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讲述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的历程和表现及其重大的世界意义。
1.重点:不同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征和影响
2.难点: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大家思考一下,四大发明对人类世界有何意义?中华文化又有何世界意义?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有何影响?
学习探索
(一)佛教传入
1. 历程
(1)开始传入: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2)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3)完成本土化: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4)由盛转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 影响
(1)积极: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消极: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学东渐有哪几个阶段?各自的背景、表现如何?
学习探索
(二)西学东渐
1. 明末清初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传播内容:
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影响:
①明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 19世纪中后期
(1)背景: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表现:
①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留学教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译书机构: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③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政治学说传播。
(3)影响:
①传播内容变化: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展现在国人面前。
②政治运动开展: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3. 20世纪初
(1)背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2)表现:
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
材料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接受西学“三种层次”的。
提示:历程: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主要吸收西学中的物质层面,进行器物救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主要吸收西学中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进行制度救国;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主要吸收西方精神层次的民主与科学,进行文化救国。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东亚文化圈有何主要内容?对东亚国家和地区有何影响?
学习探索
1.汉字: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2)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制度:
(1)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2)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3)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5.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6.移民:
(1)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2)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材料 唐代,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明清之际,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传教士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分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提示: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
影响: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对西方: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学西传有何表现和影响?
学习探索
(二)中学西传
1. 四大发明外传
(1)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4)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 中国热
(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外传
材料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了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提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封建武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四大发明外传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