
(1)课后自读《陋室铭》,比较刘禹锡与周敦顾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哪个对你更有启发?
(2)教参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的分析如下: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语言精练而一气呵成。最后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你认同哪些分析?哪些分析你觉得不够清晰不够全面?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爱菊(鲜)——隐逸者 离世隐居
正衬
爱牡丹(众)——富贵者、追名逐利。
反衬
爱莲(独)——君子 身居浊世 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