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数学 第二单元第8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数学 第二单元第8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05 14: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比例
课题 练习二(2) 课型 练习课
教 学 目 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巩固其相关知识。 2.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中提升交往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理清知识间的结构,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建议
一、系统梳理 谈话:同学们,这个单元关于比例尺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在地图上、平面图上、绘制零件图上使用较多。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二第6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提出要求:先量一量这个仓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独立算出比例尺,反馈汇报。 (4)小结求比例尺的方法: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能求出比例尺。 (5)质疑:求比例尺应注意哪些事项 2.出示教材第27页练习二第7题。 (1)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尺的意义,并回答问题。 (2)指导学生量出A城到B城的图上距离,并提问:如何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3)如何根据路程和速度求时间 (4)引导学生算出9时后能否到达B城。 指名汇报解题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8题。 (1)读题,弄清每一小题的题意。 (2)想一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3)动手测量,填写测量数据。 (4)通过计算,完成练习。 (5)组织学生反馈汇报。 2.补充习题: 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mm,在一幅设计图上用4cm表示,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学生读题后尝试完成,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求出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的 这个比例尺和常见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延伸 1.人民公园要建一个圆柱形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图纸上,水池的底面直径为10cm,深为2.5cm。 (1)按图施工,这个水池的底面直径、高应挖多少米 直径:10×200=2000(cm) 2000 cm =20m 高:2.5×200=500(cm) 500 cm =5m (2)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0÷2=10(m) 3.14×10 =314(m ) 2.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cm。在这一幅地图上,又量得甲、丙之间的距离是4cm,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6 :30000000=1 :5000000 4×5000000=20000000(cm) 20000000 cm=200 km 300 km=3000000 cm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1.在一张图纸上,量得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12cm,宽是8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200,这个花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cm,它的比例尺是1:500000,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板 书 设 计 练习二(2)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图像的放大和缩小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能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有序思维的能力。 不足之处:小组合作意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语言上也要多训练、加强。 教学建议:在自主解决教材习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比例实际问题的理解,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升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