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及要领,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学生腿部力量等身体素质。 2、健康行为: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够在跳远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正确技能动作。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和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
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 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两腿屈膝,上体稍前倾,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臂,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跃起。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掌,同时两腿自然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2.重点:双脚蹬地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难点:动作连贯,落地轻巧,屈膝缓冲。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问题引出主题,通过介绍小动物跳跃方式引出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 提问什么是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是一项集弹跳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和技术等方面的身体素质于一体的运动。 热身运动:双臂前后环绕摆动各20次、提踵20次、下蹲20次。 一、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动作示范。 2.分解动作讲解与示范。 A、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 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并充分展体。 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D、辅助练习:原地预摆4组x10次、原地半蹲跳3组x10次、原地收腹跳3组x10次。 3.完整动作练习:一摆、二蹲、三起跳、四落地要轻巧。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A、屈膝,重心下降不准确,双臂后摆不到位。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预备姿势不准确。 纠正方法:讲清概念和要求,多练习预备姿势,注意屈膝程度,不能过高或过低,重心适度下降,拉开工作肌肉初长度,为蹬地做好充分准备。 B、蹬伸和摆臂不协调,有“耸肩”现象。 产生原因:协调性差。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蹬伸”与“摆臂”是同时的!多做预摆动作和进行一些其他能提高协调性的运动,也可以设计多种发展身体协调性的练习来培养这种上下肢动作协调 能力。 C、起跳前的垫跳动作。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过分强调起跳远度。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讲清在起跳时,不要有“投机”思想,以为“跨一步”起跳更远,那是立定跳远的违例动作,算一次跳远失败,不计成绩。多练习双脚同时用力向.上起跳动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安排课后练习。 3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