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3黄继光
教学设计
课题 23 黄继光 单元 7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下
学习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感受战争场面的残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言运用:默读课文,按照“接到命令—挺身而出—壮烈牺牲—战斗胜利” 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三、思维能力:学会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四、审美创造:体会英雄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重点 学会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1.出示图片:师:黄继光在战斗中表现了怎样的英雄气概?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新知 二、课文赏析(一)浏览课文,思考问题。1.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从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1)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分析:时间紧迫,战斗很激烈,任务很艰巨。(2)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多次突击,没有成功。 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枪弹的多、密,可以看出战斗非常激烈。 (3)“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分析:敌人的枪林弹雨就在战士身边爆炸,浓烟烈火充斥周围,战争的惨烈。(二)为什么要描写战役的激烈呢?为后文黄继光的艰难中请战和牺牲做铺垫。(三)品读课文,思考问题。 1.黄继光为什么要挺身而出? 2.品读黄继光完成任务的过程,想一想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示例: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分析:语言描写,表现黄继光必胜的决心。3.请同学们分别找出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做简单的分析。(在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动作描写,要教会学生抓住关键的动词,来体会人物的情感。)4.指导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出示课件)5.讨论交流: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分析: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尤其第二次站起来,说明黄继光已经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四)请大家看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它们对表现黄继光的英雄壮举有什么作用?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通过分析:表现出此次任务的艰难,为后文黄继光的牺牲埋下伏笔。 (五)主旨交流本文记叙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 枪口,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 (六)资料补充: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这次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就是这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级英雄。
课堂总结 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 通过课堂延伸,更好地理解升华主题
板书设计 24、黄继光神态描写:愤怒 坚定 自我牺牲的精神动作描写:张开、猛扑、堵住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课文内容
拓展延伸 体现英雄气概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狱中题壁》)
作业布置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地射击 ( )地注视 ( )地向前爬 ( )地说 ( )地牺牲 ( )地挪动脚步 二、选词填空。 持续 继续 1.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 )向前爬。
2.高温天气已经( )好几天了。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