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5 11: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时的情景,他探究的是(  )
(1题) (2题) (3题)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2.如图为帕斯卡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内装满水,从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向细管里只灌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液体的质量 B.液体的深度 C.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密度
3.如图所示,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压力为F,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F及p'的变化情况(  )
A.p变大,p' 变大,F变小 B.p变大,p' 变大,F不变
C.p变大,p' 变大,F变大 D.p变小,p' 变大,F不变
4.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
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D.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5.在学习“压强”知识后,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B.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压强
D.刀刃做得非常薄是为了增大压强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6题) (7题) (8题)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7.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同种液体,管竖直放置,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  )
A.试管的大 B.试管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8.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它们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长方体的密度相同 ②两个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③两个长方体所受到液体的上下压强差相等④两个长方体所受到液体的上下压力差相等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④
9.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拦河大坝 B.茶壶 
C.洗手盘回水弯管 D.船闸
10.图玻璃管上、下端开口,下端扎紧薄橡皮膜,将它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容器如图,橡皮膜发生弹性形变且内凹程度完全相同。若液体密度分别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则(  )
A. B. C. D.
二、填空与作图题
1.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约10.9km,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此深度处,潜水器1cm2的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N。假设海水的密度不变,取 。
2.如图,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船在下游要进入闸室,先关闭阀门A和闸门C,再打开阀门   ,当闸室中水位与下游水位   时打开闸门D,船就可以驶入闸室。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2题) (3题) (5题)
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将乙试管慢慢直立起来,则它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的质量是49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75cm2,小明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a;葛洲坝水电站拦河大坝的上游水深50m,潜水员潜入水中40m深处时,水对潜水员的压强是    Pa(g=10N/kg,ρ水=1.0×103kg/m3)。
5.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的深度为6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6.水槽和下端扎有橡皮膜的两端开口玻璃管中均盛有水,水面如下左图所示位置,请在图中画出玻璃管下端橡皮膜的大致形状。
7.如上右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烧杯,甲杯放盐水,乙杯放煤油,丙杯放水,当杯底受到液体压强相等时,画出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
三、实验探究题
小涛同学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U形管中装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液体,可以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
①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②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③比较    两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小海保持图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
(4)在图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5)小涛某次实验时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处,U形管里的液面无明显变化,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底面积3×10-3m2;杯内水重2N,水深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
(2)水杯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方形容器B,容器高为25cm,内有一个密度为0.6g/cm3,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A,A与容器底部不密合,将A下表面中央与容器B的底部用一根长10cm的细绳连在一起(细绳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后,A置于B中央并静止。先向容器内缓慢加入1000mL某液体后,A漂浮于液面,此时液面深度为10cm,再用6N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在A上,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加入液体的密度;
(2)A恰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3)撤去6N压力后,继续向容器内加入该液体,假设继续加入液体的体积为xcm3,求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答案
一、1.A 2.B 3.A 4.C 5.C 6.A 7.C 8.C 9.A 10.A
二、1.1.09×104 2.B;相平;连通器 3.大于;变大
4.; 5.600;变大;不变
6.解:如图所示: 7.解:如图所示:
三、(1)有色 (2)增大;压强相等;乙、丙
(3)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4)变大 (5)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
四、1.(1)解:杯内水的深度:h=0.06m,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2)解:在水平桌面上,杯对桌面的压力:F=G水+G杯=1N+2N=3N,
杯对桌面的压强:.
2.(1)解:A的重力为GA=mAg=ρAVAg=0.6×103kg/m3×(0.1m)3×10N/kg=6N
A恰好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A+F=6N+6N=12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加入液体的密度为
答:加入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2)解:加入液体的重力为
G液=m液g=ρ液V液g=1.2×103kg/m3×1000×10-6m3×10N/kg=12N
将容器、液体、A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容器的重力G容、液体的重力G液、A物体的重力GA、竖直向下压力F和地面对容器的支持力F支,而容器为轻质容器,G容=0,所以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和力平衡知识可得,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为:
F压=F支=G液+GA+F=12N+6N+6N=12N+6N+6N=24N
A漂浮时受到浮力为F浮′=GA=6N
此时A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所以容器B的底面积为
所以A恰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A恰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
(3)解:A漂浮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当细线恰好拉直时,此时注入容器B内液体的体积为
V1=SB(L+h0)-V排′-V液=150cm2×(10cm+5cm)-500cm3-1000cm3=750cm3
所以当注入液体的体积x<750cm3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
当A恰好浸没时,此时注入容器B内液体的体积为V2=SB(L+hA)-VA-V液=150cm2×(10cm+10cm)-1000cm3-1000cm3=1000cm3
所以当注入液体的体积750cm3≤x<1000cm3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
当注入液体恰好装满容器时,此时注入的液体体积为V3=SBhB-VA-V液=150cm2×25cm-1000cm3-1000cm3=1750cm3
所以当注入液体的体积1000cm3≤x<1750cm3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
当注入液体装满容器后,继续注入液体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不变,压强保持不变,所以当注入容器内的液体体积x≥175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ρ液ghB=1.2×103kg/m3×10N/kg×0.25m=3000Pa
答:当注入液体的体积0~75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p=1200+0.8x(Pa);
当注入液体的体积750cm3≤x<100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p=2.4x(Pa);
当注入液体的体积1000cm3≤x<175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p=600+0.4x(Pa);
当注入容器内的液体体积x≥1750cm3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p=3000P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