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检测卷(基础版)(深圳专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图中的哪个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A.苹果下落受到的重力 B.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
C.奔头对木柴的力 D.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杆的力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B.磁体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C.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
C.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存在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 )
A.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5.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 ,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质量为 6kg 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 1kg
B.地球上重为 600N 的人,在月球上重为 100N
C.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 600N 物体的人,在月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100N 的物体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 1cm 需要 6N 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 1N 的拉力
6.下列物体的重量最接近0.5N的是( )
A. 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
C.一个鸡蛋 D.一张课桌
7.绿色出行,低碳环保。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绿色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自行车的重约为103N
B.车座到地面的高度约为2m
C.匀速直线骑行自行车的过程中,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自行车部分部件做成空心的,相同条件下可以减小自行车的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8.2020年:我国快速控制了疫情,高速发展了科技。往上看,我们跟着“天问一号”、“北斗三号”、“嫦娥五号”上九天揽月;向下望,我们又随着“奋斗者”号下五洋捉鳖。这些“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助力中国梦。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问一号”计划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任务将开展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进入火星轨道时,“天问一号”向前喷出气体制动,从而使探测器减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同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绕火星飞行时,“天问一号”相对于其内部的火星车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9.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另一个同学在正确校零后,如图乙,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这样测量出来的重力比物体真实重力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2)如图所示的是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情境,此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______向下的方向(选填“OA”“OB”或“OC”。其中,OA垂直于滑雪板,OB沿竖直方向,OC平行于滑雪板);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11.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 ____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若把它东西方向放置,铅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 _____边高(选填“东”或“西”)。我们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力的 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2.如图,斜面上的小球A被挡板B挡住,请画出小球A对挡板B的压力的示意图。
13.如图所示,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加速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
14.小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记录了相应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m/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x/cm 2 3 4 5 6 7 7.5 7.5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 cm;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图(ABC)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B. C.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簀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__。
15.在研究物体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程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得如下数据:
质量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弹簧测力计示数 无示数
(1)通过实验,得到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意思是______。
A.
B.重1N的物体质量为
C. 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16.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实验次数
质量
重力
(1)你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上表的空格处______。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
(4)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__。
(5)若干年后,小李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17.在一定范围内某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N时,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2)若在挂钩上施加13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18.建筑工地用载重汽车运沙子,所用运输车的部分参数如表,要经过一桥梁,桥梁旁竖立着一块标志牌,如图所示,沙子密度为2.5g/cm3。求:
自重/N 105
最大载货质量/t 15
(1)该桥梁最多通过多重的物体?
(2)汽车要通过该桥,最多一次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沙子?
六、综合题(每空1分,共7分)
19.阅读理解:
《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施力物体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直接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且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其中,x为弹簧长度变化量。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不同的弹簧的弹性系数一般是不同的。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1)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和物体间要_____;
(2)某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被拉长了0.1m,则该弹簧的弹性系数为_____N/m;
(3)另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10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0.4m;受到150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0.5m。则该弹簧的原长是_____m。
2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稳度
平放的砖和竖放的砖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但是,它们的稳定程度不同。竖放的砖容易翻倒,而平放的砖不容易翻倒,显然平放的砖比竖放的砖更加稳定。我们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物体的稳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这样的研究课题。
他还看到天平等仪器都有较大的底座,所以提出了猜想,稳度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重心;二是物体的底面积。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他找了一些形状完全相同但重心高度不同的几个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重心离地面的高度/cm 10 20 30
稳度 好 一般 差
实验二: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给它们安装上不同面积的底座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底座的面积/cm2 200 400 600
稳度 差 一般 好
通过实验,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得出了结论,在实验中他还发现,所谓底面积不一定是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而是物体的“底”在地面上所围成的面积,如照相机的三角支架与地面所围成的三角形:
(1)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____,底面积越_____,其稳度越好;
(2)依据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3)试列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此结论增大物体稳定性的物品或例子___________。
试卷第6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苹果受到的重力使苹果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
B.拉力使弓弦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也就是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奔头对木柴的力使木柴被切开,改变了木柴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杆的力使杆被压弯,也就是改变了杆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可能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如桌子对其上面的多个物体都产生支持力,故A错误;
B.磁体间不接触,仍有相互作用,因此能产生力的作用,但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故B错误;
C.两个物体接触,还必须有相互作用,因此两个物体仅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仪器,故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磁铁吸引铁钉,不接触但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才能有弹力存在,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B.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弹簧对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则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由于弹簧在逐渐恢复原状,压缩量在减小,根据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反之越小),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逐渐减小,故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
CD.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弹簧对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则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由于弹簧在逐渐被拉长,伸长量在逐渐增大,根据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逐渐增大,故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不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所以在地球重为600N,在月球上应为地球的,为100N,故B正确;
C.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重600N物体的人,在月球表面也能举起600N的物体,故C错误;
D.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也需要6N的拉力,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则其重力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kg,则其重力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则其重力约为
故C符合题意;
D.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则其重力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普通自行车的质量约为10kg,则普通自行车的重
G=mg=10kg×10N/kg=100N
故A错误;
B.车座到地面的高度略大于课桌的高度,课桌的高度约80cm,即0.8m,所以车座到地面的高度小于2m,故B错误;
C.匀速直线骑行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C错误;
D.相同条件下,空心物体的质量小于实心物体的质量,所以自行车部分部件做成空心的,可以减小自行车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8. 相互 运动状态 静止
【详解】[1]进入火星轨道时,“天问一号”向前喷出气体制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探测器产生向后的反作用力,从而使探测器减速。
[2]由于受到气体的反作用力,探测器的速度减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绕火星飞行时,“天问一号”相对于其内部的火星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火星车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
9. 0.2N 3.6N 偏大
【详解】[1]由图甲可知,1-2N之间有五个小刻度,所以每个刻度代表0.2N,即最小分度值为0.2N。
[2]由图甲可知,物体重力大小为3.6N。
[3]弹簧测力计倒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所以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重力偏大。
10. 2.60 OB 3.4
【详解】(1)[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60cm。
(2)[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OB向下的方向。
(3)[3]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4N。
11. 竖直向下 东 作用点
【详解】[1]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2]如图所示,铅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中央刻度线的左方,说明此桌面的东边高。
[3]推水平仪的底部,水平仪会向前运动,而推水平仪的顶部,它会向前倾倒,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导致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2.
【详解】斜面上的小球A被挡板B挡住,小球A对挡板有压力的作用,压力作用在挡板上,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挡板斜向下;如图
13.
【详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下图
14. 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B 0~2.5N
【详解】(1)[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cm。
(2)[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250g的范围内,钩码的质量每增加50g,弹簧的长度增加1cm,即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的比例一定,所以可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3]A.由图可知,横轴表示弹簧的长度,弹簧的原长为2cm,所以当拉力F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2cm,故A错误;
BC.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4)[4]当指针位置在7.5cm处时,继续增加钩码的质量,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此时已经超出弹簧的弹性范围,指针位置小于7cm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可以正常使用,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
x=7cm-2cm=5cm
因此当弹簧伸长5cm时所受的拉力即是弹簧的最大测量值
F=G=mg=0.25kg×10N/kg=2.5N
所以量程为0~2.5N。
15. B C
【详解】(1)[1]由表格数据可得
为正比例函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意思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故选C。
16. 同意 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 0-5 0.2 2 使得出的结论更有普遍性 正比 不能
【详解】(1)[1][2]分析表数据可知,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从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所以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3][4][5]观察图像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读图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6]根据表中的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如图所示
(4)[7][8]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防止偶然性的发生;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5)[9]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17.(1)4cm;(2)
【详解】解:(1)读图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4cm,弹簧在受8N拉力时,其长度为8cm,则其伸长量为
(2)由(1)可知,弹簧每伸长1cm受到的弹力为
当在挂钩上施加13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则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答:(1)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N时,弹簧的伸长量是4cm;
(2)若在挂钩上施加13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是。
18.(1)3×105N;(2)6m3
【详解】解:(1)“30t”为限重标志,表示桥梁能够承受的最大质量m最大=30t;该桥梁最多通过物体的最大重力为
G最大=m最大g=30×1000kg×10N/kg=3×105N
(2)根据最大载货量,最多装沙子的质量为
m沙=15t=15000kg
由可得,所装沙子的体积为
答:(1)该桥梁最多通过3×105N物体;
(2)汽车要通过该桥,最多一次能装6m3的沙子。
19. 接触 100 0.2
【详解】(1)[1]由材料中“弹力的产生不仅要直接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且发生弹性形变”可知,产生弹力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和物体间要接触。
(2)[2]由F=kx可得,该弹簧的弹性系数
(3)[3]设弹簧原长为l,则
解得
20. 低 大 下 不倒翁、台灯等
【详解】(1)[1][2]通过实验表明重心越低,底面积越大,稳定性越强。
(2)[3]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强,所以货车应把货物装在下层。
(3)[4]不倒翁根据降低重心的原理设计,台灯是根据增大底座面积来增强稳定性。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