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5 12: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变与发展的概况;
(2)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3)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体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随时代与形势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思想内核。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内涵。
学习难点: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名词解释】
青铜文明: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青铜器分成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三大类。中国青铜文明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百家争鸣: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出自《礼记·大学》,指的是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
陆王心学:清即南宋陆九渊和明王守仁两大学说的合称。陆始主“心即理也”,为学初倡“发明本心”为主;王继而广之,大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论。两者基本思想一脉相承。与程朱学派相对称。参见“象山学派”、“阳明学派”。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学说。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最早是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问题引领】
先秦文化有何特点?
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作用?
为魏晋时期为何玄学盛行?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孙中山对孔子的民本思想作了何创新?
【深入探究】
探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材料一:“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民本思想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在近代中国,它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就引《洪范》、《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自己主张“君民同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
——摘编自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等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至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它又是多样性,比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兼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段的困境,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19世纪末,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根据以上史料思考: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指出近代以来民本思想内涵的变化及其背景。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探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重人道,道重天道,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北魏之鲜卑、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满族,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至明末清初,前来中国交流的欧洲宗教人士、学者、商人和一些官员、使节,既向中国传播“西学”,又把“中学”带回欧洲,把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翻译成拉丁文本。另一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给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借鉴和营养。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药、数学、生物学及美术、音乐、建筑、水利等,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
——仲呈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中国人痛定思痛摘,开始了一场前无古人的文化反思,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文化。近代以来的文化变革运动多以否定中国文化为前提,这对于开放学习,特别是向西方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长期观察我们便会发砚,这种文化变革运动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挥,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三:唐初又以无比的自信包容异族文化,融铸出多姿多彩的大唐风采。隋唐之重建西安以一种宏大的眼光,构成一座计划城市。……唐朝具有世界主义的色彩。……当中国皇帝成望最高的时候,恒河边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权,一个阿萨密的篡位者被押赴西安受审;使节来自高丽和日本;中国的都城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与安南人来定居。国子监亦即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最具热忱的是日本人,其中有些像今日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在中国即曾居留达几十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请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在当时有何价值?
2.根据材料二,请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何价值?
3.根据材料三,请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世界价值?
4.根据材料四,请思考我们应如何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框架】
【直通高考】
一、单选题
1.(2019·浙江) 《庄子·天下》描述某一学派“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这一学派应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2019·全国Ⅲ卷) 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3.(2019·全国Ⅲ卷)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4.(2019·全国Ⅱ卷)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5.(2019·全国Ⅱ卷)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6.(2019·全国Ⅰ卷)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7.(2018·天津)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8.(2018·天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9.(2018·全国Ⅲ卷)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10. (2017·海南)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二、材料阅读
1.(2019·天津)(10分)
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材料三: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3) 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问题引领】
1.以群体创作为主,以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与日常生产劳动紧密联系。
2.(1)儒家:孔子、孟子,强调仁、礼。
(2)道家:老子,强调无为而治。
(3)墨家:墨子,强调兼爱、非攻。
(4)法家:韩非子,强调法治。
3.统一了封建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儒学的发展。但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
4.政局动荡,国家分裂,人口流动大,但社会包容性增加。促使人们脱离实际,远离政治,向往超凡脱俗的生活。
5.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北洋军阀下的黑暗统治;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冲击国人。
6.提出了三民主义,分别是:民族方面明确反帝、民族平等;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方面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深入探究】
探究一:
1.(1)内涵: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君主应该重视民意,顺应民心。(2)变化:从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变为服务于资产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3)背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学东渐,西方进步思潮的传播;封建守旧势力的强大;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违背时代潮流。
2.(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2)成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将与广大,民族融合,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统、沉淀、交融、创新;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3.(1)新变化: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不懈探索;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探究二:
1. 思想文化上诸子百家争鸣;科技文化上长期领先世界;中华文化圈形成;对亚洲、欧洲影响深远。
2. 增强民族凝聚能力,强化民族认同,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参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 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4. 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外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
【直通高考】
一、单选题:
1.C
2.B
3.D
4.C
5.B
6.A
7.C
8.B
9.D
10.C
二、材料阅读:
1.(1)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2)异: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3)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然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幻想;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1)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2)实践: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意义: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