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庄子》二则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1
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
新课导入
毕业季,我们常用“鹏程万里”来祝福别人。“鹏”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奇伟的意象。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也有词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这些诗词中的“鹏”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北冥有鱼》,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3.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
4.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了解《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微妙元通真君”。
作品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这一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北冥( ) 迁徙( ) 正色邪( )
鲲( ) 齐谐( ) 抟扶摇( )
míng
kūn
tuán
xǐ
yé
xié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北冥有鱼
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xié)》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xǐ)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
本文想象奇特,境界宏大,要用一种舒缓、高昂的语调来读,多处需拖音和重读。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要读得有力,“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要读得深情款款。重点语句朗读节奏划分示例:“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朗读指导
疏通文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
同“溟”,海。
大鱼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疏通文意。
传说中的大鸟名。
表顺承。
表修饰。
悬挂。
疏通文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海水运动。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击水,拍打水面。
盘旋飞翔。
旋风。
气息,这里指风。
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迁移。
离开
凭借
疏通文意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这样。
表示选择。
代大鹏。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湛蓝。
真正的颜色。
尽头。
气息。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有关鹏的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
//
卓异不凡之外形
同风而起之气势(活动)
高空鸟瞰之景象
//
精读细研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
夸张
想象
“几千里”极言鹏的背大得惊人,与上文的“鲲之大”相照应;“若垂天之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鹏的翅膀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鹏的形体之大。作者用想象、夸张的笔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鲲的自由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把读者带入一种雄奇深邃、好似绝对逍遥的境界。
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恢宏气势。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4.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击
抟
三千里
传神、生动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形
极写激起波涛之大,突出其力气之大
九万里
极写大鹏飞行高度之高
以奇特的夸张描述了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时击水而行、乘风而上的壮观景象
精读细研
依靠气息。
作用:①以它们都需要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
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③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3.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用夸张的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合作探究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恃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合作探究
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3.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文言知识积累
北冥有鱼
同“溟”,海。
1.通假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古义:这。
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判断动词。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一种动物的名称。
怒而飞
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愤怒。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积累
为
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叫作)
(成为)
其
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代词,它的)
(代词,它)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3.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积累
3.一词多义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息
气息
气息,这里指风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
介词,用
介词,凭借
①鹏之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结构助词,的
文言知识积累
4.词类活用
(1)方位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方位名词
向上
奇怪
怪异的事物
文言知识积累
5.文言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文言知识积累
(1)鹏程万里
(2)扶摇直上
:形容前程远大。
: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文言知识积累
7、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省略主语“鹏”)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省略主语“鹏”)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文章主旨
《北冥有鱼》一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拓展延伸
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 齐物论》)
【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那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那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因彼而存在。
2.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大戴礼记 曾子制言上》)
【译文】富有而不义不如贫穷而有美誉,活着而有耻辱不如死亡而有荣耀。
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译文】名誉和节操比泰山还要重,私利和物欲比鸿毛还要轻。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色的词。
①北冥有鱼 ( )
②怒而飞( )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④亦若是则已矣( )
2、填空:
《北冥有鱼》中描写鹏鸟迁徙南海时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 。
“冥”同“溟”,海。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盘旋飞翔
这样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课堂检测
3、下列加色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一怒而诸侯惧
B.志怪者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
C.南冥者,天池也 后遂无问津者
D.鹏之背 是鱼之乐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振奋,这里是用力鼓起翅膀/生气;B.记载/志向;C.助词,判断句的标志/……的人;D.两个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故选D。
D
课堂检测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的形象。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使用了两个极度夸大的数字,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
C.鲲鹏不同于野马尘埃,它强大兽飞,无需外力,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
D.作者想象雄奇,“不知其几千里也”反复出现,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
【解析】C.从“去以六月患者也”可知,大鹏鸟从北海到南海要凭借六月的大风。它同野马尘埃一样,都是“有所侍”,所以选项“无需外力”的表述不正确;故选C。
C
课堂检测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解析】试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是指“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不是指航海运输。据此,答案为D。
D
课堂检测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只鹏鸟,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着六月的大风。
板书设计
北
冥
有
鱼
鲲鹏卓异不凡之外形
大鹏同风而起之气势
大鹏高空鸟瞰之景象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21课《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3.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
4.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了解《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
【学习准备】
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 时期 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主张“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 》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52篇,现在仅存 篇,分为 、 、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以及艺术魅力。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 。
给下列字注音。
冥( ) 鲲( ) 徙( ) 抟( )
解释加点词语: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去以六月息者也
(5)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精读细研】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4.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学习准备】
战国 哲学 无为而治 庄子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3 内篇 外篇 杂篇 扶摇直上 鹏程万里
冥(míng) 鲲(kūn) 徙(xǐ) 抟(tuán)
3.(1)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志怪者也 志:记载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4)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5)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
4.(1)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精读细研】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明确】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 夸张 想象
“几千里”极言鹏的背大得惊人,与上文的“鲲之大”相照应;“若垂天之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鹏的翅膀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鹏的形体之大。作者用想象、夸张的笔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鲲的自由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把读者带入一种雄奇深邃、好似绝对逍遥的境界。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恢宏气势。
4.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明确】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依靠气息。
作用:①以它们都需要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
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③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用夸张的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恃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庄子》二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3.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
4.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了解《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3.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了解《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毕业季,我们常用“鹏程万里”来祝福别人。“鹏”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奇伟的意象。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也有词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这些诗词中的“鹏”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北冥有鱼》,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微妙元通真君”。
2.作品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北冥(míng) 迁徙(xǐ) 正色邪(yé) 鲲(kūn) 齐谐(xié) 抟扶摇(tuán)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三、课文释义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1)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 就是南方的大海。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悬挂。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
徙:迁移。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3)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⑨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4)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⑩水击:击水,拍打水面。⑾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⑿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5)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⒀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⒁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⒂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气息,这里指风。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6)天之苍苍,其(15)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17)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8)。
(15)其,表选择 ⒃极:尽。(17)其,代大鹏 (18)已矣,罢了。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二)齐读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有关鹏的什么内容?
精读细研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明确】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 夸张 想象
“几千里”极言鹏的背大得惊人,与上文的“鲲之大”相照应;“若垂天之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鹏的翅膀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鹏的形体之大。作者用想象、夸张的笔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鲲的自由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把读者带入一种雄奇深邃、好似绝对逍遥的境界。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恢宏气势。
4.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明确】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依靠气息。
作用:①以它们都需要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
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③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六、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用夸张的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恃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七、文言知识积累
1、出自本文的成语
(1)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2)扶摇直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3、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 , 今义: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 今义: 。
(3)天池也
古义: ,今义: 。
(4)野马也
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1)方位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5、一词多义
①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②为 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③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其 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
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⑤而 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八、文章主旨
《北冥有鱼》一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九、课堂小结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雾气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即万物有所待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十、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的红色词语。(4分)
(1)怒而飞 ( )
(2)志怪者也 (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金陵人,客此。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衾拥覆
D.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 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译文: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十一、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