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精品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精品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6 23:3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物理
考点复习
第5章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课标要求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内容要求】
课标要求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从不同媒体及生活体验中获取并运用有关中国地理的信息资料,描述和说明中国基本的地理面貌,表达热爱祖国的情感;能够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从区域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能够观察、描述、解释家乡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表现出主动学习及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考点1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排水
节省
防寒隔热
采光通风
结构规模
考点1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南方民居
江南水乡:
屋顶坡度大、窗户小,利于排水和避光入户
吊脚楼:
顺山坡而建,就地取材,节省成本
竹楼:
热带地区,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就地取材,节省成本
骑楼:
遮阳避雨
考点1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北方民居
四合院:
坐北朝南,南窗大,利于采光和避冬季风,墙壁厚颜色深,保暖
窑洞: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干燥的气候,冬暖夏凉
考点1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西北民居
蒙古包:
便于拆卸,适应游牧生活
平顶屋:
适应干燥,且墙壁厚,保暖
考点1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青藏民居
碉房:
利用石块,就地取材,墙壁厚,适应寒冷气候
账房:
便于拆卸,适应游牧生活
考点2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服饰的基本功能:
抵御寒暑
减少日晒
遮挡风沙
防止蚊虫
衣服的材料、厚薄
头巾和帽子
头巾,面纱
长裤长裙
考点3
考点梳理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1.自然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种类
南方:以米为原料(米粉、汤圆等)
北方:以面粉为原料(馒头、饺子等)
青藏:以青稞为主
山区:山珍野味
沿海:海鲜
2.自然环境影响饮食习惯
东北:窖藏冬菜和腌制酸菜(冬季寒冷)
湖南:喜食辣椒(潮湿)
山西:喜食醋(水质碱性)
新疆:馕(干燥)
降水多,水田为主
降水少,旱地为主
高寒
考点4
考点梳理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地方文化
历史文物
文化遗迹
古典建筑
文化艺术
风土民俗
工艺特产
风味佳肴
重要的旅游资源
1.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考点4
考点梳理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
2.保护地方文化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
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具体措施:
限流、修缮、防止过度开发,加强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