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眭丽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1~2题。
?
1.眭丽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A.傍晚? ???B.正午???? C.下午???? D.凌晨
2.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搬运??? D.流水沉积(堆积)
读图“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
3.此时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
读图,回答第5~7题。
?
5.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使水呈三态变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
6. 读上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B.中低纬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C.南纬3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了西风漂流
D.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①能促进高低纬度地区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 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③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④对航海没有影响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9.关于暖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B.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C.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D.在我国暖锋多由北向南移动
10.我国北部由东向西的自然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这种现象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1.2010年底-至2011年春初,埃及、利比亚等国家的大量人口纷纷撤离该国家回国;其中我国采用海陆空全方位撤侨工作,于3月6日3.2万余人全部安全回国。其原因是?
A.该国发生大范围的“流感”灾害??? B.石油资源大量开采,出现枯竭现象
C.此时期发生了大范围的沙尘暴灾害? D.政局动荡,使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12.下列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土地的环境状况??? B.付租人文化的高低
C.地区知名度的大小?? D.付租能力的高低
13.某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状况,取决于
A.人口的出生率高低???????????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低
C.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D.人口的死亡率高低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1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7~18题。
?
17.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 B.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 D. 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18.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
19.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后,该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区的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 地理信息技术?? B. 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
21.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新华网报道:2010年12月15日23时起,南京城飘落今冬第一场雪。这是南京自1905年以来第二早的初雪,创下了该市百年以来12月份最大积雪深度。据此回答22题。
22.造成这次降雪过程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读我国某地区民居图,完成23~24题。
23.该地区的聚落
A.规模较大?? B.多呈团块状 C.多呈带状?? D.多沿陆路交通分布
24.这类聚落布局有利于
①水运? ②取水? ③商贸?? ④旅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图示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班级: 姓名: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3分)
(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 A鞍部、B陡崖、C山脊、D山谷、E小河
(2)图上的比例尺是l: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
(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 厘米,实地距离为 千米。
(4)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
27.读图10“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图11“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要求。(27分)
?
(1)在图10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图10表示的日期约是????? _______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 (方向)移动。
(3)图10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 。
(4)该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选择填空)。
A.此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此日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地区递减
(5)该日图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二、综合题(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