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书包带做得较宽——压强和压力的关系
B.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摩擦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火车站台边缘有一条黄色安全线——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2.关于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下的
B.使用筷子夹菜,筷子是省力杠杆
C.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嘴中是利用了大气压
D.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上方空气流速大
3.图所示的物体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是( )
A.上升的孔明灯 B.升空的热气球
C.发射时的火箭 D.起飞时的飞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小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造成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5.截止2020年10月1日,我国高铁最高时速是420km/h。距高铁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都标有安全线,人必须站到安全线以外区域候车,这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力,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7.下列各选项中物理原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楼房的地基做宽些 B.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
C.铁路上铺枕木 D.俯卧在冰面上爬行
8.如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①越低的小孔喷出的水柱越远②向下吹气时,两纸片互相靠近
③用吸管吸饮料,饮料进入口中④人要站在站台安全线以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通常采用“前后”队形而非“左右并排”队形进行护航,下列现象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C.骆驼的宽大脚掌使其不易陷入流沙 D.列车进站时乘客应在黄线区域外候车
10.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无法确定
二、填空与作图题
1.如下左图小明用吸管向两只乒乓球中间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会彼此 (填“远离”或“靠近”),此实验可以发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填“大”或“小”)。
2.如上右图甲所示,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证明了 的存在。如图乙所示,手压易拉罐慢慢浸入水中的过程,易拉罐所受到的水的浮力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如图丙所示,将两个易拉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能让两个易拉罐间的距离减小,可以用吸管按图中箭头 (填“A”或“B”)所示的位置和方向用力吹气。
3.汽车快速通过时,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所以,树叶会向马路 (选填“中央”或“两侧”)运动。
4.如下左图是小亚骑自行车上学的示意图,他用力蹬车,车加快上前,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当他加快骑行时,感觉呼吸有些不畅,原因是空气相对他的流速 ,口鼻处的气体压强 导致肺部吸入气体变得困难(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上右图所示自制气压计,若把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玻璃管中的水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沿着水平方向在玻璃管管口上方吹气,水柱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6.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模型放在托盘测力计上,当开动电扇对着机翼吹风时,画出机翼所受空气作用力的合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提示g=10N/kg)
中国“辽宁号”航母护卫舰下水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航母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固定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训练平台上的着落、起飞试验已取得成功,如图所示。有关参数如表所示。
满载排水量/t 67200 总功率/kW 1.5×105
最高航速km/h 54 最大舰载机数量/架 30
最大现长/m 304 歼﹣15舰载机推重比 0.5
最大脱宽/m 70.5 歼﹣15舰载机的质量/t 22.66
(1)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图乙所示的形状,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 的原理使舰载机产生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升力;
(2)下列有关航母、舰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舰载机静止在航母甲板时,飞机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舰载机起飞时,发动机往后喷出烈焰,可知推力的施力物体是发动机
C.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顺风起飞,更有利于飞机升空
D.舰载机降落后,飞机由于惯性作用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3)飞机降落时,在舰载机与尾钩完全咬合后,舰载机在弹链的强大拉力作用下,迅速减速而停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 ;
(4)5架歼15舰载机从航母起飞后,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化了 N,舰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将减小 m3(ρ海水=1.1×103kg/m3);
(5)歼15舰载机向后喷出燃气产生的推力和自身重力的比称为推重比,该舰载机起飞后燃气产生的推力为 N。研究表明舰载机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关系式f=kv2中。k值的大小体现了舰载机的性能,设计人员不断改进设计,希望 (选填“增大”或“减小”)k值。
四、综合题
1.(1)如下左图,水平桌面上平行放上两支铅笔做导轨,导轨上放上两只乒乓球。用吸管往两球之间吹气,发现两球会 。这是因为吹气时,两球间的空气流速 ,造成两球内侧的气体压强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的缘故;
(2)如上右图,装有红色的水并用橡皮塞封口的瓶子,用一根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管子上面吹入少量气体,水面沿玻璃管上升:
①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气体的压强。若两水面的高度差 h=0.2m,则瓶内气体与瓶外气体的压强差是 Pa(ρ=1.0×103kg/m ,g=10 N/kg);
②拿着这个瓶子从高楼的楼下上到楼上(手与瓶子间隔热),可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是我国首艘“海上飞船”——“翔州1”。它的最大起飞质量为2.5t,巡航速度140~160km/h,最大航速可达210km/h,最高能爬升至150m,可乘坐7人。它既可以在水中航行,又可以贴近水面飞行。该设计利用了“翼地效应”,即当运动的飞行器距离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水面)将产生一股向上的反推力,使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
(1)“翔州1”在水面上飞行时,机翼 (选填“上”或“下”)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强较大。“翼地效应”是气流经过机翼后机体和地面(或水面)间形成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的区域,使升力增加的流体力学效应。
(2)“翔州1”在平静的水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水平方向获得的动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50s后,“翔州1”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50s内,“翔州1”的运动状态是 (选填“减速”“先加速后减速”或“加速”)运动。
(3)“翔州1”在空中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速度。“翔州1”以最大航速匀速飞行1.5h,通过的路程是 km。“翔州1”船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 。
(4)“翔州1”靠岸后,有5名乘客登岸,则船排开海水的体积约减少 m3。(设乘客的平均质量为70kg,ρ海水=1.0×103kg/m3,g=10N/kg)
答案
一、1.D 2.C 3.D 4.C 5.A 6.A 7.B 8.D 9.D 10.B
二、1.靠近;小 2.大气压;增大;A 3.小;中央
4.运动状态;增大;减小 5.上升;上升
6.
三、(1)小;向上 (2)A (3)物体的运动状态
(4)变小;1.133×106;103 (5)1.133×105;减小
四、1.(1)靠近;变大;变小 (2)大于;2000;升高
2.(1)下;增大 (2)加速 (3)大于;315;减小阻力 (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