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一)
地 理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日晴朗的早晨7时左右某中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时,发现月亮也悬挂在天空,出现“日月同辉”的景象。据此完成1-2题。
1.此日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该地沿海地区再过8天左右可能出现大潮现象,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家政服务业即家庭服务业,是指以家庭整体为中心,并对整个家庭运转产生较大影响的服务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中国家政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新冠肺炎疫情给家政服务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B.全面二孩政策及三孩政策推进实施
C.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D.信息因素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4.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家政服务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家政企业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无接触家政”模式
②加大线下宣传力度,提高家政企业知名度
③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家政服务水平
④围绕当前客户需求,拓展家政服务门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水土漏失是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发育的岩溶地区,在水流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土壤经过岩溶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岩溶通道向下渗漏到地下空间的过程。水土漏失与石漠化一般为互相促进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水土漏失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岩溶通道多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推测岩溶区水土漏失与石漠化演变的过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是中国松茸之乡。松茸是一种名贵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海拔2000米到3500米树龄20年以上的青冈树下。松茸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至今还未实现人工栽培。以前,村民采挖的新鲜松茸下山到市场销售。现在,利用无人机解决松茸下山的“第一公里”。出口日本的特级松茸从成都双流机场,乘坐直飞日本航班。2021年9月上旬,日本松茸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人民币670元。据此完成7-8题。
7.与传统方式相比,用无人机解决松茸下山的“第一公里”,具有的优点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B.运输速度更快 C.保鲜时间更长 D.运输量更大
8.松茸在日本销售价格高的原因是( )
①品质好 ②运输成本高 ③产量低 ④采摘成本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雷暴是一种局地强对流灾难性天气现象。雷暴的形成通常需要3个条件: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大气层上冷下热,温差大)、充沛的水汽、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下图为内蒙古大草原某次强雷暴。据此完成9-10题。
9.依据雷暴的形成条件,中国雷暴频率四大地区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B.东北、西南、东南、西北
C.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D.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0.上图内蒙古大草原强雷暴图最可能的拍摄时间是( )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叉叶木属紫葳科,常绿小乔木,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木。下图为叉叶木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叉叶木原产区的地带性植被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12.以下不属于叉叶木茎上开花结果的有利影响是( )
A.利于传播授粉 B.获取更多光照
C.减少风雨袭击 D.减轻树枝压力
堪察加半岛(下图为勘察加半岛位置地形示意图)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气候冷湿,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半岛上分布着火山群,其中最高峰克柳切夫火山,海拔超过4750米,喷发非常活跃。近几十年来该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暖湿化,林线雪线发生了变化。据此回答13-14题。
13.关于勘察加半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坡为迎风坡,降雨多
B.西坡为迎风坡,降雪多
C.东西气候差异主要是洋流的影响
D.火山多的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
14.近几十年来该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暖湿化,则火山( )
A.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C.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D.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深江铁路,即广东省境内深圳市至江门市的高速铁路,全长116.1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2022年10月9日正式开工。全线桥隧比达98%,其中全长13.69公里的珠江口隧道,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我国目前国内最深的海底隧道。下图为深江铁路路线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深江铁路在通过珠江口时,不用桥梁而采用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建设成本 B.利于船只通行
C.减少工程量 D.避开台风威胁
16.深江铁路修建后,对江门市的显著影响是( )
A.提高城市等级 B.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扩大城市规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石冰川是沿着谷地、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山地(如下图“石冰川位置示意图”)。它有冰川婀娜的体态,却没有冰川剔透的外表,其表面是厚达0.5—5米、有较大空隙的岩石碎块。岩石碎块大小不一、棱角锋利(如下图“石冰川结构示意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石冰川消融问题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1)根据石冰川表面岩石碎块特点,说出其形成的气温特点,并推测其来源。(8分)
(2)与冰川相比,说出石冰川消融速度快慢,并解释原因。(8分)
(3)说明石冰川迅速消融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垛基果林是在珠江三角洲低平的河涌区域,古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土泥堆积成垛状高地(垛基),其上种植荔枝、龙眼、黄皮等热带果树的岭南特色农业景观。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广州城市中心区域原有的大面积垛基果林大多被弃置抛荒。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广州对垛基果林进行优化植被结构、扩挖恢复河涌-沟渠网络等,改造为垛基果林湿地大公园。
(1)简析古人建垛基果林的积极意义。(6分)
(2)简析垛基果林弃置抛荒的原因。(4分)
(3)简述扩挖清淤河涌-沟渠对其水文的影响。(6分)
(4)说明垛基果林湿地大公园对市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是一种海洋灾害。下图是渤海湾2019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八)受温带气旋影响下的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
指出渤海湾该日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位置,说明原因。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月相变化知识可知,农历初一为新月,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见它,更不可能出现日月同辉景象,A错误;农历初七、初八为上弦月,上弦月只能在上半夜西边天空看到,月面向西,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不可能出现日月同辉景象,B错误;农历十五为满月,满月与太阳是此升彼落的关系,不可能出现日月同辉景象,C错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在下半夜的东边天空升起,月面向东,太阳升起后还依然在天空中,会出现日月同辉景象,学生是早上7时参加升旗仪式时发现日月同辉景象的,所以D正确。
2.C 解析:第2题,由上题可知此日大概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再过8天左右是农历初一,即朔日,月球位于日地连线之间,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C正确。
3.A 解析:第3题,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全面二孩政策及三孩政策推进实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因素的影响力不断上升,都是我国家政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水平提高了,居民的家政服务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了。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
4.C 解析:第4题,为应对新冠疫情,政府制定并执行了严密的防疫政策,人员流动减少,家政服务人员不便上门服务;居家办公增加,家庭成员有时间和精力分担家庭事务,对家政服务业需求减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无接触家政”模式,遵守了防疫政策,开拓新的家政市场,①正确;加大线下宣传力度,提高家政企业知名度,线下会增加人员接触交流不符合防疫政策,②错误;新冠疫情导致家政服务需求大幅降低,从业人员供过于求,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了行业竞争力,③正确;围绕当前客户需求,拓展家政服务门类,针对当下市场需求拓展了业务范围,④正确。因此,C项正确,ABD错误。
5.A 解析:第5题,④土壤垂直节理发育是黄土的特性,根据材料“水土漏失是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发育的岩溶地区,在水流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土壤经过岩溶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岩溶通道向下渗漏到地下河的过程。”可知,①植被覆盖率低 ②
岩溶通道多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都是水土漏失的自然原因,所以A正确,BCD错误。
6.D 解析:第6题,根据水土漏失的定义,①阶段,水土漏失发生于岩石裂隙中,几乎不存在石漠化现象;④阶段,基岩开始裸露,产生石漠化;②阶段,裸露基岩加剧水土漏失,石漠化面积增加;③阶段,水土漏失减弱,完全石漠化。所以D项正确,ABC错误。
7.B 解析:第7题,与传统方式人工带下山相比,用无人机解决松茸下山的“第一公里”,受天气影响大,A错误;运输速度更快,B正确;保鲜时间与松茸采摘方式和保鲜方法有关,与无人机配送无关,C错误;无人机运输量小,D错误。
8.A 第8题,野生名贵、特级松茸出口日本,说明品质好,①正确;采用航空运输直飞日本,运输成本高,②正确;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至今还未能实现人工栽培,表明产量低,③正确;劳动力工资水平低,采摘成本低,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
9.C 解析:第9题,雷暴发生条件首先是不稳定大气层结,下热上冷,温度差异大,因而,南方大于北方;其次,要有充足的水汽,即东部大于西部;最后,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按照抬升机制,雷暴有三,热雷暴、锋面雷暴、地形雷暴。因此,排序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故选C。
10.C 解析:第10题,内蒙古地形平坦,夏季7-8月,太阳辐射强烈,加之夏季风抵达,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大气层结不稳定,还有夏季风带来的充足水汽,雷暴频次最高,故选C。
11.D 解析:第11题,茎花现象是热带雨林植物特有的现象,结合材料“叉叶木是一种茎上开花,茎上结果的树木”,可知叉叶木原产区的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D项正确,ABC错误。
12.B 解析:第12题,雨林中植被茂密,茎上开花更有利于传播授粉,茎上开花结果利于减少风雨袭击,利于减轻树枝压力,所以A、C、D都是有利影响。雨林中植被茂密,茎上开花结果没有枝头获得光照多,所以B正确。
13.C 解析:第13题,受地形影响,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降雪多,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雨多;火山活动多的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读图可知,东西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因素的影响,不是洋流,故选C。
14.D 解析:第14题,近几十年来该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暖湿化,则气温升高,林线升高,降水增多,雪线降低。D正确,ABC错误。
15.B 解析:第15题,隧道在水下开挖,比桥梁施工难度更大、工程量更大、建设成本更高,AC错误;处于珠江口重要航线上,桥梁限高,会阻碍航运,而修建隧道利于船只通行,B正确;修建隧道可以减轻台风威胁但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
16.C 解析:第16题,深江铁路修建后,江门市城市等级,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ABD错误;深江铁路修建后,江门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紧密,城市服务范围扩大了。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0分)
(1)(8分)气温特点:年平均气温低(2分);气温日较差大(2分);来源:气温升高,冰川退缩遗弃砂砾石(2分);谷坡崖壁风化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坠落。(2分)
(2)(8分)石冰川消融速度慢(2分)。岩石碎块厚度大,遮阳效果好,减少了太阳辐射(2分);表面岩石碎块间空隙大,当表面岩石迅速升温时,空隙间空气受热上升,热量难以传递到冰岩混合层(2分);当表面岩石迅速降温时,空隙间空气遇冷下沉,有利于补充冰岩混合层“冷量”。(2分)
(3)(4分)短时间融水量大,融水裹挟砂石顺坡而下,形成泥石流(2分);短时间融水量大,减小了基岩与冰岩混合层、岩屑堆摩擦力,形成滑坡(2分)
18.(22分)
(1)(6分)垛基种植果树,增加经济效益;(2分)减少洪涝灾害;(2分)增加了陆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2分)
(2)(4分)该地靠近城镇,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劳动力涌入城镇(2分);种植果树收益较低,导致果林被弃置抛荒(2分)。
(3)(8分)扩挖沟渠,增加了沟渠水量(2分);扩挖沟渠,提高了河渠水的流动性(2分);清淤,减少了河渠底部污染物;(2分)河渠水量增加、流动性增加,提高了自净能力,改善水质(2分)。
(4)(6分)市中心区域大面积果林湿地,有利于降低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2分);城市空气流经公园,水域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利提高空气湿度(2分);城市空气流经公园,果林起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2分)。
19.(10分)西南部。西南部吹向岸风,推高潮位;正值天文大潮,潮位高;西南部滩涂多,水深小;西南部海岸线向陆地凹陷,推高水位;多条河流注入,加剧潮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