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答案
一、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C D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A C D
二、填空题(共58分)
15.(13分)
(
(2分)
)
16.(15分)
(1)(2分)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溶液,若存在,溶液变成血红色
(2)(3分)既能消除反应产生的,同时又能额外提供,实现硫酸亚铁的循环利用
(3)(4分)①用天平称取固体,并置于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用玻璃棒转移至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4分)②97.9% (写出计算过程)
(4)(2分)
18.(15分)
(1)(2分)①正四面体形
(3分)②
(2分)③ 二氧化碳吹出时可增强溶液的酸性,抑制硫化氢的溶解,有利于将硫化氢吹出
(2)(3分)3:1
(3)(3分)2
(4)(3分) pH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大,会生成更多的氢原子,使硝酸根生成的中间产物NH更多的与氢原子反应生成铵根离子,从而减少氮气的生成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K-39 Cr-52
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精彩呈现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
展的目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腔体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为还原性气体
C.计算机芯片、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的化学成分都是高纯硅
D.中科院首次实现了合成淀粉,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
2.二氧化碳可制备乙烯,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的电子式为 D.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l2易液化,可用于制取漂白液
B.铁粉能与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C.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NH4Cl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4.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大小: B.电负性大小:
C.电离能大小: D.酸性强弱:
5.实验室制取NH3并探究其还原性,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 B.用装置乙除去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
6.前四周期元素X、Y、Z、Q、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Y为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在其所在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Q与X同主族,W原子N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余能层全部排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W处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A族
B.元素电负性:X>Y
C.元素Q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
D.元素Y、Z形成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7.关于反应Fe2O3(s) + 3C(s) 2Fe(s) +3CO(g) Δ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
B.增大Fe2O3的量,可提高铁的产率
C.只改变压强,达新平衡后CO浓度保持不变
D.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8.利用电解法将CO2转化为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H+由b极区向a极区迁移
B.电极b上反应为CO2+8HCO3—-8e—=CH4+CO32—+2H2O
C.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解时Na2SO4溶液浓度保持不变
9.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得。下列关于
X和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X分子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布洛芬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X和布洛芬分子中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10.有机物W为合成某神经抑制剂的中间体,下列关于W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8H8O4
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W可与2mol Br2反应
D.可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缩聚反应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方案 结论
A 将灼热的木炭加入到浓硝酸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木炭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
B 用pH计分别测定0.1 mol·L—1NaClO溶液和 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 HClO酸性强于CH3COOH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D 向Na2SO3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12.H2S和CO2反应生成的羰基硫(COS)用于粮食熏蒸,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CO2(g)+H2S(g) COS(g)+H2O(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其△S>0
B.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C.上述反应中消耗1 mol H2S,生成22.4 L水蒸气
D.实际应用中,通过增加H2S的量来提高CO2转化率,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13.工业上可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 25℃时,NH3·H2O的Kb=l.7×10-5, H2SO3的Ka1=1.3×10-2, Ka2=6.2×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氨水中通入SO2恰好生成NH4HSO3:
c(OH—) + c(NH3·H2O) = c(H+)+c(H2SO3) + c( HSO3—)
B.向氨水中通入SO2至pH=7: c( HSO3—)>c (NH)> c(H+)= c(OH—)
C.反应NH3·H2O + H2SO3 =NH+ HSO3—+ H2O平衡常数K=2.21×107
D.NO2被NH4HSO3吸收的离子方程式: 2NO2+4SO32—= N2+ 4SO42—
14.一种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的方法是将CO2催化加氢合成CH3OCH3,其过程中主要
发生如下反应:Ⅰ.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1=-122.5 kJ·mol-1
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2 kJ·mol-1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CO(g)+4H2(g) CH3OCH3(g)+H2O(g) ΔH=-204.9 kJ·mol-1
B.由图可知,210℃时以反应Ⅰ为主,300℃时,以反应Ⅱ为主
C.增大反应体系压强,CH3OCH3选择性增大
D.反应状态达A点时,容器中n(CH3OCH3)为mol
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15.(12分)含铁锌精矿(主要含有ZnS和FeS)焙烧可以得到ZnFe2O4,ZnFe2O4通常作为锌
渣处理,一种回收利用锌渣制取ZnSO4溶液和FeOOH(铁黄)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基态Fe2+的电子排布式为 。
(2)写出由含铁锌精矿焙烧得到ZnFe2O4的化学方程式: 。
(3)锌渣浸出时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ZnFe2O4+8H+=Zn2++2Fe3++4H2O
反应2:ZnS+2H+=Zn2++H2S
反应3:2Fe3++H2S=2Fe2++S↓+2H+
已知Ka1(H2S)=1×10-7 、Ka1(H2S)=7×10-15 、Ksp(ZnS)=2×10-22,则反应2的平衡常数K= 。
② 浸出过程中,溶液中Fe2+、Fe3+、总Fe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上图所示。0~50min时间内,溶液中Fe3+的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4)水热时需控制溶液pH在4~4.5之间,温度为80℃,写出水热反应中Fe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15分)铁黄()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学校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黄
制备研究,具体操作如下: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亚铁溶液、铁黄晶种和过量碎铁皮,控制溶液pH在4~4.5之间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持续通入空气并不断搅拌,在晶种上得到铁黄晶体。
(1)检验反应完成后上层溶液中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反应原理解释加入过量碎铁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样品中铁黄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标准溶液。实验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塞好瓶塞,颠倒摇匀,装瓶贴上标签。
②称取铁黄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
溶液(将还原为)充分反应,再除去过量的。用上述配制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计算该样品中铁黄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铁和氨在时可发生置换反应,一种产物的晶胞结构
如图所示。
该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7.(15分)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1991年,Ashcroft 提出了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技术理论:气体分子吸附至催化剂表面后发生反应。500℃时,反应原理如下。
其中,副反应II、III形成的积碳易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
①在原料气中添加微量O2有利于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其原因是
②在催化剂中添加少量多孔CaO能提高CO2转化率并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其原因是
③主反应过程机理模型如题17图-1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物种)。根据反应机理,生成CO的过程可描述为 。
(2)我国科学家以Si/Bi材料作光电阴极、CO2饱和的0.5mol·L-1的KHCO3溶液作电解液( pH =7.4 ) ,将CO2转化为HCOOH,原理如题17图-2所示。
①根据图示,写出光电阴极电极反应式: 。
②从能源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该方法优点是 。
18.(15分) 工业上常用微生物法、吸收法、电解法、还原法等消除硫、氮等引起的污染。
(1)微生物法脱硫
富含有机物的弱酸性废水在SBR细菌作用下产生、等物质,可将废水中还原为,同时用或将从水中吹出,再用碱液吸收。
①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②与在SBR细菌作用下生成和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将从水中吹出时,用比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法脱硫
烟气中的可以用“亚硫酸铵吸收法”处理,发生的反应为,测得25℃时溶液pH与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b点时溶液,则_______。
(3)电解法脱硫
用NaOH吸收后,所得溶液经电解后可制取溶液,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电解时每有1 mol 生成有_______ mol 透过质子交换膜。
(4)还原法脱氮
用催化剂协同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其催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如图-3所示。
过程中去除率及生成率如图-4所示,为有效降低水体中氮元素的含量,宜调整水体pH为4.2,当时,随pH减小,生成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