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文(五)预习检测卷-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蝉”的部首是( )
A.虫 B.单 C.口
2.课文《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讲述的是怎样的画面( )
A.雷雨前 B.雷雨中 C.雷雨后
3.课文《太空生活趣事多》没有从哪个方面描写航天员的生活()
A.运动 B.睡觉 C.走路
4.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后两句写的是哪种花?( )
A.菊花 B.菜花 C.荷花
5.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
在宇宙飞船里( )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 )
A.。 。 B.。 ? C., 。 D., ?
6.唐朝诗人杜甫的佳作《绝句》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7.关于“迎”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迎”的读音是“yín”。
B.“迎”的最后一笔是“竖”。
C.“迎”不能多写一点。
D.“迎”可以组词为“迎杏”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zhǐ shí zhēn bānɡ zhù lǐnɡ dǎo yǒnɡ yuǎn
( ) ( ) ( ) ( ) ( )
tè bié pènɡ dào jī xuě chá bēi xǐ zǎo
( ) ( ) ( ) ( ) ( )
shī qù yù tǒng rónɡ yì yù shì léi yǔ
( ) ( ) ( ) ( ) ( )
9.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阳光 ( )的乌云 ( )的空气
一( )彩虹 一( )石头 一( )蜘蛛
10.仿写词语。
(1)黑沉沉(ABB式)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越来越亮(ABAC式)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一动不动(一……不……式)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写出你见过的雨,如暴雨: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1)( )一粒粟,( )。( )无闲田,( )尤饿死。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窗含( ) ,门泊( ) 。
(3)毕竟( ),( )。接天( ) 碧,映日( ) 。
(4)《雷雨》按照( )、( )、( )来写的。满天的( ),黑沉沉地( )下来。树上的叶子( ),蝉一声也不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 ),雷声越来越( )。……雨停了。( )出来了。一条彩虹( )在天空。蝉叫了。( )又( )在网上。池塘里水( )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5)( )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 ),( )的时候它在南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 )。
三、语言表达
12.写出与文章开头照应的结尾。
秋天到了,云淡风轻,秋高气爽。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忽然,金灿灿的树叶随风飘舞,它们是那么美丽、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我忽然想:秋天到了,为什么树叶会变黄?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会照样子用上加点词写句子。
(1)雨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旗渐渐地升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
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 )。
接天( )无穷碧,
映日( )别样红。
14.把诗句补充完整。
15.这是一首描写______(季节)的诗,我是从诗中的_____、____等词看出来的。
1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7.根据提示,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垂 ②压
18.“哗哗哗”是表示下雨的拟声词,类似的词语还有 _______。
19.1﹣3自然段描写的是 _____的景色,4﹣6自然段描写的是 _____的景色。
①雷雨前
②雷雨中
③雷雨后
20.雷雨前,作者写出了哪些自然景象?找一找,用“ ”画出来。
我能阅读短文做题。
湖中的鳄(è)鱼想吃掉湖边树上的小狒(fèi)狒,便假意提出要和他交朋友,狒狒也很愿意。过了几天,鳄鱼邀请狒狒到湖心岛去玩。他让狒狒坐在自己的背上,然后向湖心岛游去。游出一段后,鳄鱼说:“亲爱的朋友,医生说我有严重的胃病,只有吃了狒狒的肝才能治好。”小狒狒吃了一惊,知道鳄鱼要害自己。他深思了一下说:“你怎么不早说呢?我的肝还挂在树上呢,你快把我驮(tuó)回岸上去取吧。”鳄鱼信以为真,又掉头游回岸边。狒狒一上岸,急忙爬上树,再也不下来了,鳄鱼气得张口结舌。
2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假装( ) 目瞪口呆( )
22.短文讲的是________的鳄鱼想吃_________的狒狒,假装背他到________去玩。(填地点)
23.我觉得短文中的狒狒既________又_________。
2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遇到危险时: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5.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她发现了什么,又会想些什么呢?想好之后用通顺连贯的语言写一段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偏旁部首。
“蝉”的部首是“虫”,共有 14 画,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横、竖、横、点、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
2.A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意思:压,给人充满力量的感觉。乌云压下来,形容乌云的黑沉。感觉到乌云(又厚又重,来势凶猛)。 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3.A
【详解】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判断。
《太空生活趣事多》通过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四种生活情景——睡觉、活动、喝水、洗澡来说明人在太空中,由于失重(物体失去了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列和我们在地面上不一样的地方。文章中心课文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生活中的种种趣事,激起我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兴趣。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古诗大意,通过分析诗句得出答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诗大意:六月里西湖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通过分析古诗可知,古诗的后两句描写的是明丽、娇艳的荷花。故答案选C。
5.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宇宙飞船里”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意思表达完整,句子之间用逗号,“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用句号。即: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
6.A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读懂古诗大意,通过分析古诗内容来得出答案。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大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通过古诗大意可知,古诗中描写的“柳树”“黄鹂”“西岭雪山”这些具有早春代表性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柳树生长,黄鹂生机勃勃,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的早春图。
故答案应选A。
7.C
【解析】略
8. 手指 时针 帮助 领导 永远 特别 碰到 积雪 茶杯 洗澡 失去 浴桶 容易 浴室 雷雨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帮助”“碰到”“洗澡”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 灿烂 黑压压 清爽宜人 道 堆 只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及词语搭配的能力。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如:温暖的阳光、黑沉沉的乌云。清新的空气。
后面的名词,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如:一道彩虹、一块石头、一只蜘蛛。
10. 白花花 金灿灿 绿油油 越来越响 越来越胖 越来越好 一声不响 一言不发 一成不变 毛毛雨 阵雨 雷雨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1)ABB式的词语有:亮闪闪、水汪汪、气冲冲、静悄悄
(2)ABAC式的词语有:越来越美、越来越重、越来越亮
(3)一……不……式的词语有:一毛不拔、一丝不苟、一成不变
(4)有关雨的词语:骤雨、雷阵雨、细雨
11. 春种 秋收万颗子 四海 农夫 上青天 西岭千秋雪 东吴万里船 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莲叶无穷 荷花别样红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乌云 压 一动不动 垂 亮 响 太阳 挂 蜘蛛 坐 满 太阳 指点方向 中午 北方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
(1)本句出自唐代李绅《悯农》,全诗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本句出自唐代杜甫《绝句》,全诗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本句出自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本题出自课文《雷雨》,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原句是: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5)本句出自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分别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原句是: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12.小朋友们,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事情,那你们的大脑里面是不是也有很多小问号呢?为了寻找到答案,请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话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是结合题中的开头来写一段与其照应的结尾。首尾呼应就是开头和结尾互相接应,开头写的秋天来了,一切都是那么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在结尾时也要与其照应,来写出秋天的美丽,抒发对秋天的喜爱,只要合理即可。
如:啊!秋天,你好像那支神笔,在大地上描绘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迎着秋风,欣赏这迷人的秋色,真令人流连忘返。
13. 我们越细心,犯的错误就越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火渐渐地熄灭了。 你考了满分 千万别骄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用加点词造句。
(1)仿照例句用“越……越……”写并列关系的句子,如:温度越来越低。
(2)用“渐渐地”造句。如:雨渐渐地变小了。
(3)要是…… 可: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如:你要是做不到,可不要随便答应别人啊。
14.四时同 莲叶 荷花 15. 夏季 莲叶 荷花 16. 宋 杨万里 对西湖六月美好风光的赞美
【解析】14.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
根据积累完成。全诗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是:六月里西湖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15.本题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
结合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映日荷花别样红”可知,这是一首描写夏季的诗歌,从“六月”“荷花别样红”等词看出来。
16.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课内的学习可知,此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17.压 垂 18.唰唰唰、咚咚咚 19. ① ② 20.乌云、树叶、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句中的对象是“乌云”,“压”,给人充满力量的感觉,形容乌云的黑沉。故第一空填“压”;
垂:挂下,悬挂。句中指蜘蛛从网上落下来,故第二空填“垂”。
18.本题考查拟声词。
拟声词指模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如:嘀嘀嘀,喳喳喳,啾啾啾。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1﹣3自然段是从乌云、大风、闪电等方面写了雷雨前的景象,故选①;4﹣6自然段中“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可知是雷雨中的景象,故选②。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3自然段中“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写了乌云、树叶、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这些自然景象来表现雷雨前的情景。
21. 假意 张口结舌 22. 湖中 湖边树上 湖心岛 23. 聪明 可爱 24.要积极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惊慌害怕
【解析】略
25.晴空万里的一天,小红出去玩儿,她趴在草坪上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看见草地里有两只小蚂蚁在吃力地搬运食物。于是她就在想,食物那么大两只小蚂蚁怎么能搬运的动呢?她就仔细的观察着,其中有一只蚂蚁在搬,一只蚂蚁在后面使劲地推着,不一会就把食物搬运到了洞口。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