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埃及北部和东部是地中海和红海,西部是沙漠。两河文明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东部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是波斯湾,西部是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希腊、印度和中国更是如此。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古代文明相对独立发展 B.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C.东西方文明具有同一性 D.区域文明之间相互隔绝
2.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境内有很多医者、工匠、学者、政治家等来自爱琴海的希腊,历代波斯国王也都喜欢用希腊人做事,雕刻艺术、医疗技术、文学形式等大都借鉴希腊和东方,并创造出了新的风格。这说明当时( )
A.波斯的医学落后希腊 B.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
C.波斯人生活形式多样 D.希腊人创造精神最高
3.古希腊人从最早的伊奥尼亚学派开始,就特别注意观察天象、气象和生物世界,并发展起了气象学、动物学等实证科学。与此同时,希腊人也进行热和空气的实验,以及关于斜面、杠杆、滑轮的力学实验等最初的科学实验活动。据此可知,希腊早期科学( )
A.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发展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规律 D.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
4.有学者认为:“罗马的贵族奴隶主阶级,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充足的供给加强了其军事实力,进一步使得古罗马的扩张战争的胜利消息频传。”据此可说明( )
①对外战争使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②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③奴隶制庄园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 ④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约翰·赫斯特在其《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样说到:罗马人比希腊人更骁勇善战,他们用来治理帝国的法律比希腊人高明,对打仗和治国方面都极为有用的工程建筑,水准也在希腊人之上。可是,在其他方面,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这体现出古代罗马文明的特点是( )
A.创造性与继承性 B.多样性与开放性
C.多元性与统一性 D.凝聚性与世俗性
6.有关《荷马史诗》作者的生平虽然没有留下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是十几个希腊城邦却都自称是荷马的故乡,柏拉图也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
A.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 B.伟大作品具有教育的重要功能
C.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 D.史诗首先要求内容的真实准确
7.观察以下两幅地图,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希腊和波斯先后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帝国
B.亚历山大的远征,毁灭了波斯文化
C.商业殖民和扩张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D.波斯帝国延续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8.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公元30-375年)。下图是一枚来自贵霜帝国的钱币。这种铸币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钱币正面人物为国王,左边写的是国王名字、右边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币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这枚钱币从侧面反映了( )
A.古代丝路上的亚欧文化包容与交流 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影响汉朝文化 D.突厥人入侵印度传播伊斯兰教
9.威尔·杜兰特在《东方的遗产》一书中记载了某古代文明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的言论: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关于该文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曾创造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B.反映古代中国人的家庭观和生活理想
C.说明农业社会的家庭观具有某些共性 D.创造了数字1到9,提出按位计值法
10.炽热的阳光抚育埃及大地,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太阳神“拉”被认为是万物的创造者。尼罗河神“奥西里斯”保证了这条河流的定期泛滥,被认为是“仁慈的、生命的给予者”。由此可见,埃及宗教文化( )
A.与生产活动相适应 B.打下了阶级烙印
C.体现了科学的进步 D.与王权崇拜结合
11.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使世界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关于下列图示文明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是历法上的重要成就
B.②地的造纸术等发明通过③地人民传入欧洲
C.③地在8世纪中期建立了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D.④地的腓尼基字母向西演化成阿拉马字母,后形成希腊字母
12.统一前的两河流域,只有各城邦的成文法和习惯法。他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一些城市的成文法或习惯法,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了一部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对这部法典评述正确的是( )
①是法老统治国家的工具②颁布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③宣扬君权神授④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塔庙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如图所示)。它因由多层高台叠加,并在高台上建造神庙,故得名塔庙。它一般由烧制或未烧制的泥砖建成,建造一座塔庙通常需要多达七百万块砖,仅制造砖块这一工作就需要数千劳动力。塔庙反映出古代两河流域( )
A.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B.民居充满地域特色
C.地理环境较为优越 D.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14.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都只是相对有效,这种有效只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所以没有绝对的法律和正义。这一言论( )
A.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B.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
C.有利于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 D.强调应该统一民众的道德标准
15.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由此表明,罗马共和国政体( )
A.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有民主的因素
C.执政官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是事实上的君主制
二、材料分析题
16.史料一 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然地理环境(河流)对两地文明有何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述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在底格里斯河西岸,以亚述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城邦,开始了早期亚述(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的历史。最初,亚述城邦还实行同苏美尔类似的制度,国王掌管宗教和神庙,长老会议权力较大。至阿卡德时期,王权才渐趋强大。到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约公元前1815—公元前1783年在位)时,开始向外扩张。他自称“四方之王”,勒石于大海(地中海)之滨,埃什努那、马里皆表臣服,汉谟拉比在位初年亦向亚述表示归顺,后来才打败沙马什阿达德的儿子。此后,亚述的势力长期局限于两河北部一隅之地,且受到西亚中部胡里特人的国家米坦尼的辖制,(亚述)为其藩属长达百余年。
——摘编自徐继素、陈君慧《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早期亚述时期西亚地区的特征以及早期亚述在政治制度上效仿的对象。
(2)根据材料,指出早期亚述制度上的变化,并说明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们把最大注意力集中到人事以及人伦关系方面,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突出人的道德理性为根本特征,因而可称为道德人本主义。道德人本主义侧重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是以共同的人性和以共同的人伦道德为基础的。中国道德人本主义是以群体为本体的,主张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摘编自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对终极生活方式的向往,以自己的方式来把握存在是一种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方式。法国哲学家哈道特曾说:“在这一时代(指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是一种方式,它必须在每时每刻都要践行,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改造个体的生活。”因而哲学家注重从人的现实生活、从人的存在的困惑出发,追求人生幸福,通过这种生活方式达到对存在的切中而得到心灵的安定和自由。
——摘编自史巍《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儒家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文主义思想相比,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综合材料可以得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相对封闭,人口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相对较少,各文明相对独立发展,A项正确;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说法错误,排除B项;东西方文明具有同一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选;区域文明之间相互隔绝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依据材料,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而波斯历代国王也喜欢用希腊人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说明当时的希腊和波斯人口流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项正确;没有对比无法突出波斯的医学落后希腊、希腊人创造精神最高,排除A、D两项;希腊人到波斯得到波斯人的欢迎,并不能说明波斯人的生活如何,排除C项。故选B项。
3.A
【详解】材料“就特别注意观察天象、气象和生物世界,并发展起了气象学、动物学等实证科学”“希腊人也进行热和空气的实验,以及关于斜面、杠杆、滑轮的力学实验等最初的科学实验活动”体现的是古希腊早期科学发展对理性思维的助推作用,A项正确;古希腊早期科学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古希腊早期科学仍然处于科学发展的萌芽阶段,排除C项;当时早期科学并未突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从掠夺战争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土地,尤其是奴隶。他们组织奴隶制大庄园,生产谷物、经济作物或者经营蓄牧业”可得出,战俘是罗马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对外战争促进了罗马农业发展,②④项正确,D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罗马小农经济逐渐破产的信息,①项错误;罗马存在奴隶制大庄园,但材料无法看出是罗马主要的劳作方式,③项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人比希腊人更骁勇善战,他们用来治理帝国的法律比希腊人高明,……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可知,罗马在治理帝国的法律以及工程建筑上要比希腊人更高明,说明罗马文明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而在其他方面继承了希腊文明,体现了继承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多样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多元性与统一性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凝聚性与世俗性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古罗马文学家维吉尔仿照《荷马史诗》歌颂罗马帝国和屋大维;德意志哲学家尼采以荷马为标志,把古希腊时代分为前荷马时期和后荷马时期。”可见《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文史经典能够产生隽永的影响,并非文化名人成为民族荣誉的代表 ,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到伟大作品的教育功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史诗内容的准确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通过观察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在地中海、黑海地区进行商业殖民和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推动了不同地区的交流,有利于了希腊文化的传播,C项正确;希腊盛行城邦制,其商业殖民不能说明希腊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帝国,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亚历山大远征毁灭了波斯文化,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波斯帝国延续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并且波斯帝国的版图逊于亚历山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这种铸币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左边写的是国王名字、右边铭文的意思是‘大王'或‘诸王之王’,钱币反面为印度教神灵湿婆像”信息可以得出,这枚钱币上浓缩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等多种亚欧文化的交流和包容,呈现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不同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A项正确;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确对印度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仅通过钱币内容无法证实这一点,排除B项;材料主旨探讨的是贵霜帝国的钱币信息,无法体现出“影响汉朝文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随后建立王朝传播伊斯兰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描述的古代埃及人的家庭伦理观,与中国古代宣扬的孝文化有相似之处,说明农业社会的家庭观具有某些共性,C项正确;创造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史诗的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不是古代埃及人,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排除B项;创造了数字1到9,提出按位记值法的古代印度人,并非古代埃及人,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据“促进植物生长”“这条河流的定期泛滥”可知,埃及的宗教崇拜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阶级的影响和科学的进步,排除B、C两项。材料不涉及王权崇拜,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②属于中国文明,③属于阿拉伯文明,中国的造纸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项正确;①属于印度文明,第一部太阳历属于埃及文明,排除A项;阿拉伯人在8世纪中期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排除C项;④属于西亚文明,西亚的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向东形成阿拉马字母,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统一前的两河流域”“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令"可得出,材料所述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该法典颁布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时期,②正确,该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③④正确,D项正确;A项不完整,排除A项;法老是古埃及的统治者,①错误,排除B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塔庙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体现,但其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古代生产能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此种巨型工程,必须具有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D项正确;题干主要反映了塔庙的工程巨大,不能反映交通运输条件,排除A项;塔庙是一种神庙建筑,不能反映居民的居住特色,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塔庙的地理环境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只有在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表明法律和道德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体现了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A项正确;材料未说明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对民众的道德标准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可得知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罗马共和国政权实际上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A项正确;材料表明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罗马共和国政权实际上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绝非民主,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到执政官,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罗马共和国政体权力掌握在个人手中即君主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古代两河流域: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
古埃及:长期统一、政权较为稳固、航行便利、生活较惬意。
(2)特点: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崇拜情结;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详解】(1)影响:根据史料一中“(埃及)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根据“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可知,古埃及长期统一,政权较为稳固;根据“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航行便利、生活较惬意。
(2)特点:根据史料二中“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可知,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根据“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原因:根据“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可知,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可知,城邦崇拜情结;根据“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可知,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17.(1)特征: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城邦之间战争不断发生。对象:苏美尔人的制度。
(2)变化:先是长老会议权力较大,后来王权逐渐强大。规律:文明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并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解析】(1)
特征:根据材料“以亚述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城邦”可分析得出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根据材料“开始向外扩张”可分析得出城邦之间战争不断发生。
对象: 根据材料“亚述城邦还实行同苏美尔类似的制度”可分析得出苏美尔人的制度。
(2)
变化: 根据材料“王掌管宗教和神庙,长老会议权力较大。至阿卡德时期,王权才渐趋强大”可分析得出先是长老会议权力较大,后来王权逐渐强大。
规律: 根据材料“亚述的势力长期局限于两河北部一隅之地,且受到西亚中部胡里特人的国家米坦尼的辖制,(亚述)为其藩属长达百余年”可分析得出文明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并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18.(1)特点: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性;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重视人的群体和睦。
(2)不同之处:追求个体生活的幸福和价值。
原因:古代希腊工商业经济形成了崇尚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详解】(1)特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们把最大注意力集中到人事以及人伦关系方面,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突出人的道德理性为根本特征,因而可称为道德人本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先秦时期儒家人文主义思想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性;据材料“道德人本主义侧重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是以共同的人性和以共同的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可知,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据材料“中国道德人本主义是以群体为本体的,主张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并结合所学可知,重视人的群体和睦。
(2)不同之处:据材料“在这一时代(指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是一种方式,它必须在每时每刻都要践行,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改造个体的生活。”并结合所学可知,追求个体生活的幸福和价值。
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古代希腊工商业经济形成了崇尚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