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1分)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壮士十年归。(《木兰诗》)(3分)
(3)《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2分)
(4)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惜别之情的句子是:□□□□□□□,□□□□□□□。(2分)
(5)补充默写韩愈的《晚春》。(4分)
□□□□□□□,□□□□□□□。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但到zēnɡ wù( )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kuì zuò( )。
(3)虽然这些都很wēi bù zú dào( ),但他做得很认真。
(4)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dà tínɡ ɡuǎnɡ zhònɡ( )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今年的年景一般,乡里的麦子亩产量大都徘徊在每亩400公斤。
这首诗歌天真烂漫,饱含真情,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老师建议大家要广读诗书,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这部电影上映后,观众发现其故事内容和人物设置与原著大相径庭,不免大失所望。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去掉“目的”或“为了”)
B. 广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昭示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发展,这不只是激励,更是一种褒奖。(将“激励”与“褒奖”互换)
C.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并不断升温,使得学校的课后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删除“使得”或“随着”)
D.不仅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体育价值观。(把“还”改为“而且”)
5. 班级以“酷读书·勇求索”为主题开展科幻探险单元读书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与同学们一起重温难忘的阅读之旅,并分享你的体会。
(1)以下是学生起草的活动计划的部分内容。你认为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举办《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会、“海洋与未来”征文比赛等活动。
②鲜活的海洋生物,珍贵的人类航海历史资料,一定会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科学知识。
③通过这些活动,希望同学们了解人类航海史,培养探索精神,早日让自己的梦想扬帆起航。
④我们还会走出校园,组织参观海洋公园和中国航海博物馆。
⑤这次主题活动周,我们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各项校内外活动。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②①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①④②③
语段一:此刻,送葬队伍已踏上返回“鹦鹉螺”号的路径,经过林中拱形物,沿着矮树丛和珊瑚丛,一路上坡而行。艇上的灯光终于隐约可见了。我们朝着那亮光处向前走。一小时光景,我们回到了“鹦鹉螺”号上。我一换完衣服,就登上艇顶平台,走到炫灯旁坐了下来,脑子里闪现着一些可怕的念头。尼摩艇长走到我的身旁。我站起身来,对他说道:“这么说,那个人如我所说,昨夜死了?”“是的,阿罗纳克斯先生。”尼摩艇长回答我说。“那他现在是在珊瑚墓园里与他的同伴们长眠在一起了?”“是的,他将被众人遗忘,但我们却不会忘记他!我们挖了坟墓,珊瑚虫将会尽职尽责地把我们那些死去的人永远封闭起来!”艇长突然以颤抖的手掩面,想止住悲声,但却未能如愿,他抽泣着说道:“那离波涛汹涌的海面数百尺的地方,就是我们静谧的墓地!”“艇长,您的那些死去的伙伴至少能够安静地长眠,不会受到鲨鱼的侵扰!”“是的,先生,”尼摩艇长神情严肃地说,“不会受到鲨鱼以及人的侵扰!”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二十四章《珊瑚王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段二:回到大艇上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在马纳尔沙洲的历险经历,从而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尼摩艇长勇气过人,无与伦比;另一个是他虽是一个跑到海底、躲避人类的海洋人,但却具有无私的献身精神。无论这个奇怪的人嘴上怎么说,反正他至今仍然人性未泯。当我把自己的这些想法跟他说了之后,他稍稍有点激动地回答我说:“那个采珠人,教授先生,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一边!”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三章《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尼摩船长“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一边”。请结合语段一、语段二简要说出具体事例以证上述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愿意跟着尼摩船长开启航海旅程吗?请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50字左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 释担而立( ) (2) 但微颔之( ) (3)笑而遣之(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②跣:赤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鲁人身善织履/陈康肃公善射 B.鲁人对曰/对镜贴花黄
C.可引而用之/下车引之 D.其用益广/自以为大有所益
9.用三个“/”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屦 为 履 之 也 而 越 人 跣 行 缟 为 冠 之 也 而 越 人 被 发
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 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10分)
在2022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学校图书馆志愿者的小明,对古籍保护很感兴趣,收集了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与印度、伊朗以史诗传唱、经典传诵为主要传播方式不同,中国人更相信书写下来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文明。中国是最早发明纸张的国家,这就为书写提供了廉价而又实用的书写载体,相比羊皮、简牍、石板、铜器,纸张能够书写更加丰富的内容,承载数量更多的文字。而且中国还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书籍文本利用印刷的手段大量复制出来,使得中国的典籍比世界其他文明的典籍更早地大量复制,并流传广远。此外,中国还是一个喜欢收藏图书的国度,举凡官府、学校、寺庙以及个人,都喜爱收藏,各朝各代都有公私收藏,保存了大量的图书典籍;而这些公私机构还组织抄书、印书,使得中国的古籍既得到保存,又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延至今日,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中国古籍的留存。(整理自荣新江《展望古籍整理研究的明天》)
材料二:保护好古籍,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逐渐扩大,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系统,拓展到文化博物馆等新领域。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系统性进展,一大批“大部头”古籍得到发掘、整理、校勘、刊布,焕发出新的文化光芒。数字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古籍走进人们的生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表示,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针对古籍、壁画等活性文化遗产,积极构建科学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打造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保护古籍,人才是根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为古籍保护事业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让古籍保护更科学、更规范、更可持续发展。(整理自朱羿《加强古籍保护 绵延中华文化》)
材料三:从整个古籍整理与保护来说,我们不但要对重要典籍进行整理、出版,还可以做深度注释、研究,乃至外译。另外,还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古籍中的精华为大众所熟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引发了古籍新热潮,古籍保护及推广实践活动越来越多。许多地方积极组织古籍保护培训班,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主题讲座,举办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等;各大短视频平台也推出大量与古籍相关的视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围绕古籍展开二次创作。古籍经典正引发新的关注,激荡着更多青年的灵感。(整理自《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
材料四:“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在古籍的普查、整理与出版、修复、数字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下表例举部分项目及相关成果。
领域 项目 相关成果
古籍普查 汉文古籍普查 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余万部,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
古籍整理与出版 国家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工程 推进历代海洋文献、石刻文献等的整理与研究,累计出版近200册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出版,共计收录583种珍贵典籍
古籍修复 清宫“天禄琳琅”等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 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70万叶
古籍数字化 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建设 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
11.关于中国古籍大量留存的原因,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中国是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只用书写下来的文本来传播自己的文明。
纸张的发明,为中国人提供了廉价实用的书写载体,有助于书写更多内容。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中国的典籍比世界其他文明的典籍更早地大量复制。
中国人喜欢收藏图书,公私机构组织抄书、印书,使中国古籍得到保存。
12.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古籍保护工作指的是对现存的典籍文献进行发掘、整理、校勘、刊布等。
B.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有270余万部,古籍普查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C.设立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目的是让人们关注古籍修复的技艺。
D.各地开展了丰富的古籍保护与推广实践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古籍的了解。
13.古籍保护利用,需要大家提高认识。请你结合小明搜集的材料二,向同学们阐明古籍保护利用的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老师,我出彩了吗(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环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氲,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4. 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动
“我”从没让李东上台分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赏
15. 品读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从景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写一个读书笔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结合文中的直接描写及具体情节谈谈你对李东这一形象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8.成长路上,我们需要感谢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景……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追求、懂得了坚持,也让我们懂得爱、懂得了美……因而,我们才能在这青葱岁月里走向成熟。
请你以“谢谢你,让我懂得了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30分)
1.(本题12空,满分10分,总分不超过10分。每空1分,多写、错写、漏写,该空不得分。)
(1)独坐幽篁里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每空1分,多写、错写、漏写,该空不得分,共4分)。
(1)憎恶(2)愧怍(3)微不足道(4)大庭广众
3.C(3分)
【C.见异思迁: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不符合老师要求学生“广读诗书”这一初衷;A.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B.烂漫:一是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的样子;二是语言或行动坦率自然,一点儿也不做作。D大相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4.D(3分)
【D.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应把“不仅”放在“直接关系到”的前面。故选D】
5.(10分)
(1)此题考査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阅读几个句子可知,"这次主题活动周,我们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各项校内外活动”为总起句,所以⑤应该放在最前面;③为举办各种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应该放在最后;①为校内的活动,从“我们还会走出校园”中的“还”字可知,④应该放在①的后面;“鲜活的海洋生物,珍贵的人类航海历史资料,一定会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科学知识"紧承“参观海洋公园和中国航海博物馆”,②放在④的后面;正确的语序应为⑤①④②③。
故选D。(3分)
(2)艇长为一名因伤而死的艇员举行海底葬礼;艇长将一小袋珍珠送给采珠人。(4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通过语段二中“是的,他将被众人遗忘,但我们却不会忘记他!我们挖了坟墓,珊瑚虫将会尽职尽责地把我们那些死去的人永远封闭起来!”“‘是的,先生,’尼摩艇长神情严肃地说,‘不会受到鲨鱼以及人的侵扰!’”的内容可概括为:艇长为一名因伤而死的艇员举行海底葬礼;
通过语段三中“那个采珠人,教授先生,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一边!”的内容可概括为:艇长将一小袋珍珠送给采珠人。)
(3)愿意。因为尼摩艇长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同情贫苦人民和受压迫人民,愿意帮助他们。(3分)
(本题考查探究拓展能力。愿意或者不愿意都可以,观点和理由表达流畅,言之成理,能结合名著内容均可给分)
二、阅读(40分)
(一)(7分)
6.(3分)(1)放下 (2)点头 (3)打发
(不按教材所给的注释进行答题,不给分)
(4分)(1)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而自夸。(2分)
(注意“擅射”“自矜”等关键词)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2分)
(二)(8分)
8.A(3分)
【解析】A.擅长/擅长;B.回答/对着;C.引导/拉;D.更加/好处
9.(3分)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句内断3处,多于三处不给分;少断却断句正确按正确断句数量给分)
10.(2分)本题答案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示例一: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
示例二: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编织帽子,于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光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贫穷呢?”。
(三)(10分)
11.A(3分)
(A.有误,结合原文“中国人更相信书写下来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文明”可知“只用书写下来的文本来传播自己的文明”理解有误。)
12.C(3分)
(C.有误,结合原文内容可知,设立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目的是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
13.(4分)保护好古籍,能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2分)
(结合“保护好古籍,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得:保护好古籍,能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15分)
14.(4分)(1)李东给我送糖(2)李东给“我”倒水润喉(3)忧心(4)惭愧
(每个空1分,意思对即可)
15.(2分)答案一: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难以平静的心情。暗示我对李东态度的转变,为下文李东关心我这一情节作了铺垫;
答案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晚风吹拂下椰树舒展的情态,衬托“我”难平的心绪。
16.(4分)(1)李东是一个调皮、学习不大认真的学生。(1分)
(2)从李东给“我”送泡泡糖,希望能吸收肺里的灰尘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学生。
(3)从“李东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渴望被认可,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4)从李东假意上厕所却给我端来热水润喉,并恭敬地递上水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东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好学生。
(除第一点必答外,第二至四点能够回答出其中两点及可给满分)
17.(5分)示例1:不能换。(1)“老师,我出彩了吗”用疑问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 “老师,我出彩了吗”是李东对自己多次关心老师行为,渴望得到认可而怯生生的追问,暗含着文章的主要写作事件。(3)这一疑问言下之意是“你出彩了”,是“我”对李东多次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行为高度认可,又有力揭示文章的中心,要看到每个孩子都有其出彩的一方面。从这个角度上说,不能换。
示例二:能换。(1)“一片孤独的叶子”喻李东在班级的状况,极少受到师生的关注,生动形象。(2)“孤独”的背后是李东多次关心他人,尊重师长的行为,暗示着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一面,都应得到合理的关注和认可,发人深省,暗示着文章的主旨。
(其他能结合文本相关情节及主题等进行表述,可酌情给分)
三、作文(50分)
作文等级 评 分 标 准
一类卷(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 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 分 1. 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2. 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扣1~3分。4. 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5. 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扣1~3分。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你”第二人称代词,根据材料“成长路上,我们需要感谢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景”的提示,可知本题的“你”,可以是人,如妈妈、老师、同学、偶遇的陌生人等;可以是事,如期中考试的失利、困难时遇到别人的帮助、参加运动会等,可以是景,如黄山、溱湖湿地、黄河等,可以是物,如书、钢琴、笔、宠物等。“谢谢”感谢的表示。“让我懂得了”就是让我知道(意义、做法等)了,蕴含着遇到“你”之前,“我”不知道。这里的“我”应是现实中的自己,既不是虚拟的我,也不是未来的自己,更不是他人。补题,根据材料“他们让我懂得了追求、懂得了坚持,也让我们懂得爱、懂得了美……”提示,应填“追求、坚持、爱、美、诚信……”等,表示自己越来越成熟的字眼。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易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对“你”进行定位,明确选材的方向,如班主任老师、医护人员、外卖小哥等;然后完成补题,如坚强、助人为乐、诚信等,明确立意的方向。行文时,围绕选定的“你”和补题词语叙写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你”的故事是写作重点,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自己的收获和感谢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