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成语故事。
2、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难点: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方法
引导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们看,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小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大道理。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板书)、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你们猜猜“亡”和“牢”这两个字它们可能是什么意思?
3、其实,我们可以请不会说话的老师来给我们解释,请同学们查字典。
(课件出示:亡:a死亡 b灭 c失去、丢失
牢:a监禁犯人的地方 b结实、牢固 c养牲畜的地方)
平时,我们学习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认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4、理解了字义,那我们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中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完成准备的两个问题
a养羊人丢了几次羊?
b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用“——”划记。
3、“窿”本身读“long(第二声)”,在这个词语中读作轻声,这个词不但难写,它还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呢。谁来说说它带来了哪些麻烦?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板书:窟窿)
(课件展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4、假如你的羊圈上有个窟窿,你会怎么办?
5、可是这个养羊人呢?街坊劝告,他不听。
6、现在老师就是养羊人,哪位街坊来单独劝劝我。
7、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变现呢?谁来做养羊人?(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
8、同桌分角色朗读。(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9、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哪个句子中读出来的?
10、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学到这儿我们已经把整个故事读懂了,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我们刚才学习的学段,就是——(亡羊)。
四、以读促思,悟意明理
1、指读最后一自然段。
2、是的,养羊人连续丢了两次羊,那么他醒悟了吗?
3、按要求填写课件。
4、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养羊人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5、那么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6、对呀,同学们,其实故事中的“窟窿”就相当于我们的——错误、缺点、不足。(板书:缺点、不足)
7、养羊人赶快补就相当于我们——及时改。(板书:及时改)
8、现在我们通常用“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比喻发现错误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晚。
五、拓展延伸,巩固课文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齐读)。
3、“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原来出自于一个八字成语,后面还有四个字,你们知道吗?(课件:为时不晚)
4、填空巩固课文内容。
一个养羊人的羊圈破了个( ),羊( )了,开始时不听人( ),不肯修( ),结果( )了一只羊。这是他后悔极了,将羊圈修得( ),从此,羊再也没( )过。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人( ),只要( ),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