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礼记》二则《虽有佳肴》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礼记》二则《虽有佳肴》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5 09: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一、资料链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
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
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
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名家名作】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与节奏。
2.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给短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教( )学相长( )
兑( )命
学( )学半
jiào
zhǎng
yuè
xiào
1.字音字形
嘉肴( )
yáo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诵读指导】
读出 、 的情感。
惋惜
遗憾
··
·
语速渐 ,读出一种 感。

沉重
··
··
语调略微上扬,读出一种 感。
振奋
全文中心,读得 。
语重心长
从前代经典中发现上述观点的佐证,读出 的感觉。
欣喜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中心论点:
“教学相长”,
即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论证方法:
运用 论证,以“ ”和“ ”做类比,指出
,引出下文对 关系的论述。
分层:
嘉肴
学习的重要性
类比
至道
教与学
运用 论证,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观点。
道理
首先,以“嘉肴”和“至道”作 ,指出 ;
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 ”和“ ”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 ”的结论;
论证思路:
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印证观点。
类比
知不足
知困
教学相长
学习的重要性
《虽有嘉肴》是《礼记 .学记》中的一段。《学记》主张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阐述“教”
与“学”的辩证关系:
【小结】
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学业方面
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知识
和经验方面的贫乏,进而在“教”与“学”的认知中,不断
提高和完善自己。
三、品读课文,疏通文意
③《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一)翻译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
道自己有困惑。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美;虽然
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
之后才知道自已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已有困惑。知道
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
然后才能勉励自已。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的。《尚书 .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
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参考译文:
(二)根据翻译复述短文,尝试背诵。
四、基础梳理
1.通假字
①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2.一词多义
故曰:教学相长也
温故而知新
学学半
学学半
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故,所以)
(旧的知识)
(“学”同“敩”,教导)
(动词,学习)
(代词,它的)
(副词,表推测,大概、也许)
①不知其旨也
古义: 。 今义: 。
②然后能自反也
古义: 。 今义: 。
③故曰:教学相长也
古义: 。 今义: 。
3.古今异义
味美
意义,目的
反思
翻转,颠倒,与“正”相对
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
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相当
于古汉语中的“教”。
教与学
【课文主旨】
文章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观点,指
出“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即“教学
相长”。
五、拓展延伸
合作交流: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
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
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
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
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
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就是“知困”而
“自强”。
时代发展到今天,“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
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清末、民国时期的
一系列文化运动和改革,使得传统的“礼”文化中落后、
糟粕的内容被淘汰、剔除;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又
为现代的“礼”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今天的
“礼”指的主要是符合社会道德和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
其基本的原则是真诚、简易、克己和适度。
【小结】
六、课后达标
1.背诵《虽有嘉肴》。
2.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课本第121页)
(提倡 、 的学习方法。)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强调学习的 性)
②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强调学习的 性)
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④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
重要
时效
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
(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
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
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