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史料是历史的载体,下列史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多元早期文明 B.东西文化交流 C.西方文明发祥 D.民主法治进步
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3.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一个高度分层的社会出现了。印度社会被分成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盘踞精神领域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伯里克利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这主要是由于他( )
A.扩大公民权利 B.召集公民大会 C.建立津贴制度 D.允许妇女参政
5.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
A.南亚次大陆 B.意大利半岛 C.希腊马其顿 D.阿拉伯半岛
6、 太宗时期确立了三教并行的国策,对佛、儒、道一体扶植;以博大的胸怀去吸收异族外域文化;奉行“夷狄亦人,可使如一家”的开明民族政策;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交往....在此过程中,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此材料可印证唐朝:( )
A.政治清明 B.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 D. 昂扬进取
7、 北宋时期有不杀士大夫的垂训,宋太宗在位时尤为尊崇文士;宋仁宗时期也非常推崇儒学,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这说明当时:( )
A.儒学空前发展 B.武将嚣张跋扈 C.藩镇割据严重 D.推行重文轻武
8、《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十一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据此可知:( )
A.巡检司相对行省较独立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C.巡检司加强了中央与台湾地区的交流 D.巡检司主要职能是税收
9、 邱永志在某著作中这样表述:“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15、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由材料可知作者要强调的是:( )
A.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原因 B.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特点
C.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表现 D.明代通货结构变化的影响
10、清朝时期,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外国商人只准在规定的时间,即每年的5月至10月间来广州进行贸易,期满必须离去。在广州期间他们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设的‘夷馆’内。据此可知: ( )
A.统治者忌惮西方侵略 B.统治者忌惮外国商人
C.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 D.统治者实行有限贸易
11.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2.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3.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 B.北平和谈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 ( )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变法图强
1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2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6、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导致塔尖在大火中坍塌,令世人惋惜。在230年前7月份的那场革命中,巴黎圣母院出曾遭到严重破坏。那年7月发生了( )
A、反法同盟入侵法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C、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砖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18、下表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其结果共同说明了
A.立法是革命的前提 B.武装斗争是唯一的选择
C.正义事业战无不胜 D,欧美巨变是时代的潮流
19、导致图中1760-1825年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殖民扩张的加剧 D、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20、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
A.《马克思主义》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共产党章程》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4分)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变革为前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唯有古希腊文明(以雅典城邦为代表)在经济上进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形成了发达的工商业文明……形成古希腊文明独具工商业特点的重要原因是空间因素,即由古希腊所处的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管建宏《浅议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形成的影响》
材料二: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三: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上,它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门;政治上,它奠定了欧洲特色的封君封臣制度……法兰克王国在西欧历史上不仅是一个枢纽,更是影响欧洲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法兰克王国历史地位评析》
材料四: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 W 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方面归纳“古希腊文明”与亚非文明有何不同?材料一中作者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化”的军事前提。(2分)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兰克王国在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意义。(4分)
(4) 根据材料四,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22、(14分)口号及宣传标语是鲜明的时代印记, 表达了当时国家和民众的诉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根据材料一,任选其中一幅,结合所学指出该口号或标语的出现与哪一事件有关?并简要说明其出现的理由。(4分;事件1分,理由3分)
材料二:
不同时期的口号标语
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④ “家庭联产承包好”
⑤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撸起袖子,加油干”
(2) 据材料及所学,以上口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经历了哪些时期?简述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6分)
(3)请你说说口号与标语承载了哪些历史价值?(4分;每点2分,不同角度)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1860年前后,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却拥有世界40%-60%的现代工业能力,
占有世界商业的1/5和世界1/3以上的商船。先进的蒸汽机技术和机制工具,使英国
拥有决定性的优势。英国凭借蒸汽机推动的炮舰,不仅可以在公海上称霸,也能够沿
印度河、长江等大河道向内地扩张。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1853年,佩里率四艘美国军舰来到日本,以武力叩关,与此同时,幕府竭力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结果被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改革派消灭,明治政府建立后,实行改革,从英、美等国引进机器和技术制造火炮,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投资铁路和矿山,兴办大部分具有军事意义的重工业,随着国力的增强,它对朝鲜和中国东北产生了野心,1894年挑起同中国的战争。
-----摘编自汤金南《日本文化与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并列举一例说明英国使用“先进的蒸汽机技术和机制工具”。(4分)
(2)写出日本“1894年挑起同中国的战争”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治维新的背景。(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19世纪中期英国、日本发展的相似之处。(4分)
答案
1-5ABACC 6-10CDBAC 11-15DADAB 16-20CDDBB
21、(1)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文明是民主政治,古代的亚非文明是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结构方面,古希腊文明是工商业发达,古代的亚非文明是农业文明;空间因素,即希腊所处的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2)古罗马的殖民扩张。
(3)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上,它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门;政治上,它奠定了欧洲特色的封君封臣制度。
(4)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
22、图一
事件:五四运动
理由: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进而爆发五四运动,各界群众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爱国反帝口号。五四运动是地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图二
事件: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
理由:1927年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明确提出没收大中地主和一切所谓公产的祠族庙宇土地,分给佃农或无地农民,拉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随后,中共领导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以燎原之势在各根据地渐次开展。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根据地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根据地的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图三
事件:抗日战争
理由: 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坚决抗战,通过艰苦卓绝的抵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龙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要求:答案需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3.(1)发明家:瓦特。
说明:改进的蒸汽机在工厂中投入使用,推动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或斯蒂芬
森发明的蒸汽机车得到运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
(2)名称: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西方列强的入侵。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建立)
(3)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对外侵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