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 (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5 11: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英国驻印度总督助手伊斯梅描述:“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据此推论,二战后初期( )
A.印度开始爆发武装反英斗争 B.印度独立发展遭遇严重阻碍
C.印度掀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英国殖民体系面临崩溃趋势
2.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道: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英国“把火扑灭”的做法是( )
A.武力镇压 B.扶植傀儡 C.印巴分治 D.金钱收买
3.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居住的地区犬牙交错……划归巴基斯坦的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工业城市大都划归印度。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工业归印度,而这些工业的原料有不少依赖于巴基斯境内的农业”。由此可见,这个方案( )
A.维持了英国在南亚的持续影响力 B.有利于推动两地经济联系与互补
C.蓄意制造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摩擦 D.力图扶植印度成为重要的工业国
4.1948年,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与印尼双方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保留了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许多特权。这说明( )
A.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 B.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
C.荷兰仍具有印尼实际控制权 D.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
5.1957 年 3 月 6 日午夜,一面黑星三色旗在阿克拉升起,宣告了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从此,“黑暗大陆”沸腾了, 黑非洲觉醒了。该国家是( )
A.埃及 B.阿尔及利亚
C.加纳 D.南非
6.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认识到“阿尔及利亚必须享有自治权”,应该使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解决符合时代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全世界每个民族都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这揭示出当时( )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 B.法国国际影响力的下降
C.亚非拉国家都已赢得独立 D.阿尔及利亚将率先独立
7.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法随即伙同以色列发动入侵战争。在埃及人民英勇顽强抗击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下,英法被迫宣布停火,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 )
A.推动埃及建立君主立宪制 B.宣告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崩溃
C.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表明埃及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独立
8.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A.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新变化 B.是不结盟运动的结果
C.终结了大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 D.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
9.1960年起,法国与十二个原属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签订了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合作”协定,外交上经常互通情况和磋商;法国允诺向缔约对方提供经济援助;应缔约国政府邀请进行军事干预;承诺对组建当地军队、警察提供顾问和装备等。该协定( )
A.延缓了非洲国家独立的进程 B.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
C.顺应了非洲国家的现实需求 D.以新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
10.一战后,泛非主义在非洲流行,泛非主义不仅强调民族解放,而且号召全世界的非洲人后裔为共同的利益而互相支援与合作。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1919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泛非会议,会议要求“让非洲各族人民也实行自决”。1921年的第二次泛非会议提出要求实现非洲人逐步完全自治的口号。这说明泛非主义( )
A.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发展 B.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使非洲国家赢得民族独立 D.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11.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大洲。非洲各殖民地赢得独立时,境内大都存在上百甚至数百个少数民族,如坦桑尼亚有120个民族,尼日利亚有250个民族,甚至国土只有47.5万平方公里的喀麦隆竟也有100多个民族。与这一状况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二战后非洲独立国家数量众多 B.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腹地的探险
C.宗主国任意划定殖民地的边界 D.非洲人民坚持联合反帝的策略
12.1964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构思和实施了普及特惠税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等商品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可以享受免税或者降低关税。这得益于( )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
C.联合国职能的转变 D.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构建
1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从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 )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促进亚非拉独立运动的高涨
C.表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D.直接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4.二战结束后到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是( )
A.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 B.联合国主导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第三世界兴起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D.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增强与经济发展
15.该大事年表反映出二战后( )
1947年 印度独立
1960年 喀麦隆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90年 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国家纳米比亚独立
1999年 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
A.两极格局尖锐对峙 B.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6.20世纪 50年代前,西方七大石油公司几乎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产业。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同其竞争。这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C.亚非拉美经济治理机制的变革 D.第三世界挑战国际经济旧秩序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进程》
材料二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要按照民主的原则解决获得解放的各国人民的迫切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1945年2月美英苏雅尔塔会议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美苏“冷战”加剧,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由于领土纠纷、民族宗教矛盾及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等,这些发展中国家之间时常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他们纷纷投入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宣言》,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挥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摘编自陈新慧《对反战和平运动问题的分析》
(1)指出材料一中“亚洲本身都变了”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处理战后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布劳特认为,西方世界的烟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理大发现后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的残酷殖民掠夺与盘剥,是殖民地人民的累累白骨和美洲等地的贵金属及种植园造就了西方世界的整体崛起。到19世纪末,随着德国、日本等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殖民瓜分的行列,要求分享“阳光下的地盘”。这不仅引发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瓜分狂潮,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殖民体系也孕育了促使其自身最终走向灭亡的种子。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因此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体系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不仅把民族国家体系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且使民族国家体系成为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三类国家体系。
——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经济根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殖民体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根据“1947年3月的印度”“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英国不得不调整殖民政策允许印度独立,英国殖民体系面临崩溃趋势,D项正确;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A项;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的调整,没有涉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印度曾是英国重要殖民地,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二战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维持不下去,有条件的承认印度独立即印巴分治,为以后印巴矛盾买下了隐患,C项正确;战后,面对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英国并没有采取武力镇压、扶植傀儡 、金钱收买的措施,排除AB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巴顿提出印巴分治方案,按照教派划分两国国土,人为制造两国宗教和经济纠纷,蓄意制造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摩擦,C项正确;仅印巴分治方案不能持续维持英国在南亚的影响力,排除A项;蒙巴顿方案意在分而治之,经济利益的不平衡不利于两国经济合作与联系,排除B项;英国推出蒙巴顿方案的本意并非要把印度扶植成为工业国,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协议规定荷兰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仍然保留许多特权,说明印尼的独立革命不彻底,具有妥协性,所以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所以B错误;根据材料“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可知,C项说法错误,所以C错误;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所以D错误。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7 年 3 月 6 日午夜,一面黑星三色旗在阿克拉升起......”可知这个国家是加纳,C项正确;埃及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阿尔及利亚独立是196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南非诞生时间是1994年,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阿尔及利亚必须享有自治权”、“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全世界每个民族都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等信息可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二战后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和非殖民地化,看到了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这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了崩溃,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不能说明法国国际影响力的下降,排除B项;当时不是所有的亚非拉国家都赢得独立,排除C项;阿尔及利亚将不是二战后率先独立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在埃及人民英勇顽强抗击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下,英法被迫宣布停火,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可得出埃及通过不懈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D项正确;埃及建立的不是君主立宪,排除A项;埃及的独立不是非洲全部独立的标志,排除B项;不结盟兴起于196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迅猛发展、独立国家发展到41个之多,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新变化,A项正确;当时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并非不结盟运动的直接结果,排除B项;终结了大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的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帮助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是亚非国家在联合国的斗争而非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法国政府与原来的法属殖民地签订合作协定,实际上是以不同的方式对殖民地进行控制,继续攫取利益,即以新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D项正确;“合作”协定签订有助于非洲国家的独立,排除A项;上述举措与美苏两极格局无关,排除B项;上述部分举措不利于非洲国家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材料“泛非主义不仅强调民族解放,而且号召全世界的非洲人后裔为共同的利益而互相支援与合作......提出要求实现非洲人逐步完全自治的口号。”体现了非洲民族意识发展,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使非洲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国家很多是按照原始的居住部落来划分,但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掠夺黑人,打破了原有的民族界限,任意划定殖民地的边界,造成了一个国家境内大都存在上百甚至数百个少数民族,C项正确;A项是非洲国家独立的情况,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腹地的探险是掠夺材料和贩卖黑人,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在1964年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通过的普及特惠税制度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等商品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可以享受免税或者降低关税”,联合国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关税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维护自身权利,B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其早于题干时间,排除A项;联合国通过一项关于税收的制度,这属于联合国的正常职权,不能体现联合国职能的转变,排除C项;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构建是通过关贸总协定构建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表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C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而非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促进亚非拉独立运动的高涨,B项因果倒置,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并且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意识增强与经济发展,这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D项正确;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联合国主导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第三世界兴起冲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但不是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最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印度独立”“喀麦隆等17个非洲国家独立”“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体现的是二战后的殖民体系崩溃,B项正确;材料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区域集团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1960年,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同其竞争。”可得出第三世界的石油国家组建新的石油组织,挑战旧的西方秩序,D项正确;殖民体系瓦解是在90年代,排除A项;材料与全球化进程加快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机制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含义:亚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具体史实:在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觉醒,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领导人民以民族解放斗争争取国家独立;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
(2)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原因: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的原则;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解析】(1)含义:根据“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可知,“亚洲本身都变了”指亚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具体史实:根据所学,可从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觉醒,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胡志明领导法属印度支那人民以民族解放斗争争取国家独立;甘地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等进行说明。
(2)原则:根据“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得出民族自决原则。原因:根据“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得出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的原则;根据所学,还可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等角度进行总结。
18.【答案】(1)特征:不平等:充满暴力(血腥);矛盾复杂;范围广;殖民方式不断更新;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
(2)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影响: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主权获得独立;增强了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进程。
【解析】(1)特征:根据所学可得出不平等:根据“这不仅引发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非洲和亚洲的瓜分狂潮,也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得出充满暴力(血腥);矛盾复杂;范围广;根据“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得出殖民方式不断更新;根据“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的残酷殖民掠夺与盘剥”得出西方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
(2)原因: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因此逐渐瓦解。”得出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宗主国的力量;根据所学,从民族意识觉醒、独立运动高涨、十月革命影响等方面概括。影响:根据“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体系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不仅把民族国家体系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而且使民族国家体系成为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三类国家体系。”可得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主权获得独立;增强了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