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2.科学思维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力、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教科书的设计思路与前面对弹力、重力的设计是相同的,即让学生再次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一方面,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内容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这个实验是《课标》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教科书为保证学生能对实验原理有正确认识,特意将本节放在二力平衡内容之后进行。教科书为突出教学重点,选取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性实验作为巩固和深化。
一方面,该选题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不清楚。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摩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的研讨,有助于学生领悟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间挤压产生形变即有弹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
学生体验2:请你将手放在桌面上,向下按压,并向前滑动。
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时,受到另一个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间挤压产生形变即有弹力产生
(3)、两物体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所以其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相切。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木块移动时弹簧秤有无读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接触面不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