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一定有错误的是( )
A.测重物的重力 B.测矿石的质量
C.测小球直径 D.测液体体积
2.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 在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施加5N的拉力, 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10N B.5N C.2. 5N D.0N
3.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要通过测量才能得到。下列物理量和测量仪器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长度——刻度尺 B.体积——量筒
C.时间——停表 D.质量——弹簧测力计
4.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2的作用,F1、F2均为2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王亚平等三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上工作6个月之久,三位航天员所在太空舱“失重”环境下,进行下列哪项活动可以达到几乎和地面上一样的锻炼效果( )
A.举杠铃 B.做引体向上
C.拉弹簧拉力器 D.跳绳运动
6.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撑杆跳高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题) (7题) (10题)
A.杆被压得越弯,产生的弹力越小 B.杆被压得越弯,杆弹性势能越大
C.杆的弹性势能跟被压弯程度无关 D.杆被压得越弯,运动员的弹性势能越大
7.小华同学用铁架台、弹簧、铁丝、50g的钩码若干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测力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刻度尺上无法标示出0刻度 B.弹簧伸长量的大小不能反映测力计的大小
C.可用不同数量的钩码拉伸弹簧标注刻度 D.若用不同的弹簧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8.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饼干捏变成碎片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
9.下列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上的重力
C.手压桌面,桌面对手有作用力,这力是由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D.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10.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滑块,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滑块的位置。开始时用力推滑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滑块,B是滑块滑到的最右端,AO>OB,滑块从A位置滑到B位置过程中(此题中滑块到达某一位置是指滑块中心到达该位置上方):
①速度最快的位置在AO之间
②弹簧对物体弹力最大的位置在A点
③物体在O点的左侧和右侧运动,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相反
④物体最终可能停在O点的右侧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填空与作图题
1.在物理实验中,我们通常用 测量力,用 测量物理的质量。
2.如图所示,此仪器的名称是 ,它是测量 (选填“重力”、“力”或“质量”)的大小的仪器,它的量程为 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 牛。
(2题) (3题) (4题) (5题)
3.现有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三个完全相同的钩码。三根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支架上,三根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不挂钩码、挂一个钩码、挂两个钩码,钩码自由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4.如图所示,小洋用力拉橡皮筋,将纸团弹出去。其中橡皮筋发生了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这个力使纸团的 发生变化。
5.如图所示,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了“追尾”,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仍撞击了A车。碰撞瞬间,B车撞击A车的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车撞击B车的力,A车驾驶员受到 (填“安全气囊”“安全带”或“汽车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B车对A车的力是由于 (选填“A”或“B”)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6.如图所示,物块正水平向左滑动并压缩弹簧。在O点画出物块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
某学生在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器材和数只钩码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同学作了弹簧受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图像是 .
(4)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厘米
四、综合题
1.(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如图甲、乙两种握持方式中正确的是 ;不正确的握持方式违背了弹簧测力计使用“必须使测力计弹簧的 与所测量的力的方向一致”的规则。测得钩码的重力为 N;
(2)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读得为 mL。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与胡克定律
胡克研制天文仪器时,接触到了弹簧。为了研究弹簧的性能,胡克做了许多实验。他把弹簧的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加重物,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得出如下表格中一部分数据,当他把多次实验数据列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弹簧上所加物体重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这一发现,使胡克十分兴奋。弹簧的这种性质是不是对所有的弹性体都适用呢?胡克知道,必须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推理。他把表的游丝固定在黄铜的轮子上,加上外力使轮子转动,游丝便收缩或放松。改变外力的大小,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也会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外力与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成正比。他又用金属线做实验,发现金属线上受到的外力也是与金属线伸长量成正比的。金属物质有这样的性质,其他物质有没有呢?他找来一根干燥的木杆,将木杆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重物,结果也是一样:所加重量的大小与木杆弯曲程度也成正比。他还用丝、毛发、玻璃、土块等做实验,都发现了相同的规律。从实验中他得出:任何有弹性的物体,弹性力都与它伸长的距离成正比。1678年,胡克写了一篇名为《弹簧》的论文,向人们介绍了他对弹性物体进行实验后的结果,为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为纪念胡克的开创性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便把这个定律叫作胡克定律。人们根据胡克定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弹簧下方所挂钩码质量/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8 9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长度Δl为8cm时,弹簧所受拉力为
N。
(2)小明和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用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反映的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2)题) ((3)题)
(3)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四种液体,用该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如图甲,记录的部分数据在如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可乐 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3.2
①通过分析比较此表,小华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 。
A. B. C. D.
②若已知可乐的密度为1.2g/cm3,小华又利用该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计,该弹簧密度计能测到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 g/cm3,
③小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
。
答案
一、1.B 2.B 3.D 4.B 5.C 6.B 7.C 8.D 9.C 10.D
二、1.弹簧测力计;天平 2.弹簧测力计;力;0-5;3.4
3.在弹性范围内,弹的伸长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关
4.弹性;运动状态 5.等于;汽车头枕;B
6.解:如图所示:
三、(1)弹簧测力计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3)B (4)2
四、1.(1)甲;伸长方向;2.4 (2)34
2.(1)8 (2)在一定限度内,拉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有什么关系
(3)C;3.2;换用质量较小的桶或者换用容积较小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