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理解15个词语,认识多音字。
3、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4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破题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谈谈对红军的认识,领会红军品质。
2、揭示课题,读题,解题
3、据题质疑:(主要问题有)
⑴谁在什么时候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⑵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⑶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⑷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3)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课文脉络,分段
(3)交流分段结果
(4)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并再次质疑,根据情况解答。
三、学习第一段:
1、自学课文,回答: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2、交流
3、概括段意
4、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尝试自己解决另两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段
1、① 师引读:儿童团员们始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虽然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
② 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春意盎然”、“心急如焚”,体会环境烘托的作用领会对比写法
③ 感情朗读本节
2、出示问题: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3、小组合作,初步研读课文4-6节后交流: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
4、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再次研读课文4-6节
5、再次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
(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
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
④感情朗读
(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读
6、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读第7节第1句后,回答
②根据自己喜欢,选择其中一点,或此外的困难,展开想象写话
③交流
7、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
8、理解妇女部长何连芝说的话的意思
(1)谈谈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2)课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没有更深的意义吗?
9、朗读课文,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
三、拓展作业
再现儿童团员们与红军战士重逢的情况
1、自由组合,讨论儿童团员是怎样与红军重逢的,重逢时大家的表现,以及问长问短说些什么等
2、编写剧本
3、确定演员,编导短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单元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1、自学提示,回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步骤
2、回答本课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借助课后第三题,自己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4、交流
5、师小结
三、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展示同学们的表演
五、拓展课外阅读
2 飞夺泸定桥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谈话法。
(二)学生学法
自读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l.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难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题目中“飞夺”含义。
(三)疑点
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四)解决办法
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飞夺”的含义,然后结合重点字词,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分别理解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还可结合看录像,体会任务的艰巨,在全文学完后,再归纳写作方法。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首先介绍时代背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然后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条理,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归纳小结,共同探究,交流汇报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最后回到整体,提炼写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动手搜集资料,课上通过初读了解故事梗概,精读时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达到理解深入,表达清楚,课后交流感受,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板书课题)
(二)结合课文前的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2.细读课文,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回答自学中的两个问题。
(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l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四)质疑问题
1.再读课文,记录下不懂的内容。
2.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
第二课时
(一)交待本节课学习目标
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上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
(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
1.自读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两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3.交流讨论结果:
(1)交流题目中“飞”、“夺”的含义。
(教师要注意引导,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即为“攻大险”。教师板书:抢时间、攻无险。)
(2)交流“飞夺”泸定桥的原因。
①学生先结合第1自然段和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来谈。
(重点抓两方面:一、泸定桥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二、结合石达开的事例,理解我军如果不及时夺桥也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②结合第2.3自然段谈抢时间的原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时间紧、路程长这两点,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4.交流“我军究竟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
(l)结合第4、5自然段,谈谈我军究竟是怎么“抢时间”的。
(主要概括出:不顾吃饭、冒雨前进、点火赛跑。)
(2)可追问,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
(可重点抓“抛”字体会我军行军之快,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提示学生把红军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和敌人作战的精神表现出来。)
(4)结合第6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可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入手,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谈夺桥的艰难,重点抓“红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涛声震耳欲聋”、“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词。)
(5)结合第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
(可先看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语言文字谈感受,体会红军奋不顾身的精神。)
(6)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理清课文条理,进行小练笔
1.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师小结: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
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小事。
(四)指导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全班同学自由选择最易写清的字,练写两遍。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设计
3 了不起的女孩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李欢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拼搏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感受李欢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拼搏精神。
学法指导
初步学会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小黑板、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目标: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
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看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
(3)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指正。
二、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分段?
2、讨论。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质疑。
2、讨论:“绝症”什么意思?联系课文下面的哪两句话理解?
3、理解“他们是来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的”这句话的意思。
----让全世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地,都能得到成长。表达了活动发起者唤起人们关心孩子,特别是哪些残废的、身患绝症的孩子的愿望。
4、“意蕴深刻”什么意思?
指名读第二节,思考:这件作品蕴含着什么意思?
4、概括段落大意。
四、作业指导:
1、书写:亨瘫彰
2、组词:亨( ) 瘫( ) 彰( )
享( ) 摊( ) 章( )
第二教时
目标: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感受李欢战胜病疾和学习上的困难的拼搏精神。
过程:
一、朗读1、2两节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思考:为什么说李欢是了不起的女孩?
2、讨论并板书:
与病魔作斗争
(1)顽强的毅力 完成作业困难,从不要求照顾
长期住院,坚持学习
(2)热爱和平的诚心
3、李欢为什么会有如此非凡的表现?
4、自由读第四节,思考上面问题。
5、“铁着心”是什么意思?妈妈的用心何在?
6、“苛刻”什么意思?“殊荣”呢?
7、从第9节中,你读懂了什么?(李欢平时练习剪纸)
8、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老亨利为什么命令在儿童村升起中国国旗?
2、指名读,质疑。
3、
4、讨论:(1)李欢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练就一套出神入化的剪纸技艺。(2)李欢有一颗热爱和平的诚心。
5、如果你是李欢,看到国旗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儿童村升起,心里会怎样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部分作业。
第三教时
目标:概括段落大意,借助课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质疑。
二、讨论学生的问题。
三、概括段落大意。
四、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不同于第1、2篇记事的课文,记事的课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清楚,而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人的,因此,在给课题添加内容时,要按怎样的思路想:谁是“了不起的女孩”?
她怎样了不起?她在什么事情中得到谁的表彰?
2、讨论:
李欢是西安一所小学的学生。她身患绝症,但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成了一个三好学生。1992年5月应邀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临行前李欢用无力的小手,剪了一份精致的礼物送给活动发起者亨利。亨利命令在儿童村升起中国国旗,以表彰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李欢。
五、完成作业本上其余作业。
军礼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学习陈司令员严格要求家人,以身作则遵守一切制度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进而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军礼”
2.设疑问:谁给谁敬军礼?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详细复述(2)简要复述
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出示提示:
课文记叙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人物有()、()和();主要人物是()。
(2)填表
出现人物 发生的事情
“她” 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
哨兵 拦住“她”,要“她”下车,走进大门。
陈司令员 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组讨论:事情是怎样叙述的?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并概括意思。
第一段(1~9):“她”无视进司令部大门要下车的制度,对哨兵傲慢无礼。当哨兵锁了“她”的车时,“她”认为当司令员的爸爸能帮“她”,于是打了电话。
第二段(10~11):陈司令员来了,径自走向哨兵,并庄重地行了个军礼,哨兵向司令员回了个军礼。
第三段(12~13):“她”呆呆地望着两代军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四)检查预习情况
1.默写词语
不屑 迅速 贴画 挺胸 撑伞
沸腾 魁梧 瞟一眼 胸脯
2.练习
(1)填空
( )若无人不动( )色热血( )( ) 脚步(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军人( )的身材( )的目光
( )的脸( )的军礼( )地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故事的意思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赏析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语: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心理的。
(二)听录音读课文,并连线。
出示投影:
哨兵 傲慢无礼
“她”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陈司令员 尽职尽责
(三)自学课文
1.教师提要求:
(1)边默读边画出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语言用直线表示,动作用曲线表示,神态用括号表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猜猜他(她)当时的心理
(1)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我”是司令员的女儿,你一个小小的哨兵管得了“我”!)
(2)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我”爸爸来了,看他怎么教训你,哼!)
(3)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这名小同志,对工作真是尽职尽责,都是“我”女儿不守规矩,应该代女儿道歉。)
(4)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司令员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我敬礼,这太令“我”感动了!“我”由衷地敬佩您!)
说明:猜想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做统一答案。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教师指导
3.深读课文
(1)体会带点字的妙用,出示句子:
①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②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
“瞥”和“瞟”这两个字,都有“看”的意思,把他们分别都换成“看”好不好?说明原因。
(当然不好。因为“瞥”和“瞟”虽然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程度不同。“瞥”是很快地看一下,说明她不把哨兵看在眼里。“瞟”是斜着眼睛看,更说明她很神气,看不起哨兵。这两个字用得很妙,都能明显地体现出她的傲慢无礼。所以不好。)
(2)指导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①两代军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了,说明了什么?
②她明白了什么?
4.回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和同学表演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二)用“缓缓”、“紧紧”造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巩固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读全文
2.理解题目的意思:军礼
(1)你印象中的军礼是什么样的?
(2)本篇课文是讲的谁先给谁敬礼?9司令员给哨兵敬礼。)
(3)这是一次普通的军礼吗?他们之间互敬军礼都包含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司令员向哨兵敬礼:包含了对哨兵行为的肯定与支持,也包含了代女儿向哨兵致歉。)
(哨兵给司令员回了个军礼:包含了哨兵对司令员的敬佩之情。)
3.你觉得陈司令员和哨兵身上各自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
(1)分组讨论、交流
(2)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哨兵:对工作尽职尽责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1.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诵,并阐明喜欢的理由。
(三)练习造句
1.缓缓:下雾了,车辆都放慢了脚步,缓缓地向前行驶。
2.紧紧:过马路时,妈妈紧紧地拉住我的手,怕我出危险。
(四)布置作业
用四种对话形式围绕“在公园里“写一段话。
四.小结全文:
本文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心理,同时也赞扬了陈司令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6 军礼
她 傲慢无礼
哨兵 尽职尽责
陈司令员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习课文,特别是审题,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范围、内容,指导学习“参考片段”学生选材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明确作文要求进行选材作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
二、 审题
1、 黑板出示:《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记一件难忘的事》
2、 审题:
共同点:所记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
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
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不同点:《记一件难忘的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必须是自己做到
三、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 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 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 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四、 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
1、 齐读习作要求
审清题意,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 学习“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
(1)、默读思考: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
(2)、交流:
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语言、动作
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
还有同学的反映
(3)、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 学生口叙作文
老师作指点,哪些地方要补充内容,把经过写具体
课后小结:亲身经历的事都能写,但要做到有意义,就有一定的困难,重点应放在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上。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选择部分作文做评讲指点,然后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作文,修改
教学过程:
一、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并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是
二、 选取典型问题低额作文1---2篇
让学生自诉,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评议重点:
最能表达习作意图的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写具体?该怎么改?
三、 选择较好的作文1—2篇交流
四、 对照习作要求和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课后小结:评价有一定的难处,不知道该怎么说,平时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练习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词语,能读拼写汉字,解释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音字定音,给多义字定意
3、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教学过程:
一、 读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1、 指导书写
春意盎然 跋山涉水 震耳欲聋 心急如焚
奋不顾身 身患绝症 迫不及待 赞叹不已
2、 说说词义
3、 齐读
二、 多音字,据词定音
假jiaˇ(假货) 干gan (饼干)
jia (假期) gan (干活)凡表事物的主体,能干或做的意思
调tiao (调皮) 散san (散会)表动作
diao (调查)表调动分派音调等意 san (松散)表名物状
三、 一词多意
1、 出示多意词概念:一词或一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2、 指名读“身”的五种解释,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四、 比较句子异同,能按样子写句子
1、 出示例句,指名读思考:两句话有何不同
用比喻句更形象、具体、生动
2、 指导朗读:用上比喻可适当地读快一点、重一些
3、 尝试练习第一句,独立完成2、3句
五、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1—4题
课后小结:习作中的一字多意是比较简单的,可多几个字的练习,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比喻句要写得恰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一段话中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能修改病句
2、复习巩固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在一段话中,能正确使用关联词
1、 关联词的意义及常见的类型
表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表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表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表条件关系:只要……就……如果……就……
只有……才……无论……都……
2、 自由读这段话,思考:
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一共几句话?
每句话中前后之间的关系怎样?
3、 交流,选择
4、 朗读指导
二、 修改句子
1、 复习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符号方法
病句类型 修改方法 修改符号
句意不完整 补 └│┘
意思重复 删
意思前后矛盾 删 改
词序颠倒 换
2、 修改病句
三、 阅读短文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独立完成问后练习
四、 课堂练习
完成作业本5—7题
课后小结:关联词运用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只有……才……,只要……就……
修改符号需要好好强调
4 数鸡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能力: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情感: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题,齐读。
2、 同学们,看了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 你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放声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 读后交流。
说说自己已经发现了什么?
3、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同学听。
4、说说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 浏览课文,结合我们刚才的讨论,请你给课文分段。
2、 同桌交流。说说分段理由。
3、 集体交流。并说说各段的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第一段,看看从第一段中你能有什么发现?
2、 划出自己有所发现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 读后交流:
重点理解:
“瞧,满桌的菜,竟是个蛋的天下:青椒炒鸡蛋,油煎荷包蛋,还有蛋面、蛋糕、蛋汤……”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读好这句话,读出菜多,蛋多。
五、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一、二两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过渡:
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研读第二段
1、 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同学读一段,其它同学认真听。争取把这一段的内容都听懂了,待会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看谁能一口答出。你在听的时候,也可以猜猜老师可能会问什么?
2、 抽生读这一段。
3、 提问:
你知道“我”在外婆家一共数了几次鸡?
4、 生自己站起来回答,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5、 统一意见,明确理由。
“……一有空就去数鸡。”看出“我”数了很多次鸡。
6、再看看课文具体写了几次,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数?
(1) 自由读。
(2) 交流。
7、再找找,“我”还用了哪些方法数鸡?
8、“我”数了这么多次鸡,数清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我”还没数清?(找出多处理由)
9、同学们,假如给你一个机会去数鸡,你会用什么方法去数鸡?你觉得你能数得清吗?
不管是数得清,还是数不清,总之“我”是没数清,为什么“我”不写自己把鸡数清了呢?
(突出鸡多)
10、再找一找,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鸡多?
生读书,找句子。
交流:引导读出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
(3)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
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11、思考:
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这和外婆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段。
1、 自由读这一段,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
(1) 重点体会外婆的话。
(2) 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心里为什么乐滋滋的。
四、学习“学习提示”。
1、 默读提示,思考:这一学习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2、 交流:
你从学习提示中读懂了什么?
3、 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有两处。一处是我让学生来数鸡,看他们是否数得清。反过来讨论“我”为什么数不清,说明了什么。这样欲扬先抑,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处是我的板书设计,从数鸡到一有空就去数,再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数,最后到数不清,得出结论“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快”。条理清晰,易于学生读懂、理解。最后一条曲线连回来,说明了只有党的政策好,才能有外婆家这么多的鸡数,才能有农村人民生活的富足。
不过,我也有个疑问。如果没有学习提示,学生是不是能领会到本课的中心思想呢?我看有困难。
5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
课文目标
1、能领会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是个做事认真,有礼貌、讲诚实、助人不留名的少先队员。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9个新词的意思,能用“不可开交、似乎”造句。
3、能从课文描写的具体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9个新词的意思。
2、 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的精神品质。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二、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概括段落大意
三、课前准备:写有练习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理解“羊角辫”(用班级女生发型实例帮助理解)
2、 导入: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小女孩呢?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 自学生字新词,读通全文。
2、 完成作业本1、2题的练习。
3、 思考:梳羊角辫的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合适的词语概括。
4、 检查自学情况,集体讨论交流(重点检查上面1、3两项)。
5、 学生质疑,共同解决,并适当存疑。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梳羊角辫的小姑娘几件事?试给课文分段。
2、 交流分段结果,说出分段依据。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主要写了小姑娘什么事?说出每件事的大概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要点,组织好语言,力求通顺连贯。
4、 书面概括段落大意(作业本第4题)。
(四)、课堂练习,巩固课文。
(1)写出近义词:
不可开交——()大汗淋漓——()
不由自主——()犹豫——()
怔住——
(2)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
神态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阿姨 动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 动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5、梳羊角辫的小姑娘
第一件事:讨回一角钱换油条
第二件事:退还五角钱
第三件事:帮阿姨推车
第2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听写词语,能用“不可开交、似乎”造句。
2.细读课文,评价人物,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3.懂得小姑娘是个做事认真、有礼貌、诚实、肯帮助人的少先队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细读课文,评价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领会中心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怔住稚气刻薄不可开交不由自主大汗淋漓一枚硬币
(二)、品读课文:
细读课文,评价人物(结合上节课课堂练习找到的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进行理解。。
第一件事:1.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后讨论并集体交流为什么小姑娘要补还一角钱和半截油条?
2.小姑娘在张丽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认为她又是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词句。
第二件事:1.指名分角色朗读。
2.讨论:小姑娘是怎样对待两次买油条找回来的钱的?(一补一退)从第二次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这一次张丽对她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3.交流,板书。
第三件事:1.齐读,想想张丽这次对小姑娘的认识又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句子,读句点拨:A.“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是什么意思?张丽当时有哪些感受?为什么?B.平时说话干脆利落的张丽为什么此时竟说不出一句话?她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3.出示最后一句“回答她的只是那红领巾的一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含义。
4.说说第三件事说明小姑娘是怎样的人?
5.交流,板书。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自读全文,思考本课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集体交流。
2.看板书,说说课文赞美小姑娘的什么精神品质?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四)、课堂作业:作业本3.5.
(五)、选择作业:
1、联系课文事实,合理推测,写一段张丽的内心活动,把“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的心态写具体。
2、读了课文,结合现实社会,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5.梳羊角辫的小姑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姑娘 做事认真 诚实 助人为乐
有礼貌 有礼貌
张丽的认识 斤斤计较 人倒老实 感动
6 才能来自勤奋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从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
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
⑶“汗水”指什么?(勤奋)
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
2、揭题《才能来自勤奋》揭题解题:
读课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才能来自勤奋”的意思。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点名了这个课题,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二、理清脉络:
仔细读读首尾这俩自然段,认真想想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预习:
1、正音:馁、呕
2、释义:毫不气馁、挑灯夜读、通宵达旦、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不胜举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2——4自然段
(1)、指名逐节朗读。
(2)、思考:为了说明“才能来自勤奋”,课文举了哪些人的事例?结合完成作业P6中的填表。
修改意见
2、举例研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读该段,思考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些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爱因斯坦并不聪明?又从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他的“勤奋”?
A、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
回忆课文,当时他的同学是怎样嘲讽、老师是怎样斥责他的。
B、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
(3)、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因斯坦却毫不气馁,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请你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7年,终于)
(4)、按照上述学法学习爱迪生这一事例。(从不是神童、勤奋、惊人的成就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5)、有感情地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P61、2、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天智并不聪颖,然而却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靠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
自由读读该段,说说这是个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按照学习爱因斯坦的事例学习李时珍的事例,并体会“段首句子的作用。
四、朗读2——4自然段,概括这三个事例所揭示的道理。
五、朗读全文,小结领悟中心思想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3。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4、5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________关心我
教学目标:
1、 能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概括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能围绕“关心我”说出一段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话。
重难点
说话围绕中心。按想好的要点叙说具体。
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听力训练要求。
(1)预习课文相关部分内容,试说对“听”的要求的理解。
(明确:①赞扬准;②赞扬什么——中心;③怎样围绕中心——举了哪些事例。)
(2)一段话比较长,怎样才能记住 (明确方法:①仔细听
——注意力集中;②边听边想——记要点,脑记,笔记。)
2.插录音。听清楚“我”爸爸的身分.关心“我”什么,
讲厂哪几件事。
(1)逐题讨论,综合板书:
┌────────┬──────┐
│ 事 │ 中心 │
├────────┼──────┤
│ 进我上医院 │ 关心身体 │
├────────┼──────┤
│ 鼓励我学习钢琴 │ 关心学习 │
└────────┴──────┘
(2)归纳方法:你是怎么记住要点的
(①联系题目“关心我”,听时注意回答“关心”的句子。如,爸爸对我的健康特别关心;爸爸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而且关心我的学习。 ②从事例中概括。)
3.再听录音。听清楚这位同学怎样围绕关心“我”身体,关心“我”学习这个中心诽说具体的,要求复述出具体情节要点(注意听、记主要情节要点。)
(1)山一人在小组中说,互相补充要点。
(2)课堂复述交流。(评价要点是否说齐,说话清晰,连贯,简洁。)
4 学习课文关于“说”的要求及提示。(①确定说谁。②确
定中心,想好关心“我”什么。研定事例,怎么关心“我”。确定说明顺序,理出要点。)
5.说活练习。
(1)指名说。(引路,评价说话条理及内容。)
(2)小组或同桌互说。
(3)课堂交流。(评价语言清晰,态度自然。)
6.总结述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童年趣事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以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快速作文策略研究》的实施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五、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 练习2
第一课时
1.复习本单元部分生字新词,指导练习1—2题。
(1)用卡片复习以下词语,读准音,说出带点字及词语意思,对易错的字提示点拨。
迷惑不解 眼花缭乱 争先恐后 畚箕
不可开交 大汗淋漓 不由自主 硬币
毫不气馁 通宵达旦 呕心沥血 斥责
坚持不懈 挑灯夜读 举世瞩目 灵感
(2)完成作业本1、2两题。教师巡视,了解作业情况。
(3)检查。
①第1题要求学生逐组口述,说出形近字的读音区别、字形区别,各组成什么词及词的意思。
②小黑板揭示第2题答案,核对订正。
(坚持不懈无计可施不由自主一事无成)
2.指导练习第5题。
(1)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 (回顾已学的课文,在课堂讨论基础上归纳:①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②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一句话只有一个主语,讲一个主要意思。③根据短文意思确定加。 !……或“”。)
(2)默读这段话,弄清楚内容,用铅笔在书上断句。(其他标点先不管。)交流。议论理由。
(3)根据意思,确定标点。(在书上加。)检查,核对。有争论的说出理由。
(4)巩固方法,完成作业本第5题。
3.指导练习第6题。
(1)说出“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示分句间什么关系。(转折。)用上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评价:①运用是否正确 ②句子的内容有无积极意义 )
(2)指导运用“只要……总是……”。
①黑板揭示例句。“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改正,缺点总是可以克服的。”
②认识例句表示的关系。克服缺点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通过哪个词表示 (只要。)“总是”连接什么 (在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③仿照例句,口头运用“只要……总是”说话。
(3)完成作业本第6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4题。
(1)指名读题、审题。说出题目有哪几个要求。(①重读课文。②思考各篇课文的写作目的。填空答题。)
(2)速读三篇课文,思考各篇课文写作目的。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完成作业。
参考答案:
《数鸡》赞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富裕。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赞扬小姑娘做事认真、实事求是、诚实、有礼貌、乐于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品质。
《才能来自勤奋》说明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指导练习第3题。
(1)审题,明确题意。(要点:①在填空格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②体会填上的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即这些词表达出什么。)
(2)按课文内容填上动词。交流检查。
(3)指导理解填人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读(1)、(2)两句,说说填人的动词都是描写什么的。
(描写我怎么数鸡的。)
②怎样的“数”叫横数竖数 请演示动作。
联系句子说话,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由于鸡太多,我反反复复努力数鸡。)
③动作演示“开门”、“放”一只、“数”一只。说明这些动词的作用。(写出了无论如何要把鸡数清楚的态度。)
④运用学到的方法,了解动词描写什么。(想象或演示动作,体会作用o)说说第(3)句动词的作用。(写出了小姑娘用尽力气帮助售货员推车。)
(4)小结。说出这道题的训练有什么意义。(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词语对句子表达起的作用;写作时要准确用词。)
3.指导阅读短文。(第7题)
(1)审题。阅读这篇短文有哪几个要求 (①联系句子,解释多义字“焦”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②领悟〈拔苗助长〉的写作目的。)
(2)复习“单元学习提示”,怎样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理解内容,再体会写作目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①划出解释题目的一句话,说出什么叫“拔苗助长”。(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帮助它长得快些。)
②那个农夫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是没有长高吗 (是说长得慢,人们发现不了,看上去好像没长高。)
“焦急”是什么意思
③“拔苗助长”的结果怎么样’禾苗为什么会枯死的 (违背厂禾苗生长的规律。)
(4)完成作业本习题7。
(5)检查。
A 为什么取③ 选项①、②错在什么地方 (选项①、②对中心的理解停留在寓言故事本身的人和事上,选项③指出了寓意,有普遍指导意义。)
B.交流“焦”在句子中的意思。
参考答案:①焦急:着急。②烧焦:指火力过猛,衣服呈现黄黑色,发脆。③花儿快烤焦:指失去水分、枯萎。(学生答案只需意思接近即可,课后再查字典验证。)
7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8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2、练习通过人物的表现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从周围的环境及人物的表现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故事片《邱少云》录相带、Hiclass(多媒体展示平台)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按要求自学课文,并讨论分段及段意。学习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第一、二段。其它同学思考,这两段写什么?
2、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的词。(板:纹丝不动)
3、四人小组讨论:邱少云在哪些情况下做到了纹丝不动?(板:潜伏隐蔽、烈火烧身、英勇牺牲)
4、在"潜伏隐蔽"过程中,哪个词最能突出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板:更好)说明邱少云平时怎样?(板:训练有素)
二、学习第三段(4──8自然段)
(一)学习4──5自然段。
1、老师范读,学生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
2、讨论以上问题。(简答)
3、小声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当敌人使用燃烧弹以后,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板:听到、闻到、看到)
4、当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时,邱少云做了什么?(板:严守纪律)
(二)学习6──7自然段。
1、指读第6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烈火烧身时,邱少云有没有办法救自己,作者有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他们能不能这样做?为什么?(不回答)
2、这时,作者会想到什么?(板:想到)
3、用Hiclass映出课文后的问题,指名读课后问题后,同时播放第七自然段录音。让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边思考。
附:课后问题:认真阅读"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这时候"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2)"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这时,"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3)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
3、讨论:
a、"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火刚烧到邱少云身上时,"我"的心情)"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板:紧张、担心)
b、作者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
(师述:那么我们学到后边的课文时,再来看邱少云究竟有没有跳起来,叫起来。)
c、"我的心像刀绞一般",这是什么时候的心情?(这是作者看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时的心情。)这时候,"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板:痛苦)讨论:"迷糊"一词的用法及作用。(板:迷糊)
d、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不敢看,是因为不忍心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地烧死。忍不住不看,是因为希望火能奇迹般地熄灭。(板:矛盾)
(三)练习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感受。
(师述:学到这里,我看同学们的心也都绷得紧紧的,请大家带着和作者同样的心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1、讨论该怎样读。
a、语调(低)。b、速度(慢)。c、声音(颤抖)。d、给人以含泪叙述之感觉
2、听录音范读。
3、练读。
4、指两名同学读,并简评。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自读第8自然段,找出第8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讨论,这个比喻句好在哪里。
2、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a、用Hiclass捕捉播放电影《邱少云》中,"烈火烧身,英勇牺牲"的片断,同时播放第8自然段的录音。
b、定格观察邱少云牺牲时的外部表情。
c、讨论:联系作者的感受,邱少云的外表以及当时的环境等方面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d、抓住"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与前文对照,(①潜伏时间长②环境恶劣③作者的担心)邱少云为什么能像这样严守纪律。(板:为了胜利)
三、学习第四段
1、指读第四段,这一段写什么?
2、"才20分钟","才"是什么意思。
3、联系第八自然段,分析两个"才"字的意义、作用。
a、在多媒体Wind系统中,出示这两句话:①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②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个"才"字用大号字并用红色标出,加上着重号。
b、讨论、比较、分析。
运用多媒体切换、删除的功能。把①、②句进行比较。第一句去掉"才",加上"才"进行比较。第二句中的"才"换上"用了"与原句比较。
c、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以下内容:
第一个"才" 第二个"才"
①时间长①时间短
②承受巨大痛苦②部队受鼓舞
③体现邱少云精神可贵③邱少云的牺牲是值得的
4、讨论:第四段该怎样读。
a、"为邱少云报仇"这句话该怎样读?
b、朗读9、10自然段时,在感情表达上有何区别?
c、朗读9自然段与7自然段时,有何区别?
5、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伟大的战士)
6、感情朗读全文,用几句话写出邱少云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
内容:概括中心思想。体会"明写外表、实写内心"的特点。背诵6──8自然段。
附板书:
我的战友邱少云
纹 潜伏隐蔽 烈火烧身 英勇牺牲 (明写外表) 伟
丝 ↓ ↓ ↓ 大
不 邱少云 战
动 训练有素 严守纪律 为了胜利 (实写内心) 士
听到……
作 闻到…… 紧张、担心 更好
者 看到……
想到…… 痛苦、矛盾
9 布衣元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2.掌握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重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中心。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读了课题,有什么要问的 (布衣元帅指谁 为什么是“布衣”元帅 课文写了哪些事
(2)引导:“布衣”是不是单指通常意义上穿布做的衣服
请在阅读时找出课文理解的依据。
2.初读自学。(小黑板揭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划出新词。
(2)划出解释“布衣”含义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课文写了哪几个小故事
3.检查学生对课文熟悉情况。
(1)“布衣元帅”指谁 随机简介徐帅。
(2)你怎么理解“布衣”这个词的意思 (此间涉及中心理解,只要求找到课文依据,说出大致意思。要点:①指徐帅平时穿“蓝布旧衣”;②指始终保持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③指一生做“人民的公仆”。)
(3)课文哪些情节使你感动 (展开议论,三个小故事都应涉及,通过议论,交流课文内容。)
(4)凭借标题,说出三则小故事主要内容;完成作业本第5题。(基础好的班级也可以先独立归纳,再交流。)
4.自学字词井检查。
(1)拼读生字,同桌互查生字认读。
(2)小黑板揭示练习要求。
①查下列带点宇,把意思旁注在书上。
功高盖世战功赫赫喃喃自语告诫
②根据意思写词语。
朴素、踏实,不浮夸。( 朴实无华)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居功自傲)
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盼)
描写、刻画。(写照)
(3)课堂交流。
①读生字和词语,正音:埋怨mán 告辞cí 身着zhuó蓝布旧衣。
②解释带点字及整个词语的意思;检查落实第②题带点字的意思。
③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随机引导联系句子加以理解。
④总结。怎样理解词语。学到了什么。
5.作业。
(1)读课文10分钟。
(2)根据自己的实际,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三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品质。
重难点:
阅读三则小故事,训练朗读,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品质。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指导阅读“一块地毯”。
(1)自由读课文后,述说故事主要内容。
(2)揭示句子:“这……”秘书很不情愿。”
①句子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欲言又止。)
他本来想说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意思把秘书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写出来。
②动笔后交流。(要点:秘书的想法——元帅家铺地毯并不过分;招待所也不缺地毯。)
(3)开始不情愿的秘书,为什么当天就把地毯送到了三座门招待所 (徐帅的解释感动了他。)
指导朗读徐帅的话。平静但坚决。速度略慢。“穷”、“都应该”、“建设上”读得稍重些。
(4)分角色朗读徐帅和秘书的对话。(从朗读中体会徐帅送地毯的原因——想到的是国家。)
2.指导阅读“看门老人”。
(1)默读,标出写新娘想法的句子,比较新娘想法前后有什么不同,想法的变化说明什么。
自学思考一小组议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程度。
(2)小黑板揭示句子:
做梦也没想到徐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呢!
读句后理解:
①“这样”指怎么样 (讨论。要点:穿蓝布旧衣;住小胡同,大门脱落了油漆;会给他们开门;门口没有哨兵……)
②“元帅会是这样,比普通人还普通”,仅仅指生活上朴素吗 圈出描写徐帅神态的词。(和蔼,慈祥,亲切,体会平易近人,待人朴实无华。)
(3)说话。联系课文内容,用上“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或“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说一句话。(展开讨论,注意纠正递进的语病。)
(4)朗读课文。读出新娘想法变化的感情层次:激动一几乎惊叫一喃哺自语。
自由读体会一指名选读,评价引导一齐读o
(5)课文是写徐帅的,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新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侧面反映徐帅朴实无华o)
3.指导阅读“路是人走出来的”。
(1)这则故事的标题和前面学的两则有什么不同 (引用徐帅的话作标题。)划出课文原句,读第1节。
(1)理解句子。
①“铺路”上的引号是什么意思 (表示特定的称谓。)
②用课文中的句子解释“铺路”的意思。(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③“告诫”的近义词有哪些 (教育、教训、警告、劝告……)这些近义词能不能替换“告诫” 为什么 (引导体会用词的优劣。可以替代,但不及“告诫”既有警告,又有劝导的意思,表达徐帅对于女的严格要求更准确。)
④“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为什么用惊叹号 (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去闯。加惊叹号,强调其严肃性,语重心长。)
试读这句话。
(3)在换房问题上徐帅又一次告诫子女。分角色朗读饭桌上的对话。(指导点拨徐帅的口气应是认真、严肃的。)
(4)明明是一次谈话,为什么用“审问”这个词 (体会引号作用:严肃查问的特定说法,反映徐帅严格要求子女。)
4.质疑。
5.作业,选择一题。
(1)用“……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句式写两句话。
(2)给第3N仙、故事的直接对话补上人物的神情、动作(提示语位置应有变化),表达徐帅对子女的严格和厚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1小节,体会作用,领悟课文中心。
2.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完成作业。
重难点:
领悟课文中心。选择一则小故事复述。
教具: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回顾课文内容,探究人物品质。
读了三则小故事,你觉得徐帅是怎样一个人 (鼓励联系课文,多角度演说。如不图享受,事事想到国家,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对子女严格要求等。)
2.学习第1小节,体会作用,领悟中心。
(1)默读,思考每句话的意思。
(2)读第1句。这句话讲了哪两层意思
说说“功高盖世”和“朴实无华”的意思。对比着写强调什么 (始终保持革命者的本色——本来面貌。)
(3)第2句话写什么
怎么理解“人民的公仆”就是他一生品质写照这句话’(他用这句话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时时、事事做人民的公仆。)
(4)这一节与三个小故事反映徐帅的品质有什么联系 (是全文的总起。概括了徐帅的品质:一生朴实无华,做人民的公仆。)
(5)读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习题6。交流,议论为什么排除选项(1)(2)。[选项(1)不是本课内容的中心;选项(2)只概括了第1则小故事反映的品质,不全面。]
(6)再审题。联系第1自然段,说明为什么称徐帅是“布衣元帅” “布衣”这个词和中心有什么联系 (含蓄点出中心。)
(7)小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解主要内容。设想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要赞扬什么。除这个方法外,有时还可以注意文章有没有点出中心的句子。注意审查题目。
3.选择一个故事,详细复述。
(1)提示要求。详细复述可以理解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因此要保留情节。准备的时候记住情节要点,按要点讲,不要背课文,可以根据需要对句序、句式作调整。讲的时候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语言连贯、流畅。
(2)准备一指名引路(评价)一四人小组交流。
4.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3、4两题。
浪花里的一滴水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心思想,学习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领悟中心。
教学准备 诗歌朗诵磁带。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揭题。
1、一滴水在浪花里起眼吗?但是不起眼的浪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想知道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初读,读正确。
(1)播放录音磁带,边听边看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2)听第二遍录音,轻声跟读。
(3)自由读3分钟。(模仿)
(4)检查。读正确,不添字,不丢字,不读破句。结合正音:一瓣yíbàn 纤xiān维。
指名朗读。评价。齐读。
三、学习旁注,理解内容,体会中心。
(1)诗歌赞颂雷锋什么精神?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选读一二小节,读出赞颂。
(2)看旁注,对照诗歌,自学准备→同桌读读议议→课堂交流、评价点拨→随机指导朗读4、5两节,读出排比层层递进的气势。
四、分组竞读→集体读。
五、背诵。
六、总结学习体会。(从学习雷锋精神和学习朗读方法两方面谈。)
作业:抄写诗歌。
◎ 练习3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第1题。
(1)明确要求: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齐读字母z. zh c ch s sh
(2)自由练读。先读字,再组成词;无平、翘舌音对照读,再分组读。
(3)同桌互读检查。全班交流。
(4)总结规律。
①小黑板揭示:曾此思色采桑曹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都是平舌音。如:思——腮,采——彩。让学生试着体会变化构字。
②小黑板揭示:正生召昌式
这些字与其他偏旁部首组成的字,一般是翘舌音。如:式——试,正——整,召——招。
2.指导练习第2题。
(1)完成作业。
(2)检查。
①读词语,读准拼音。
②交换批改,订.正。
③清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
3.指导练习第3题。
(1)查字典,完成作业本第3题。
(2)检查。
①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答案,核对。
排山倒海 P 刂 8 除去,推开
居高临下 L │ 8 挨着,靠近
纹丝不动 W 纟 4 条纹
车马盈门 Y 皿 4 充满
②分析错误原因并随机点拨:“临”为什么取竖部;“帅”为什么不能取竖部。(“临”,左右及右边上下都没有部首,因此取第1笔。)
(3)将字义代入词语,解释整个词浯意思。
总结方法:取义是否正确 把握字不离词,并代入检查,看意思能否说通。
4.指导练习第4题。
(1)明确作业要求。先摘录带分号句子,再体会分号作用。
(2)速读<开国大典),摘录带分号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4题。
(3)读句子,体会分号作用。
①自由练读,每句句子写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同桌议论思考。
②说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分号。(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③逐句议论。句子中哪儿层意思是并列的 (<开国大典)中第①句:丁字形一横的北面与再北面;第②句:装甲车、坦克和战士们;练习3第①句:芦苇、蒲草倒影与天空倒影;第②句:高山旷野空气、海洋上空气、城市街道的空气、住宅区的空气。)
(4)小结:在并列分句中,一般已经用过顿号、逗号,还要用标点符号表示分句问的停顿,应用分号。
5.指导练习第5题。
(1)明确要求,仿例句改写。
(2)读例句一,讨论明确改写要求。
①改写后的句式与原句比有哪些变化 (增加了一个分句——白天,神庙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增加了‘‘愈发”一词。)
②改写后的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 (意思递进,用‘:愈发”这个词连接。)
③再读例句,体会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比更强调什么。(神庙可怕。)
④口头改句子。(把陈述句改为递进句。)
节日,商店里的商品丰富多彩。
下雪天,狭窄的小路不好走。
——只要意思递进即可,注意纠正语病,并随机口头补充句子。
(3)读例句二,明确改写要求。
①句子什么地方作了改动 (补上了“只要……就’’这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②对比读例句,体会加上“只要……就”这个关联词有什么好处。(语气明显加强,强调按这个前提条件做,必定会得到的结果。)
(4)完成作业本第5题。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6题。
(1)由<我的战友邱少云)第8小节排比句导人。
① 读句子,说说三个“为了”的排比,表达出什么。
② 这三个“为了什么”的顺序能调换吗 为什么 (体会排比句的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轻到重,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表现出排比层层推进的气势。)
③朗读、体会排比气势。
(2)审题。习题6要我们练习什么 (补充分句,分别用“努力”和“为了”构成排比。)
(3)同桌议论,补充句子。(做在书上。)
(4)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①意思不重复;②句序排列由小到大;③句子结构相似。
(5)完成作业本习题6。
2.指导练习第7题。
(1)默读短文,思考短文写什么事。试用一句话归纳。
(2)指名读短文,交流。
(3)再读短文,划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想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4)完成作业。
(5)检查交流。
① 交流主要内容归纳,说出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
② 短文赞扬了小灵子什么品质?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③ 订正作业。
(6)读短文。
10 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内容 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施教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格生字,理解“获悉”等14格词语的意思 2、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初步掌握读懂消息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 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 难点 初步掌握读懂消息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都接触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你是怎么样得到的呢?你们知道吗?《青年时报》打出了这样的广告,牛奶面包,青年时报。这个说明了报纸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那你们知道报纸有什么作用吗? 2、报纸的作用可大了,她是最古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但是仍然还是当今世界的最主要的传媒之一。报纸每天都报道国内外的消息,消息内容真实,文字简短。通过看报纸,每天可以知晓国内外大事。那你们是怎么样看报的? 3、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如何看报?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怎么样看报纸的?在说说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又是怎么样看报纸的? 5、总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怎么样看报。读报看报: 一要认真读标题。标题往往概括了消息的要点; 二要仔细读开头。开头一段,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有选择的看报,读完后想想,发这条消息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联系实际 学生体验探究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来读报看报。 1、自学,根据刚才怎么样读报看报的要点,自己读这则消息。 2、学生合作交流。 把一二三说清楚 3、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语 4、字词教学 a 组词 申 予 硝 殉 诊 肺 胁 效审 矛 消 询 珍 柿 协 郊 b 词 获悉 殊荣 凌晨 以身殉职 无私无畏 世家 授予 c 近义词 申请 凌晨 讲述 学生自学 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学习字词
三、读消息报纸是给看,但是我们知道播音员播报消息要求怎么样?那今天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看我们的小小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了。看看到底是谁的水平高? 1、自由读 2、学生交流怎么读好消息 3、汇报四、作业 学生读课文 交流经验
教后感受 教师流程:完成情况( ) 学生情绪:高( )一般( ) 低( ) 心情:好( )一般( )坏( ) 参与面:估计( )%
内容 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施教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进行学生的语言积累、理解和表达的学习。 3、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难点 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 1、解放军战士是五六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而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是谁?你们知道吗?他们是我们的广大的医务工作者。 2、再次审题,质疑。 学生质疑
二、 合作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引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这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寻找南丁格尔奖的材料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重点养学生谦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以及发言的表述、体态等方面,主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4、教师补充,并进一步提出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三、 学习课文的第三、四两段。 1、南丁格尔奖的地位? 2、至今为止我国护士获得该项奖励的人数,和今年我国护士获奖的人数当中? 3、那叶欣护士长做出乐怎么样的卓越的成绩,使她足以获得“国际上授予护士的最高荣誉”? 4、2003年我国护士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人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从中你能够体会到什么? 5、这10为在“非典”的战役中付出了怎么样的代价?这个代价拟认为值不值得? 6、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3、4、5三个问题。 学生根据课文思考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 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的读,加深英雄形象。 2、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
五、 解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六、 课外延伸介绍其他抗击“非典”时期的英雄事迹。 学生介绍事迹
教后感受 教师流程:完成情况( ) 学生情绪:高( )一般( ) 低( ) 心情:好( )一般( )坏( ) 参与面:估计( )%
11 新的跨越
课时一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三个生字。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段,完成相关的作业。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卫星是怎样上天的吗?讲解有关卫星是被火箭送上天的相关知识。以及火箭的规格,随着科学的发达,卫星越造越大,为提高运载能力,在火箭底部捆绑上几个装有更多燃料的助推器,以增大运载能力。
2、课题《新的跨越》中“跨”字是什么意思,“跨越”一词又可以怎样理解?这是一则消息,我们从上节课就已经知道,阅读一则消息应从标题开始,那么看了这一标题,你有什么样的问题要问呢?
3、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哪些语句告诉我们这是一次“新的跨越”。
二、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读生字,要求读准每一生字,尤其是“碌”字,不要跟“绿”字混
2、读读课后词语。
跨越自行研制醒目忙碌陆续烈焰苍穹天际
解释“忙碌”中的“碌”字,“苍穹”中的“穹”字。结合课文理解“自行研制”体会我国的航天科技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3、提出在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三、学习内容。
1、回顾学习消息的方法:先看标题,再看课文开头,最后想这则消息有什么作用。
2、了解大意。刚才我们已经看了标题,这一标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课文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这个题目的意思?
3、那么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一部分中找出答案?
4、学习第一段:先划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再划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最后划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5、据回答板书:时间:北京时间七时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事情:我国自行研制蝗“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美国制的通信卫星准确、顺利地送入预定轨道。
6、其中开头黑体字部分你是怎样理解的?(是新华社报道的这则消息)
7、知道了这个消息,你的内心有何感想,为什么?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