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7 08: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达标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内。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地球的南北两端,都是冰雪覆盖的世界
B.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
C.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高的原因是北极地区纬度比南极地区低
D.两极地区都是科学考察的宝地
读图1、图2,完成2~3题。
2.图1和图2中的动物分别是( )。
A.企鹅、北极熊 B.鸭嘴兽、北极狐
C.鸸鹋、北极熊 D.天鹅、大熊猫
3.这两种动物的栖息地是( )。
A.湿润的沼泽地带 B.酷寒的高纬度地区
C.寒冷的高山地带 D.干燥的沙漠地带
4.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地区相符的是( )。
5.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大陆全部位于66.5°S以南
B.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C.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D.目前世界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洲
6.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南极考察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点终年可见极光
B.11月到次年3月是考察的最佳时间
C.极地地区指南针指向可信
D.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7.下列别称中,不属于描述南极洲的是( )。
A.“冰雪高原” B.“资源宝库” C.“白色荒漠” D.“风库”
8.被人类过度捕杀的南极极地动物是( )。
A.企鹅 B.鲸 C.北极熊 D.海豹
9.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
B.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C.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一致
D.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要少
10.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大力开发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
C.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D.开放南极旅游
11.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这是因为( )。
A.没有植被 B.土壤呈白色
C.冰川不能融化 D.年平均降水量少
读极地地区图(图3、图4),完成12~17题。
12.关于黄河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B.位于北极圈之外
C.附近海域能见到北极熊
D.位于西半球
13.科学考察人员到南极大陆去考察,需要克服的困难最有可能的是( )。
A.暴雪、大风、雷电 B.酷寒、烈风、干燥
C.干旱、缺水、沙尘暴 D.地震、塌方、泥石流
14.南极洲在七大洲中跨( )。
A.经度最广 B.纬度最广
C.干湿地区最广 D.温度带最广
15.图中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黄河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16.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比北极地区低得多,其原因是( )。
A.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南极地区低
B.南极地区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C.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时可能遇到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 )。
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
B.酷冷的严寒,给考察队员们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
C.遭受暴雨袭击,科学考察站被淹没
D.冰雪覆盖的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18.为了极地地区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 )。
A.《南极条约》 B.《21世纪议程》
C.《巴西环境报告》 D.《生物多样性公约》
19.利用钻孔机在南极冰层钻取冰样,是为了研究( )。
A.古生物 B.矿产分布 C.地质状况 D.气候变化
20.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
B.环境原始,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C.环境独特,去南极就是为了探险寻求刺激
D.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取用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变得可行,船舶航行日渐便利。“寒地”变“热土”,北极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引发全球高度关注,迅速成为各国激烈抢夺的战略新高地。北极地区还出现了38℃的高温,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而这样的高温也将北极冻土的融化变成了既定事实。随着这片冰封之地被缓缓解锁,北极圈将会变成一条“黄金水道”,届时北极地区水道的繁忙程度恐怕会赶超如今的南海地区。
不仅仅是水道的问题,还有在北极圈内已经发现和将要被发现的大量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气、石油和甲烷水合物等,这些因素都让北极地区变成了一座等待大家去探索的超级宝藏。
(1)北极地区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会造成海面的浮冰大量____________,能够大大缩短亚洲到____________洲或者________洲的航程。(3分)
(2)文中提到的“南海地区”属于___________洋海域。(1分)
(3)如果大规模开发北极地区的天然气、石油和甲烷水合物,给北极地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产生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2分)
(4)北极地区冰雪融化,给北极熊带来的影响可能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你对如何延缓全球气候变暖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分)
22.读北极地区图(图5),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6分)
大洲: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海洋: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科学考察站:F________________。
(2)北极圈以北的地方,有时候能见到“午夜太阳”奇观。请写出可能见到“午夜太阳”的2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逐渐缩小,“蓝色”面积逐渐扩大。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1分)
(4)国际上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 )。(1分)
A.降水比南极地区少,因为南极地区覆盖着巨厚的冰层
B.矿产资源更多,开发更早
C.风力更猛,因为大部分地区是海洋
D.年平均气温要高一些
23.读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2月2日正式开站,位置确定为80°25'S,77°07'E,海拔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材料二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的第一批154名队员,于2021年11月5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先期起航。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的三个科学考察站,其中________是昆仑站。(1分)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烈风、__________。(2分)
(3)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1分)
(4)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图中甲代表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2分)
(5)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________正式建成开站。该考察站的地理坐标为73°51'S,76°58'E,请在图中标出其大致位置。(2分)
(6)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荒漠”,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原因是( )。(1分)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7)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把南极科学考察站的生活垃圾和科研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4.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7)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请在图7和图8的弧线①和②上分别标注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分)
(2)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____
_______,地上储存着大量的__________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填“陆地”或“海洋”,2分)
(4)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以南,当南极地区为极昼时,则北极地区为_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2分)
第十章单元练习(五)
(建议完成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C 2.A 3.B 4.D 5.A 6.B 7.B 8.B 9.A 10.C 11.D 12.C 13.B
14.A 15.D 16.C 17.C 18.A 19.D 20.B
二、综合题(共40分)
21.(9分)(1)(3分)融化 欧 北美
(2)(1分)太平
(3)(2分)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4)(2分)食物短缺 活动范围变小
(5)(1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任写1点,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2.(12分)(1)(6分)亚洲 北美洲 欧洲 大西洋 太平洋 黄河站
(2)(2分)挪威 芬兰(位置可互换,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3)(1分)全球变暖
(4)(2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5)(1分)D
23.(10分)(1)(1分)③
(2)(2分)酷寒 干燥
(3)(1分)暖
(4)(2分)南美洲 大西洋
(5)(2分)泰山站 标注略
(6)(1分)C
(7)(1分)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
24.(9分)(1)(2分)略
(2)(3分)矿产资源 固体淡水 海洋生物
(3)(2分)陆地 海洋
(4)(2分)南极圈 极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