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概况。
1.重点: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2.难点:认识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在一战中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大家思考一下,一战对印度文化有何影响?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又有何关系?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民主意识是如何觉醒的?这些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有何表现?
学习探索
1.欧洲、西亚和北非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1)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
(2)一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2.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①民族自决原则成为理论武器:
一战期间,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②亚洲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五四运动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
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国参加共产党,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③非洲、拉丁美洲争取独立、民主的运动:
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背景
材料 一次战期间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思想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那里的先进分子,开始寻求新的解放道路。一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思考:根据材料,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提示: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探究二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 “我对于这个一错再错,以袒护它的罪恶的政府,断不能再有什么尊敬和爱护?政府一定要有悔过的日子。因此,我起来提倡不合作运动,这运动是那一般要与政府断绝关系的人要实行的。而倘若没有暴动发生,则它将使政府收回它的成命并痛悔它的错误。”
思考:材料中的“我”是谁?如何评价他所领导的这场运动?
提示:甘地。评价:积极: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消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独立运动局限在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探究三 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
(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
(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
(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
(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
(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的原因和标志如何?
学习探索
1.瓦解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
(1)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2.瓦解的标志——20世纪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
(1)日本战败,朝鲜获得独立,中国收复台湾
(2)二战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维护英帝国,但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
(3)二战结束后,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得不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阿尔及利亚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的背景和内容如何?
学习探索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2.内容
①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也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种姓因素仍然影响着印度政治与社会生活。
②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创造现代的东方文化: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作为东亚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③现代埃及文化是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二战后,埃及成立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也广泛使用。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
合作探究
探究四 怎样理解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1)这种文化复兴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国家的独立为前提的。
(2)明显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例如,印度文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
(3)都非常注重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如独立后的印度注重发扬传统文化,崇尚甘地精神,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