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牛顿最早精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C.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D.大气压没有把房顶压塌是因为房顶上下表面均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2.图中的四个物理事例发生,不是由大气压引起的是( )
A.吸盘式挂钩 B.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
C. “瓶吞”鸡蛋 D.用吸管吸饮料
3.小亚同学非常热爱体育锻炼,特别喜欢打篮球,下面有关篮球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可以增大手持球时的摩擦力
B.往篮球气孔中打气,篮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大
C.投篮时,篮球离开手掌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D.运球时,篮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篮球有形变,水泥地板没有发生形变
4.如下左图是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把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C.如果真空部分混入空气,稍微上提玻璃管,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D.若在玻璃管顶端打一小孔,玻璃管中水银会喷涌而出
5.如上右图所示,小珍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甲图中玻璃管上方内若有空气,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把乙装凰从山脚拿到山顶上,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
D.乙装置能更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
6.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来大气压强的值
B.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进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C.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D.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7.下列情景中,跟用吸管喝饮料原理相同的是( )
A.高压锅煮饭 B.排水管的U形“反水管”
C.覆杯实验 D.口吹硬币跳越木块
8.下列物体在使用过程中不是主要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拔火罐 B.活塞式抽水机 C.吸盘式挂钩 D.船闸
9.奶奶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B.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D.高压锅是利用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0.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旋,能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 )
A.用吸尘器“吸”灰尘 B.用吸管“吸”饮料
C.地球“吸”地球附近物体 D.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在一起
二、填空题
1.负压救护车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滴水不漏地防止病毒再传播。其主要部分是利用抽气机将被污染的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使车内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大气压,在 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使空气由清洁区(医务人员区)流向感染源区(病人区)。
2.小明发现中医在诊疗过程中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拔罐时,火罐能吸在人体上是利用了 ;刮痧时,在人体上涂一层精油是为了 ;针灸时,针尖很细是为了 。
3.小明利用暑假坐火车去拉萨旅游。在站台上候车时要站在安全线外,这是因为列车通过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大,压强 ,避免自己被“推”向列车。火车进入青藏高原后他发现携带的密封食品袋变得越来越鼓,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 700 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导致水的 的缘故.
5.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 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 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P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升高”、“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
估测大气压值的装置如图所示,器材有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等。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观察注射器,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20mL。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记为L=10cm;
(3)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部,目的是 ,然后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4)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2N ,即近似等于大气对活塞的 ;
(5)则根据上述测量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p= Pa;
(6)如果实验时的实际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可能是____。
A.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B.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读数偏小
四、综合题
1.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细管竖直置入某地水槽中,上端抽气,水面上升稳定后如下左图甲,则
(1)当时大气压相当于该处 m高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
(2)图甲中,M、H两点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则正确的关系是____;
A.pM=pH B.pM > pH C.pH>pM
(3)如图乙,将玻璃细管倾斜稳定后,管内水柱长度将 (选填“变长”“变短”、“不变”)(管处于水中的深度不变)。
2.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并且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愿望。如上右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出舱的英姿。请问:
(1)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 ,受到的重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和力可改变物体的 ;
(3)地球被厚达 80~100km 的大气包围着,大气具有质量,并和液体一样 流动性, 所以地球大气层内存在大气压强。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舱航天员所处太空应该 (选填“有”或“没有”)大气压;
(4)若不穿舱外航天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活动?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 说出一条理由。答: (选填“能”或“不能”),因为
。
答案
一、1.D 2.B 3.D 4.B 5.B 6.C 7.C 8.D 9.A 10.A
二、1.低于;大气压 2.大气压强;减小摩擦;增大压强 3.小;减小
4.低;沸点降低 5.减小;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13×105;降低
三、(1)刻度尺 (2)有刻度部分长度 (3)排尽筒内空气
(4)压力 (5)1.1×105 (6)B
四、1.(1)9.6 (2)B (3)变长
2.(1)不变;变小 (2)相互;运动状态 (3)具有;没有
(4)不能;若不穿舱外航天服,只带氧气瓶,因为太空没有大气压(或太空温度太低、太阳照射面温度太高、太阳光的紫外线太强等),航天员走出舱外活动将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只带氧气瓶走出舱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