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选必3 第六单元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选必3 第六单元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5 13: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四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2、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文化传承的演变过程,认识到从古至今不同的文化传承载体,分析影响文化传承的因素。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 3、时空观念——以时间轴和地图梳理文化传承的过程,能够确认四种文化传承方式的时空定位。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4、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概括史料与图片,使学生能够总结学校教育的作用、印刷术发展对文化延续的意义、博物馆和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学会从史料中归纳历史规律,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5、历史解释——运用唯物史观对史料进行分析,理解文化交流与共享对于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解释新时代下如何进行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6、家国情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之灵魂,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认识中华文化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智慧,进而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
二、重难点 重点: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难点: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新时代应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探究,美学欣赏
四、课前准备 Ppt,学案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这一学期从刚开始的文化多样性和交互性两个角度,展示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一课我们从文化的传承性的角度,去阐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共享。 文化传承最开始出现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 口头的传说、史诗 随着后面人类慢慢地聚集成一个整体后,开始出现学校,书籍,图书馆,博物馆,这些都可以把他作为一个载体去认识。 这节课我们以变与不变的主题,去探讨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历程。 新课: 我们首先来看一组图片。这是历史教科书的演变。其中就承载着我们所说的变与不变的特性。他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变:内容、外表。不变:为历史教育服务,为高考服务。 这节课我们从历史教科书用的最多的场所,学校,入手。看一看学校的变与不变。 自主学习,梳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考学校教育的变与不变。 *梳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材料一 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里博士(教师)与博士弟子(学生),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棱,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唐时官学稳定发展,玄宗“敕天下昙乡贡,举人不由国子及郡、县学者,勿举送”,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明洪武八年太祖“诏天下立社学”。《松江府志》记载:“国朝洪武八年三月,奉礼部符,仰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延有学行秀才教训军民子弟,……于是本府两县城市乡村皆设社学。”儿童进入社学,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也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以及习冠、婚、丧、祭之礼。洪武十五年颁禁例,不准生员参与国家政治,议论朝政得失。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教育历史悠久;形成了系统、严密的教育体系,并具有稳定性;将严格的等级性和广泛的庶民行有机统一;教学形式灵活变化;经费有政府保障;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和实用性知识,着重发挥道德教化功能,但轻视科技理论研究,后期文化专制愈发严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对中国古代教育进行评价。 答:培养了服务于封建社会的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根植于小农经济,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后期的文化专制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梳理西方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深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学校以输入他们的宗教和文化,1839年美国人布朗在中国澳门开办的玛利逊学堂,“校中教课,为初等之算术、地文及英文”。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洋务派在国体基础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洋务教育。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洋务学堂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包括数学、格物、化学、具体的技术等课程,另外开设了“四书”“五经”课程,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日本学习自然科学、先进技术。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教育发展变化的背景。 答:教会学校产生并发展;救亡图存,巩固清王朝统治;课程设置东西结合;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开启教育近代化。 答:列强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和科技不断传入。 *梳理近代留学教育 *梳理新中国教育 材料二 1949 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 答: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转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来,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高校年毕业生,人数从16.5万增长到820万,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着眼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群体学习和深造的愿望与需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选择性必修三》 材料二 1946-1965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人数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附录》 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成就,并探究各阶段背景 我们此时谈到了大学,你们心目中一定有理想的大学,即便没有具体的名字,也一定考虑过大学应当是什么样子的。你要有你的追求。如果没有,那么你对大学是非常茫然的。你希望你的大学,应当是什么氛围,它具备什么精神。我们看一看蔡元培对于大学的描述,思考一下你心中的大学,应当具备怎样的精神? 学术自由,求真务实,全面发展,不仅教授知识,也培养能力。 大学是包容的,成绩好不代表一切,但是学习是一项技能,会学习的人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成为优秀的人才。 纵观古今中外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什么在变,什么没变? 答:学校在变;学制在变;教学内容在变;教育的形式在变;教育服务的对象在变。 但是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不变。 我们再回到书籍本身,我们现在的书籍都是印刷书,古代的书籍都是这个样子的嘛? 答:简牍,帛书。 埃及莎草纸书是早期塑书籍的雏形,我国古代有帛书、简牍。有了纸,难道就有印刷书了嘛?不,即便有了纸,印刷书也不是唾手可得之物。 印刷书被称为新一代的书籍。为什么被这样称呼,我们来看一看下一部分内容:印刷书的诞生。思考书籍的变与不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文化传承的载体变迁 帛书简牍的缺点:⑴、笨重,不便携带;⑵、价格昂贵、不易收藏流传; 活字印刷的优点: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1457年,欧洲第一本日期可考的印刷书诞生,印相甚佳。此后,许多印刷工坊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印刷:拉丁文法入门书、用方言编写的日历、赎罪券收据等。同时期,首批印刷匠的徒子徒孙,逐渐遍及欧洲,并在各地传授技艺。印刷商、书商,卖书营生,但求以更赚钱的方式经营事业。而在知识陷入危机、道德兴起论战之时,很多学者、作家替出版商校对古代经典,或改行印书、贩书,此种行为,在16世纪初影响力最强。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印刷书的诞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印刷书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传播。 尤其是对宗教改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印刷的大量圣经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通过这个表格和材料,我们能看出,古今书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答:多种多样的书籍,不变的知识与交流。 纸质书降低了书籍成本,不仅推动了文化在本国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古今中外都有著名的翻译活动,你能举出哪些例子? 答:唐朝玄奘翻译天竺经书;阿拉伯帝国开展百年翻译运动;古代儒学广泛传播;近代西学东渐…… 孔子和论语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十分受到西方的推崇,与孔子有关的书籍也被广泛翻译到了世界各地。那么大量的儒家典籍保留在何处呢? 答:图书馆 没错,但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的职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不单单是一个保存书籍的场所,那么他还蕴含着什么职能呢?我们来学习下一个部分,图书馆的成长。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填写下面表格】 解释1:公共图书馆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工人和市民。免费的、开放的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在图书馆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摘编自卿玉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摘编自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 材料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 ——摘编自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材料四:无论学者们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划分成几个历史时期,其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 ——摘编自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探究思考】中国的藏书阁近代转型,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社会变革的推动。 *继续梳理现代中国图书馆的发展 我们看到书上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介绍,馆藏文献数量众多。那么结合我们的表格,图书馆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答:变的是图书馆的形式,职能。不变的是对知识的传承与保护。图书馆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责。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儒家典籍除了保存在图书馆,还能保存在哪里呢? 答:文物会说话 *观看视频 我们从视频中看到,文物也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那么我们来学习第四个部分,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请同学将时间,博物馆名称及其地位进行连线。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陆续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博物馆,但这些并不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真正发端。1903年,著名实业家张寒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萌生了创办搏物馆的念头,呼呼清政府兴办博物馆,未果。直到1905年张寒凭借个人财力兴办了南通博物范,其藏品包括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苑最初仅向张塞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开放。 1912年7月,新成立的民国政府便让教育部规划建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教育部的推动下,1924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对外开始展览,这是中国最早筹备建立的公立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博物馆行业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呈现出综合类、历史类、艺宋类、科学类、人物类、行业类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类型,按运营出资方划分可分为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2年约有3400多座博物馆。 --王鹏《文化自觉下的中国近代博物馆起步与发展》 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特点。 答:国家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日益壮大;博物馆数量、类型增多;运营出资方向多元发展。 补充阐释:中国古代是没有博物馆的,就连博物这个词也是近代翻译而来。但古人也会有一些文物收集、研究的行为,我们称这些人为金石学家。他们收藏一些古董,青铜器,印章等文物,或研究,或把玩,或留给子孙,或带入墓葬。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意义。 答:①进行文物收藏和保护,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群体记忆和爱国情怀; ②推动知识传播和普及,培育公民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 ③推动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补充阐释:近代的博物馆,相比于个人收集,内涵更丰富,职能更明确。不论是文物,还是地质、植物、动物等,都可以是博物馆的组成要素。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所能教给我们的,远比死板、冰冷的书籍,要丰富得多。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学习了解的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其发展,变化的是发展程度,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传承要素。当今时代,除了这些载体,你还知道有哪些新式文化传承方式? 答:网络,影视,vr,中国数字博物馆,中国数字图书馆……
七、板书设计 多样性、交互性、传承性 变 不变 学校 教育与培养 书籍 知识与交流 图书馆、博物馆 传承与保护
八、课后作业 《课时作业》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