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14 21: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威第十一中学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试卷
(全卷三个大题,含24个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科目:语文 命题人:王恒山 审核人:严有年
一、语文知识与积累(35分,1-7题每题3分,8题每空1分)
⒈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杳无消息(yǎo)????匿名(nì)???畸形(qī)???解剖(pōu)
B、广袤无垠(mào)???嬉戏(xī)???管束(sù)??虐待(nüè)
C、颔首低眉(hàn)???污秽(huì)???迸射(bèng)?诘责(jié)
D、冥思遐想(xiá)???小憩(qì)????姮娥(huán)?滞留(zhì)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 ▲ 的报国志,也有 ▲ 的故乡情;有 ▲ 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提起新片3D数码电影《泰坦尼克号》,人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我心永恒》。
B.面对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没有停止课改前进的步伐,反而继往开来地再次扬帆起程。
C.不法厂家利用腐败动物内脏制造新型地沟油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D.2012年3月1日,营养餐改善计划开始施行,实现了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愿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不仅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乐于帮助其他人,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
B.“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C.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
D.通过音乐名人高晓松案醉驾入刑的宣判执行,使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5. 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或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自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作品通过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 的形象。在写作技巧上,文章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如“大海” 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乌云”、“ 狂风” 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C.“他” 的外貌极其平庸甚至丑陋,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但“他” 具有深邃的内心世界。“他” 就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
D.《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6.生活处处有语文。某同学搜集的语文素材,有一则与括号中注明的地点不相符,其序号是( )
A.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B.双飞燕燕燕双飞,合欢花花花合欢 【婚房】
C.运动奏响生命,锻炼点燃激情 【教室】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8.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4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题不得分)
①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仍有不少科学家甘于清贫,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这种精神,真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 , ”来形容。
②遥望明月,思念亲人,共同祝福,人们不禁会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宣州谢朓楼饯别……》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是: , 。
⑤《终南别业》中引入人的活动,有明显生活气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过零丁洋》中作者以死明志,抒发了甘愿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⑦《与朱元思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0分)
(一)《握住母亲的脚》(15分)
⑴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⑵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⑶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⑷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幺样的滋味。
⑸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⑺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⑻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⑼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⑽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⑾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⒀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⒁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9、第(3)段中“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主考官的用意是什么?青年大学生后来弄明白了吗?(3分)
10、第(4)段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1、“母亲的脚像木棒一样坚硬”说明了什么?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3分)
12、“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13、青年从母亲的脚,感受到母亲无私的爱;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别的方面感受母亲的艰辛,母亲的爱,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不超过60字)(3分)
(二)(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我能解释下面划横线的字词。(4分)
①弗之怠   ②门人弟子填其室     
③援疑质理   ④卒获有所闻
15.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6.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3分)

17.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3分)

18.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3分)

(三)(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2分)
①、才美不外见 ( ) ②、 策之不以其道 ( )
20、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用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分)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2、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作文。(45分)
24.作为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你一定有过痛苦,有过忧伤,有过自卑,有过迷惘、有过困惑……请你先补全下面的文题,然后再写一篇记叙文。可写你的感情历程,可写你的思想飞跃,可写你的青春感悟等等。
题目:走出____________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力求创意。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走出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中期答案
一、语文知识与积累(35分)
1.C 2.B 3.B 4.B 5.C 6.C 7.D 8略
二、阅读(40分)
9、主考官的用意是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
青年大学生后来明白了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10、这句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11、说明母亲过早衰老。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苦。
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母亲为他付出太多,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12、握住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
13、(能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语句通顺,内容充实,可得满分。)
14(1)懈怠(2)他的(3)引 拿(4)最终15略 16 (1)致书之难
(2)从师之苦 (3)求学之艰 17略 18略
19、①、通“现”,表现、显露。 ②、鞭打,鞭策,用鞭子打。
2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共2分,错一字扣0.5分,扣完为止)
2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2、(2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任选其一均可得分)
23、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三作文
24.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