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5 12: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近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课标解读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概括出不同时期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认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新航路开辟之后国际贸易发展的表现、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及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的原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探究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提高对世界贸易发展的深入理解,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3.结合欧洲17至18世纪出现“中国热”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茶路和茶文化的传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4.通过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文化交流的学习,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时空坐标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理论,了解新航路开辟之后国际贸易发展的表现、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及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的原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探究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材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抓住茶叶、服饰和钟表传播的时空位置,以加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文字和数据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之后国际贸易发展的表现、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及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的原因;了解茶叶、服饰、钟表在世界贸易中的传播。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对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了解。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及课件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解读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的原因,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分析茶叶、服饰、钟表在世界贸易中的传播,理解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文化交流意义的理论分析水平。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欧洲17至18世纪出现的“中国热”对欧洲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通过学习茶路和茶文化的传播,体会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理解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世界其他文明成果,理解文明的共通性与互鉴性。同时在认识和掌握世界文化发展互鉴的规律中引导其意识并学会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从而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概况,理解近代以来世界不同时期的贸易特点; 【难点】分析全球贸易发展的原因;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对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目为《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是部编版高中历史试用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收官部分,在高二年级讲授。以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为核心,介绍近代全球贸易的发展及文化的传播。教材内容按照时间为主线来进行编写,共分为两个子目。 第一子目介绍“全球贸易的发展”,内容涵盖了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最后探究了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因素。 第二子目讲述“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其特点和原因,之后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其中包括茶在俄国、茶在日本、茶在英国和茶在荷兰,阐述了中国茶文化对东西方世界的深远影响。然后叙述了中西服饰的交流与变化,其中包括法国服饰的变迁,日本明治维新后西装的流行,以及中国在民国时期中山装的设计与流行。最后讲述了西洋钟表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深远影响。第二部分介绍了20世纪文化的交流,其中包括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还有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重点分析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本课按照近代以来的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展开,重在阐述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课文内涵量较大,知识点零散,需要授课教师按照时间线索对教材进行整合梳理。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近代全球贸易网形成的阶段特征,并对其形成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之间的互动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和高中必修教材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形成对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的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对20世纪各国文化产品也有过一些接触,储备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服饰的交流与变化,西洋钟表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缺乏认知和了解,知识储备较少,更多的学生还处于懵懂状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和提升。此外,学生对本课的认识比较肤浅片面,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思维深度和理解广度不足,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条理和全面把握的理性认识,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的分析还不够深入。综上,本课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达到教学目标也需要认真准备。 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采用“情景—探究—展示—感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例如在课堂上展示历史图片,补充历史材料,进行合作探究等方式,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用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系统深入地理解与学习,以期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其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
课型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1.教师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教案和学案。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情景设计
【情景】 课件展示“世界主要海港和航线示意图”,创设历史情境。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史料研习、小组探究、讨论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了解世界主要海港和航线示意图,感悟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的发展情况。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形成对本课的时空观念,并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奠定学习基础。
新课 讲解 讲解: 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 思考: 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为何不具有全球化的意义?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深化学生对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特征的记忆与理解。
新课 讲解 讲解: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发展。 看地图,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情况。 通过地图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时空观念。
课堂 思考 思考:新航路开辟之后,国际贸易发展有哪些表现? 结合课件资料及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新课 讲解 结合地图讲解: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地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结合地图,识记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的具体史实。 通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殖民扩张示意图及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强化学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时空观念。
学习 探究 指导学生根据材料探究: (1)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有什么特点? (2)根据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发展数据表,探究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结合教材、地图、史料学习探究。 对探究结果进行展示。 提高学生阅读结合材料、分析概括、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利用唯物史观进行辩证分析的学科素养。
新课 讲解 讲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市场的冲击,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阅读《国际贸易概论》中关于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的数据,思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贸易停滞的原因。 学生通过数据资料阅读,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认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
落实 重点 结合图表和数据讲解: 二战后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的史实。 结合图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表格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落实重点知识,培养学生提取相关信息,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章节 汇总 总结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 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文化互鉴的价值观。
教师 讲解 讲解: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特点与原因。 深入情境理解世界贸易带来的文化交流,体会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特点与原因。 新课过渡,有助于学生理解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教师 讲解 讲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茶文化。 通过茶文化的内涵介绍,引出下文对茶文化传播的讲授。
讲解: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识记中国茶文化在俄国、日本、英国、荷兰的传播与发展。 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解中国茶文化、服饰的交流与变化、西洋钟表的传播,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讲解:服饰的交流与变化。 识记法国、中国和日本服饰的变迁与发展。
讲解:西洋钟表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和影响。 识记西洋钟表在中国的传播的史实和影响。
问题 思考 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和课件材料思考:赵翼《檐曝杂记》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文化观念? 结合所学、思考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思考, 归纳总结的能力。
合作 探究 指导学生根据资料探究:西洋钟表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展示。 提高学生阅读结合材料、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 讲解 讲解:20世纪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以及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在世界各地广销的史实。 观看图片,了解史实。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史实的理解。
小组 探究 探究: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哪些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展示探究结果。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知识 拓展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讲解: 国际贸易与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深入理解国际贸易的文化功能以及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深化学生对贸易与文化传播之间内在关系的理解。
引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近代全球贸易网形成的阶段特征与评价。 探究近代全球贸易网形成的阶段特征与评价。 深入理解近代全球贸易网形成的阶段特征与评价。
课堂 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重点,点拨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感悟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使学生对本课所学有整体性把握。
情感 升华 结合本课知识,深化家国情怀教育,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心,鼓励学生既要珍惜尊重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也要不断吸收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将其发扬光大。 感悟中华文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深远影响。树立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理想信念。 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
板书设计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前的世界贸易 2.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3.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4.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贸易 6.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中西方茶文化的接触 2.服饰的交流与变化 3.西洋钟表文化 4.20世纪文化交流
教后反思
一、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本课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学生不仅对近代以来世界贸易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贸易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感受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也坚定了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树立了中华文化自信心。 本课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顺利,学生认真研读材料,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了预期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教学问题与不足的反思 1.本课教学内容量大,知识点过于琐碎繁杂,因时间有限,所以某些问题的处理有些略显仓促,对一些细节内容把握的还不是很到位。 2.学生在对茶文化、服饰文化和钟表文化传播的认知具有陌生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备课,布置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强化学生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高校史学研究的动向。 3.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气氛不够活跃,某些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在日后的教学中,对于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我还要多思考,多做工作来加强。 在今后的历史课程设计与教学中,我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本,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课改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一切从学生和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设计,体现新时代历史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