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混合运算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混合运算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16: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混合运算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84-49)÷7和84-49÷7的计算结果( )。
A.都是5 B.都是77 C.第一个是5,第二个是77
2.以下( )算式计算的是27加45的和除以9 。
A.(27+45)×9 B.27+45÷9 C.(27+45)÷9
3.与42-25+14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42+25-14 B.42-(25+14) C.42+14-25
4.5+3×6与(5+3)×6的结果( )。
A.相等 B.不相等 C.不确定
5.在一条长100米的跑道两侧,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 )面彩旗。
A.42 B.20 C.21
6.根据,列出综合算式是( )。
A. B. C.
二、填空题
7.晶晶在计算□时,先算了减法,后算了乘法,得到的结果是240。正确的结果是( )。
8.一本故事书共240页,小刚已经看了3天了,还剩48页没有看,小刚平均每天看( )页。
9.王明比爷爷小55岁,爷爷今年的岁数正好是王明的6倍。爷爷今年( )岁,王明今年( )岁。
10.(50-▲)×5=45,▲=( );63÷□+47=54,□=( )。
11.已知25×5=125,75+125=200,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12.小马虎在计算+95÷5时,先算了加法,后算了除法,得到的结果是2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13.一只蜗牛第一次向前爬了30厘米,第二次和第一次爬的同样多,两次一共爬了( )厘米,它再爬( )厘米就是1米了。
14.三(1)班的同学收集易拉罐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现在男生收集了75个,女生收集了105个,易拉罐每3个1元,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 )元。
三、判断题
15.100-75+25=0。( )
16.150×3×0>150+30+0。( )
17.18×(3+8)=18×3+8( )
18.“59×9”的结果与“60×9-9”的结果相同。( )
19.算式420÷(6÷2)和420÷6÷2结果相等. (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64×10= 500×6= 54÷2= 130-50= 6×5+4=
78÷3= 36×0= 90+40= 3×19= 18-8÷2=
21.脱式计算。
78+244+4 321-279+9 308-(98+122)
(854+142)+6 175+(25-18) (643-528)÷5
五、解答题
22.一桶油连桶重92千克,用去一半后还剩52千克,桶和油分别重多少千克?
23.某学校校庆活动,准备在每间教室放盆花。如果每间教室放4盆,可以放36间教室。如果每间教室放6盆,可以放几间教室?
24.李阿姨去文体商店给孩子买学习用品。
(1)买1个算盘和5把剪刀一共要多少元?
(2)买了4把剪刀付了60元,应找回多少元?
25.动物园的一头大象两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6天吃108千克食物,一头大象平均每天比一只熊猫平均每天多吃多少千克食物?
26.“三八节”当天,鲜花店一共卖出58枝百合,卖出康乃馨的枝数比百合的5倍多13枝,卖出康乃馨多少枝?
参考答案:
1.C
【分析】第一题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第二题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计算的结果不同。
【详解】(84-49)÷7
=35÷7
=5
84-49÷7
=84-7
=77
故答案为:C。
【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C
【分析】27加45的和除以9,则算式应先求出27与45的和,再求出这个和与9的商。即先算加法,再算除法,由此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加法要添上小括号。
【详解】用27与45的和作为被除数,除数是9,算式是(27+45)÷9。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类似问题时,先明确算式的运算顺序,再列出算式。还要看是否需要添上小括号。
3.C
【分析】先把题中算式的结果计算出来,然后把每个选项中的结果计算出来,只需要与题中算式的结果一样即可。
【详解】42-25+14=31,
A.42+25-14=53;
B.42-(25+14)=3;
C.42+14-25=31。
故答案为:C
4.B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详解】5+3×6
=5+18
=23
(5+3)×6
=8×6
=48
两个算式的结果不相等,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跑道一侧的间隔数是:100÷5=20(个),一侧插彩旗的面数是:20+1=21面,两侧就是:21×2=42面,据此解答。
【详解】(100÷5+1)×2
=21×2
=42(面)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的综合应用,关键是求出一侧的间隔数,知识点是:间隔数=总长度÷间距;彩旗面数=间隔数+1。
6.B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7+16的和,再用它们的和乘以2,由此解答。
【详解】,列出综合算式是;
故答案为:B
【点睛】写综合算式时,关键是找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合理利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
7.40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100-□)×3=240,那么100-□=80,据此可求出□=20,代入100-□×3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晶晶在计算100 □×3时,先算了减法,后算了乘法,得到的结果是240。正确的结果是40。
【点睛】整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8.64
【分析】故事书总共的页数减去剩下没有看的页数等于已经看了的页数,再除以看的天数即可解答。
【详解】(240-48)÷3
=192÷3
=64(页)
【点睛】先求出小刚3天看了的页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9. 66 11
【分析】爷爷今年的岁数是王明的6倍,则王明今年的岁数比爷爷小王明的5倍。王明比爷爷小55岁,则王明今年岁数的5倍是55岁,王明今年是55÷5岁。再用王明的岁数乘6,即可求出爷爷今年的岁数。
【详解】55÷(6-1)
=55÷5
=11(岁)
11×6=66(岁)
则爷爷今年66岁,王明今年11岁。
【点睛】本题考查差倍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
10. 41 9
【分析】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除数=被除数÷商,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0-▲)×5=45
50-▲=45÷5
50-▲=9
▲=50-9
▲=41
63÷□+47=54
63÷□=54-47
63÷□=7
□=63÷7
□=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1.75+25×5=200
【分析】把第2个算式中的125用第1个算式替代即可解答。
【详解】75+25×5
=75+125
=200
【点睛】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12.4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马虎计算的是(+95)÷5=25,然后根据除法和加法各部分间关系进行计算求出,再计算算式+95÷5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95)÷5=25
+95=25×5
+95=125
=125-95
=30
30+95÷5
=30+19
=49
【点睛】先逆向推算计算出的值,然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13. 60 40
【详解】【分析】一只蜗牛第一次向前爬30厘米,第二次和第一次爬的同样多,那么第二次也是爬了30厘米,把这两次爬的合起来,求出两次共爬的,即30+30=60厘米;把1米化成100厘米,减去共爬的60厘米即可。
【解答】解:30+30=6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60=40(厘米)
答:它两次共爬60厘米,再爬40厘米就是1米了。
故答案为:60;40。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的运用。
14.60
【分析】根据题意,男生收集的加上女生收集的,就是总个数,即75+105=180个,又易拉罐每3个可以卖1元,那么180里面有几个3,就能卖多少个1元,即180÷3,由此解答。
【详解】(75+105)÷3
=180÷3
=60(元)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收集的总个数,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15.×
【详解】略
16.×
【分析】根据整数计算法则,先分别计算出结果再比较,据此判断。
【详解】150×3×0=0
150+30+0
=180+0
=180
0<180
即150×3×0<150+30+0,
所以原式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17.×
【解析】略
18.√
【详解】60个9减去1个9即为59个9。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解析】略
20.640;3000;27;80;34
26;0;130;57;14
【详解】略
21.326;51;88;
1002;182;23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数。
(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3)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4)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5)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6)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详解】78+244+4
=322+4
=326
321-279+9
=42+9
=51
308-(98+122)
=308-220
=88
(854+142)+6
=996+6
=1002
175+(25-18)
=175+7
=182
(643-528)÷5
=115÷5
=23
22.桶:12千克,油:80千克
【分析】用92减去52,求出一半油的质量;用一半油的质量乘2,求出油的总质量;用92减去油的总质量,求出桶的质量。
【详解】92-52=40(千克)
40×2=80(千克)
92-80=12(千克)
答:桶重12千克,油重80千克。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23.24间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花,再除以6,即是可以放多少间教室,据此解答。
【详解】4×36÷6
=144÷6
=24(间)
答:可以放24间教室。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93元
(2)8元
【分析】(1)用一把剪刀的价钱乘5,求出5把剪刀的价钱。再加上1个算盘的价钱,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2)用一把剪刀的价钱乘4,求出4把剪刀的价钱。再用付的钱数减去4把剪刀的价钱,求出应找回的钱数。
【详解】(1)13×5+28
=65+28
=93(元)
答:一共要93元。
(2)60-13×4
=60-52
=8(元)
答:应找回8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25.207千克
【分析】用450除以2,求出一头大象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食物;用108除以6,求出一只熊猫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食物;用一头大象平均每天吃的食物质量减去一只熊猫平均每天吃的食物质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225-18
=207(千克)
答:一头大象平均每天比一只熊猫平均每天多吃207千克食物。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一头大象平均每天吃的食物质量、一只熊猫平均每天吃的食物质量,再进一步解答。
26.303枝
【分析】用58乘5,求出百合的5倍是多少,再加上13,求出卖出康乃馨多少枝。
【详解】58×5+13
=290+13
=303(枝)
答:卖出康乃馨303枝。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