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5 12:2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 阿长与《山海经》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
3.了解“阿长”人物形象及童年鲁迅对她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了解“阿长”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是: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一、介绍
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 文学常识
作者
集《朝花夕拾》。本文是回忆性散文。
搁( gē ) 掷( zhì ) 脐( qí ) 憎恶( wù )
菩萨( pú sà ) 竹竿( zhú gān ) 烦琐( su )
土匪( t f i ) 辫子 胸脯(pú) 疮疤( chuāng bā )
诘问( jié) 哀悼( dào) 茉莉( mò li ) 书斋( zhāi )
二、读读 霹雳( pī lì ) 震悚( s ng ) 粗拙( zhuō )
写写生字 守寡( gu ) 夯实基础
词 【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顺顺流流】顺当,现在写作“顺顺溜溜”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孤孀】寡妇
从标题走进鲁迅回忆的世界……
提问:1.阿长是谁?
三、题解 引发思考
2.《山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
3.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
思考: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阿长是怎样的人?童
年鲁迅对她态度如何?
课文第 1 段、2段:阿长名字的由来 ——地位卑微
课文第 3 段: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四、初读 课文第 3—5 段:睡觉摆成一个“大”字——粗鲁愚钝 边读边思
课文 课文第 6—12 段:懂得许多规矩 ——对生活怀有期待、 边读边品
迷信、真诚、善良
课文第 13—17 段:讲“长毛”的故事——无知可笑
课文第 18—29 段:为“我”买来《山海经》——热心、
慈爱
1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她普通得
五、课堂 别人不知道她的名字,粗俗得语言刺耳、动作可鄙,迷信得
小结人物形象
小结 愚妄可笑、麻木不仁,但她又爽朗、热情、易满足,有着淳
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
1.推荐阅读:鲁迅提到阿长的另外两篇文章《二十四孝图》
和《狗 猫 鼠》; 拓展延伸
六、作业
2.预习任务:思考童年鲁迅和成年鲁迅对阿长感情有何不 预习新课
同?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鲁迅对阿长的感情;
2.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教学难点是:读懂鲁迅对阿长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本文写于 1926年(鲁迅先生时年 45 岁),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意为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
一、介绍 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中年回忆自己童年、少年、
知人论世
作品 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文中成年鲁迅和童年鲁迅两种叙述视角、情感,交错转
换。
提问: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
二、温故 检测第一课时的学习
三、细读 思考 1.童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情,主要是厌烦?还是敬爱? 咬文嚼字
课文 明确:从详略安排上,读懂作者的主要情感—— 深入理解
2
童年鲁迅对阿长的主要情感:敬爱
手法:欲扬先抑
思考 2.两次“敬意”是否一样?
明确:
第一次:空前的敬意——短暂的,虚幻的
(伟大的神力: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荒诞调侃)
第二次:新的敬意 ——长久的,深深的
(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竟由一
个似乎最不可能的人做成功了。最热烈真诚)
思考 3.为什么详写正月初一吃福橘?
明确:阿长:祈求幸福,易满足,诚挚的爱
童年鲁迅:不以为然,懵懂不满
成年鲁迅:感激,歉疚,同情
思考 4.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成年鲁迅的抒情?
明确:深含着鲁迅的爱——对母亲或母亲般的保姆、生命养
育者的爱,对社会底层不幸者的爱。
1.鲁迅回忆童年时保姆长妈妈时,思念中饱含对阿长诚挚的
爱的感激,对阿长不幸身世的同情悲悯,也有对儿时自己懵
四、课堂 懂无知的惭怍歉疚。
小结散文情感
小结 2.词语运用的精妙:
大词小用:霹雳、震悚、谋死
两次出现:伟大的神力、敬意
1.推荐阅读《山海经》; 拓展延伸
五、作业
2.预习《老王》。 预习新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