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纸的发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6 07: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创、存”等9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录、洲”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提取关键信息,了解各种书写材料的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创、存”等9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录、洲”等字。
教学难点:提取关键信息,了解各种书写材料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引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字词。
(1)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轮流读。
(2)正音:创(chuànɡ)、存 (cún)。
(3)结合语境识记多音字“累、切、鲜”。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填一填。
三、研读课文,感受演变
1.默读课文,自主梳理。课件出示学习单。
2.填写学习单,交流学习单。
3.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4.“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四、总结
1.整体回顾,借助表格,说说汉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
2.引出蔡伦造纸。
3.当堂检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能解释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体会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3.能按活动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能解释蔡伦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按活动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测导入,出示纸发明以前的各种书写材料,认一认,并排序。
2.引出课题,书写课题。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读第4自然段,解决问题。
(1)找出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句子。
(2)回归课文段落,学生自由朗读。
(3)观看视频。
(4)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画出来。(剪碎、切断、浸、捣、捞、晒)
(5)教师剪纸,学生观察。
(6)学生试着用一连串动词写一写剪纸的过程。
三、拓展延伸,感受贡献
1..找出蔡伦纸的优点,读一读,想一想。
2.会合作:小组合作。
先自己默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完成。
(1)提取信息,完成鱼骨图;
(2)说说蔡伦吸收了哪些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